青海方言中“穩當”,意為(wei) 人穩重可靠,能堪擔重任。提起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中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趙春平,聽到群眾(zhong) 說得最多的就是“穩當”。
5年前,中村因基礎設施薄弱、土地鹽堿沙化嚴(yan) 重、枸杞產(chan) 量不高,村民一度靠天吃飯,各項經濟發展指標均低於(yu) 格爾木全市經濟發展平均水平,被列入貧困村行列。
如今5年過去了,2018年中村順利實現貧困村摘帽,全村27戶73人貧困戶全部脫貧,說起這一切的變化,要從(cong) 一個(ge) 人說起,他就是中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趙春平。
精準扶貧托起下沉的命運
42歲的蘭(lan) 存姐是中村的貧困人員。8年前,她的丈夫在給鄰居幫忙切割地板磚時,不幸被切割機的漏電擊中而身亡,這個(ge) 原本貧困的家庭失去了主心骨。那時,家中大女兒(er) 剛考上高中,二兒(er) 子才上初中,三兒(er) 子剛上小學,三個(ge) 孩子成長處於(yu) 關(guan) 鍵時刻,以往樂(le) 觀向上的蘭(lan) 存姐臉上再無昔日笑容。
2015年12月3日,村裏來了趙春平書(shu) 記,為(wei) 蘭(lan) 存姐帶來了命運的轉機!
當趙春平第一次入戶到蘭(lan) 存姐家時,看著一個(ge) 女人帶著三個(ge) 孩子住在隨時可能倒塌的危房裏,他的心一下子揪緊了,“沒想到中村還有這樣困難的人家!”
趙春平馬不停蹄到17家幫扶單位逐個(ge) “化緣”,一次不行,接著再跑,直到爭(zheng) 取到幫扶資金才罷休。
幫扶資金逐漸到位,蘭(lan) 存姐家的建房資金也很快湊齊。政府補助4萬(wan) ,幫扶單位共幫扶8萬(wan) ,加上蘭(lan) 存姐向親(qin) 戚朋友借的錢,危房重建成磚混結構的大房子。房子建好了,卻沒錢安裝門窗,趙春平又和村幹部繼續協調來幫扶資金3萬(wan) 元,安裝了門窗,順利讓蘭(lan) 存姐一家人入住。
幾年後,大女兒(er) 大學畢業(ye) 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蘭(lan) 存姐當上了護林員,每月有了3000餘(yu) 元的穩定收入,一家人有了穩穩的幸福。
看到蘭(lan) 存姐家的生活蒸蒸日上,趙春平感到由衷的高興(xing) ,他說:“蘭(lan) 存姐是個(ge) 非常勤勞上進的人,3個(ge) 孩子教育得也很成功,不但學習(xi) 好,也懂事聽話,懂得感恩,這樣的家庭誰都願意幫扶。”
是駐村工作隊讓我“重獲新生”
大清早,王俊林就在自家雞舍裏忙忙碌碌一刻也不閑著,雖然他的腿腳不利索,但是,腳步一點也不比健全人慢,眼裏的光芒、嘴角的微笑向外界傳(chuan) 遞著一個(ge) 信息——忙並快樂(le) 著。
62歲的王俊林是郭勒木德鎮中村農(nong) 民,肢體(ti) 三級殘疾。原先在郭勒木德鎮福利廠打掃衛生,後來因無錢繼續治療,養(yang) 病在家,一個(ge) 女兒(er) 智障且肢體(ti) 也殘疾,全家人生活靠兒(er) 子打零工維持。
了解到王俊林一家的情況後,趙春平和村幹部們(men) 反複商量適合王俊林家發展的產(chan) 業(ye) ,思來想去,經征求他本人意見後,認為(wei) 養(yang) 雞是個(ge) 不錯的發展方向。
在趙春平的積極推動下,王俊林的妻子當上了生態管護員,每月有了3000元收入。接著,他又協調幫扶資金3.79萬(wan) 元,為(wei) 王俊林修建了50平方米的彩鋼小型養(yang) 雞場,買(mai) 了120隻雞苗以及飼料,支持王俊林發展養(yang) 殖業(ye) 。
為(wei) 了讓王俊林提高養(yang) 殖技術,減少雞苗病亡率,趙春平給王俊林請來了農(nong) 技員,講授養(yang) 殖技術。短短3個(ge) 月,第一批土雞蛋賣出去了,王俊林收獲了第一筆資金。這個(ge) 曾經一度困難的家庭,在勤勞致富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樂(le) 趣。
隻要大家都能富 再大的苦我都吃
中村金魚湖旅遊景區是格爾木市最大的鄉(xiang) 村民族風情旅遊區,也是中村最大的旅遊資源。
2016年,中村被列入全國旅遊鄉(xiang) 村行列,趙春平意識到機會(hui) 來了,決(jue) 心在鄉(xiang) 村旅遊上做篇大文章。
他白天帶著村幹部天天在外跑項目、跑企業(ye) ,千方百計尋求資金支持;晚上通宵考慮項目規劃。那段時間,他沒有睡過一天安穩覺,導致嚴(yan) 重失眠,每天靠著藥物才能入睡,一個(ge) 月就瘦了十幾斤。有幾次他都想放棄,可是一想到村民渴望發展、渴望提高生活水平的眼神,他強頂著身體(ti) 的不適和多方壓力,靠著執著和堅持,村裏金魚湖景區主幹道硬化路進行瀝青砼罩麵施工,人工湖、景觀牆等旅遊工程陸續落地,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逐步邁入軌道。
目前,金魚湖旅遊景區建成蒙古包180頂,有經營戶88家、大型休閑樂(le) 園1處、風味小吃攤59個(ge) ,帶動706名村民實現了就業(ye) ,邁入了中等收入村行列,極大地提振了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的積極性。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