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桑株鎮庫木艾格勒村,村民們(men) 忙著在田地裏精心耕種板藍根、香青蘭(lan) 等中藥材,看著鬱鬱蔥蔥的綠苗,村民們(men) 對脫貧充滿了信心。村民的信心,來自於(yu)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駐村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長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
駐村伊始,麵對貧困這個(ge) 難啃的“硬骨頭”,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鼓足了信心,他堅信隻要努力就能改變。經過大量的入戶走訪和市場調研,他提出因地製宜,調整種植結構,製定中藥材科學種植、規範管理、訂單收購的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為(wei) 村民脫貧增收帶來勃勃生機。
試點先行消疑慮
庫木艾格勒村地處海拔2100米的昆侖(lun) 山區,人均耕地麵積1.2畝(mu) ,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chuan) 統農(nong) 作物為(wei) 主,畝(mu) 均收益低,依靠土地脫貧增收非常困難。
“咱們(men) 村子海拔高,要是種植中藥材那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我們(men) 要發揮專(zhuan) 業(ye) 的優(you) 勢,讓庫木艾格勒村成為(wei) 孕育中藥材的寶地……”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和工作隊員、村幹部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村裏的發展方向。
“種植藥材?不行不行,我種了幾十年的地了,從(cong) 來沒種過藥材。種糧食雖然產(chan) 量低,不掙錢,但至少自己家還有口糧吃。咱們(men) 這片地種藥材能不能長出來還是一回事呢,更別說掙錢了……”麵對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想要改種藥材的想法,不少村民都心存疑慮,響應者寥寥無幾。
為(wei) 打消村民的顧慮,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先將村裏的18畝(mu) 荒地開墾出來,免費承包給願意種植中藥材的6戶村民,邀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相關(guan) 專(zhuan) 家到村實地調研,提出意見建議。專(zhuan) 家根據庫木艾格勒村的土壤、水資源狀況,建議種植板藍根、香青蘭(lan) 等中藥材。一時間,這18畝(mu) 中藥材成為(wei) 全村的焦點。
在工作隊的全力支持下,村民種植的中藥材長勢良好,喜獲豐(feng) 收,畝(mu) 均收益達到3000多元,吸引了全村的目光,為(wei) 下一步調整種植結構打下良好基礎。
宣傳(chuan) 動員調結構
在荒地試種中藥材成功之後,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趁熱打鐵,通過村民大會(hui) 和入戶走訪的方式向村民宣傳(chuan) 種植中藥材的好處,引導村民改變種植結構,種植中藥材脫貧增收。
“荒地上的試種成功,充分說明了咱們(men) 村是可以種植中藥材的,而且收益是以前種植小麥和玉米的好幾倍。板藍根從(cong) 葉子到根莖都可以入藥,再加上近幾年板藍根需求量很大,市場前景廣闊。大蒜可食藥兩(liang) 用,幾乎家家戶戶都吃,而且藥用範圍也很廣……”在村民大會(hui) 上,工作隊詳細給村民講解種植各類藥材的市場前景。
看到中藥材的良好前景,村民的種植積極性普遍高漲。在工作隊的動員下,有179戶村民開始種植中藥材,種植麵積達到700畝(mu) ,涵蓋板藍根、香青蘭(lan) 、大蒜等6個(ge) 種類。
村民吾日麥提妮薩·依卜拉依木在工作隊的幫助下,2019年嚐試種植了10畝(mu) 中藥材。工作隊定期給她進行技術指導,還協調醫藥公司上門收購。“種植中藥材給我帶來了很大實惠,收入超過了4萬(wan) 元,今年我擴大種植麵積到15畝(mu) ,相信今年的收入會(hui) 更高。”吾日麥提妮薩說。
為(wei) 讓群眾(zhong) 放心種植,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牽線搭橋,村“兩(liang) 委”與(yu) 新疆維吾爾藥業(ye) 有限公司、新疆埃樂(le) 欣藥業(ye) 有限公司等3家醫藥企業(ye) 簽訂了長期收購藥材的協議,形成“企業(ye) +基地+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采用定需求、定品種、定價(jia) 格,以訂單回收的方式大力扶持村民發展中藥材產(chan) 業(ye) ,有效解決(jue) 了農(nong) 民銷售的後顧之憂,讓中藥材種植業(ye) 成為(wei) 農(nong) 民脫貧致富的又一途徑。
提質增效保豐(feng) 收
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但村民缺乏種植和管理經驗導致產(chan) 量不穩定又成了工作隊的“心頭病”。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依托派出單位優(you) 勢,及時邀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來村指導,從(cong) 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麵進行專(zhuan) 題培訓,及時發現解決(jue) 村民在中藥材種植中的難題。
“種植板藍根必須要精細管理,及時除草;幹旱時於(yu) 早晨或傍晚時澆水,幼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在村民大講堂上,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nong) 業(ye) 大學的專(zhuan) 家進村指導,通過課堂教學與(yu) 實地觀摩的方式答疑解惑,指導村民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除了及時解決(jue) 村民種植中的技術問題外,工作隊還在村裏組織由工作隊員、村黨(dang) 員幹部、青年誌願者等人成立的“種植幫扶隊”,解決(jue) 農(nong) 忙季節時部分村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確保及時完成中藥材的栽種、采收等工作。
“工作隊考慮得非常周全,技術上有專(zhuan) 家指導,農(nong) 忙的時候有幫扶隊幫忙,最後還有企業(ye) 到村裏收購,現在我們(men) 種植藥材很有信心。”村民阿迪古麗(li) ·買(mai) 買(mai) 提說道。
為(wei) 了讓中藥材真正長成村民增收的“搖錢樹”,工作隊員成天“泡”在田間地頭。隻要有時間,工作隊員和技術員就到田間地頭敦促查看村民出工情況和藥材長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裏的中藥材長勢良好,豐(feng) 收有望。
在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全村中藥材種植麵積擴大到1000畝(mu) ,總產(chan) 值達300萬(wan) 元,戶均可增收5000元左右。
“下一步我們(men) 會(hui) 抓好技術培訓,有序擴大種植麵積,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確保中藥材種植業(ye) 的持續、穩步、健康、快速發展,讓中藥材種植業(ye) 成為(wei) 帶動村民脫貧增收的‘加速器’。”談及未來村裏的產(chan) 業(ye) 發展,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長莫合買(mai) 提·烏(wu) 斯曼信心十足。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