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張集中心社區港灣村,是鹽城市南北鎮村對口掛鉤幫扶的重點村,2017年村集體(ti) 經濟隻有0.5萬(wan) 元。兩(liang) 年後,全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增長到23萬(wan) 元,群眾(zhong) 人均年收入1.37萬(wan) 元,低收入戶146戶324人已全部脫貧。港灣村近兩(liang) 年取得的喜人變化與(yu) 一個(ge) 人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她就是被港灣村村民親(qin) 切地稱為(wei) “小徐書(shu) 記”的徐清。
2018年11月,徐清被省委組織部選派到港灣村任職第一書(shu) 記。剛到港灣村之初,一張娃娃臉、一身樸實打扮、一米五的個(ge) 頭,別人眼中她不過是個(ge) 嬌小女生,那時誰都沒看出來她真正的“斤兩(liang) ”。
支部“有力度” 發展“加速度”
“來到一個(ge) 陌生的村莊,我不知道它有什麽(me) 、缺什麽(me) ,如果兩(liang) 眼一抹黑肯定是找不到出路的。”徐清明白為(wei) 港灣村“把脈問診”是她要做的第一件事,要從(cong) 根子上找出港灣村經濟薄弱的真正原因。
拿定主意之後,徐清便深入全村7個(ge) 小組實地走訪,一個(ge) 月內(nei) 足跡踏遍了港灣村的家家戶戶、溝溝坎坎。走訪中,徐清漸漸地了解到港灣村整體(ti) 經濟基礎薄弱,村民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各種矛盾、遺留問題較多,這些都是擺在她麵前繞不過去的坎兒(er) 。
問題找出來,下一步就是想辦法了。她首先從(cong) 黨(dang) 員隊伍管理抓起,開通“港灣E支部”平台和“港灣先鋒號”微信公眾(zhong) 號,與(yu) 流動黨(dang) 員建立起經常性聯係,著力提升ky体育官方网管理整體(ti) 實效。為(wei) 豐(feng) 富組織生活,策劃實施了“巾幗黨(dang) 員誌願隊 扮靚庭院共抗疫”“520帶著技術來愛您”“爭(zheng) 創四優(you) 黨(dang) 支部”等一係列主題黨(dang) 日活動,經常組織黨(dang) 員開展線上線下交流,鼓勵每一位黨(dang) 員話初心使命,談理想信念、商發展之策、解群眾(zhong) 之難,增強了黨(dang) 員的責任感與(yu) 使命感,提升了黨(dang) 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
“脫貧攻堅、支部當先,難題還得支部解、難事還得黨(dang) 員辦,支部是主心骨、黨(dang) 員是主力軍(jun) ,我們(men) 要為(wei) 支部賦能增效,要助黨(dang) 員提升本領……”此後,徐清在港灣村紮下身,帶領村黨(dang) 員幹部一起奮鬥,將一個(ge) 又一個(ge) 想法付諸於(yu) 實踐,港灣村也隨之開啟了華麗(li) 的“蝶變”。
腦袋“富起來” 口袋“鼓起來”
“小徐同誌巾幗不讓須眉,她到農(nong) 村並沒有‘水土不服’,反而能把問題看到根上,辦法想到點上,做事有盯勁、有韌勁。自從(cong) 她來之後,我們(men) 村可以說是變化不停、驚喜不斷。”提到徐清,港灣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朱士兵讚不絕口。
港灣村一組居民陳梅因病致貧,家庭生活困難。徐清了解情況後,將她介紹到村包菜種植基地務工增加收入。目前像陳梅這樣,港灣村146戶低收入戶家家有致富門路,戶戶有增收項目。
扶貧先扶智。徐清認為(wei) 要想發展產(chan) 業(ye) 富民,提高村民的素質很關(guan) 鍵。“我到港灣村掛職,不是一個(ge) 人在戰鬥!”為(wei) 了將鹽城師範學院的人才、技術優(you) 勢與(yu) 港灣村的發展結合起來,徐清小小的身影經常奔波於(yu) 兩(liang) 地之間。
2019年1月,港灣村與(yu) 鹽城師範學院第一個(ge) 合作項目啟動,與(yu) 校法政學院共建了“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黨(dang) 建聯係點,開展“雛燕雲(yun) 課堂”活動,由1名學生黨(dang) 員結對1名留守兒(er) 童,建立課後輔導長效機製,真正做到“從(cong) 源頭上扶智”。
之後,在徐清的推動下,“學院+鄉(xiang) 村”的合作逐步走向縱深。先後與(yu) 校海洋與(yu) 生物工程學院共建黨(dang) 建基地、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產(chan) 學研相結合為(wei)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科研支持;邀請校信息工程學院“智慧+誌願服務團”來村開展“學習(xi) 強國”培訓等誌願服務。
徐清通過一係列的引智幫扶活動,給港灣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群眾(zhong) 的技能水平,激發他們(men) 自我發展的內(nei) 在動力,為(wei) 發展產(chan) 業(ye) 帶動脫貧致富打下紮實的基礎。
產(chan) 業(ye) “立得住” 富民“創大業(ye) ”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chan) 業(ye) 發展是關(guan) 鍵。有了可持續的產(chan) 業(ye) 才能真正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致富。
港灣村三組居民陳國軍(jun) 打工回鄉(xiang) 後想養(yang) 殖草雞,卻苦於(yu) 不懂技術,遲遲拿不定主意。徐清得知後,對草雞養(yang) 殖和市場行情進行了一番調研摸底,並與(yu) 校海洋與(yu) 生物工程學院溝通尋求技術支持,最終幫陳國軍(jun) 選定益生菌草雞養(yang) 殖項目。
“養(yang) 成了!今年3月初試養(yang) 第一批,2個(ge) 多月就長到一斤多重,全程都有老師為(wei) 我提供技術指導,真是太感謝小徐書(shu) 記了。”讓陳國軍(jun) 更加高興(xing) 的是,首批草雞出欄上市後行情一片看好。
“陳國軍(jun) 的草雞養(yang) 殖成功了,也為(wei) 其他農(nong) 戶放好了樣子,下一步我們(men) 打算讓更多的農(nong) 戶加入進來。”徐清把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當作自己任期內(nei) 的一道“必答題”,她還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港灣村原有的包菜和芡實等種植產(chan) 業(ye) ,成立各類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讓廣大農(nong) 戶報團取暖,增強抗風險能力,“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走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的路子是大勢所趨,我們(men) 鼓勵低收入戶到合作社務工、學習(xi) 種養(yang) 殖技術,拓寬他們(men) 的增收渠道。”
今年以來,為(wei) 了打造港灣地標品牌,徐清緊跟直播帶貨潮流,利用抖音、微信等網絡平台策劃了“校地同屏 青春助農(nong) ”直播帶貨活動,親(qin) 自上陣,化身為(wei) 一心做大做強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更多農(nong) 戶增收致富的“網紅主播”。
21個(ge) 月,外表嬌小、內(nei) 心卻很強大的徐清,用苦幹加實幹帶領港灣村走出了貧困,讓港灣村變成了“愛的港灣”,贏得了當地幹群的一致讚揚!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