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良:雪域高原上的“跑腿匠”

西藏措美縣委組織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好好幹活,一切為(wei) 了群眾(zhong) ,無愧於(yu) 心。”這是西藏山南市措美縣措美鎮波嘎村第一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吳昌良3年來篤定的信念。他缺氧不缺精神,鬥誌高過海拔,積極探索符合波嘎村發展新模式,想方設法為(wei) 民謀福利。

  “造血”產(chan) 業(ye) ——磚頭加工廠

  波嘎村,位於(yu) 措美鎮東(dong) 南部,距縣城8千米。海拔4170~4600米,屬高寒氣候區,四季不分明,降雨量偏少。農(nong) 業(ye) 主要種植青稞、小麥等,畜牧業(ye) 主要飼養(yang) 犛牛、山羊等。

  “波嘎村究竟適合什麽(me) 產(chan) 業(ye) 呢?”這個(ge) 問題一直困擾著吳昌良。“措美縣位處高海拔地區,沒有支柱產(chan) 業(ye) ,經濟很難發展,環境就更別說了!”波嘎村很多村民總是勸說吳昌良不要浪費力氣,做無用功。

  為(wei) 了找到合適波嘎村發展的發展產(chan) 業(ye) ,吳昌良多次召開村委會(hui) 進行商討。

  “別幹了吧,很難發展起來的”“要不就跟著縣裏的步伐走吧。”……村“兩(liang) 委”的聲音浮現在吳昌良耳邊。

  發展什麽(me) 呢?吳昌良走遍波嘎村的每一寸土地,偶然發現村周邊共有3個(ge) 砂石廠可以供料,取料方便,輻射範圍廣,且交通運輸成本低。2018年初,吳昌良決(jue) 定建設一個(ge) 磚廠,帶動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說幹就幹,2018年4月,他請來華新水泥廠技術專(zhuan) 家進行指導建廠,帶著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開始跑資金。

  前期工作順利開展,可好景不長,資金籌集上出現問題。

  “怎麽(me) 辦,沒錢幹不了事啊!”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開始質疑。

  麵對問題,吳昌良隻身跑遍市縣發改、財政、水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林草、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項目部門,詢問資金項目問題,想盡一切辦法籌集資金。

  終於(yu) ,傳(chuan) 來好消息,資金問題在縣政府的幫助下得到解決(jue) 。磚廠建設有序開展,於(yu) 2019年5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村集體(ti) 經濟快速發展,群眾(zhong) 收入穩步提升,其中建檔立卡群眾(zhong) 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400餘(yu) 元。2019年村集體(ti) 經濟增收13萬(wan) 餘(yu) 元,預計今年增收19萬(wan) 元以上。

  “生態宜居”——彰顯責任擔當

  村集體(ti) 經濟得到有效發展,吳昌良依然沒有閑下來。他發現村裏的自然環境沒有得到有效改善。

  為(wei) 了察實村貌村容情,他幾乎走遍波嘎村的每一片耕地、每一條河流、每一道溝。

  在村民和村委會(hui) 的諸多不理解中,他提出了將波嘎村打造成為(wei) 高海拔生態宜居示範村的定位,把生態保護作為(wei) “第一書(shu) 記項目”突出來抓,開展植樹造林工程。

  措美縣海拔高,樹苗成活率低,所以在植樹初期,很多人都不看好,認為(wei) 在措美種不了樹。但是吳昌良不放棄,跑到市林業(ye) 局討教方案,請來專(zhuan) 家到村裏進行考察。在專(zhuan) 家的指導下,樹苗成活率逐漸提升,村民們(men) 也漸漸相信了這位第一書(shu) 記。自2018年以來,他組織義(yi) 務植樹1.1萬(wan) 餘(yu) 株、工程造林100畝(mu) 、補植種草600畝(mu) 。波嘎村也榮獲第五屆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波嘎村村民多吉也感歎:要不是吳書(shu) 記的一再堅持,村裏的環境也不會(hui) 變得越來越好。

  為(wei) 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小型防洪水利建設等一批強農(nong) 固本工程,開展通組硬化路、衛生室、文化活動場、飲水鞏固提升工程等一批公共服務項目,吳昌良帶領駐村工作隊跑遍市縣發改、財政、水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林草、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項目部門,累計協調落實資金1600萬(wan) 餘(yu) 元;為(wei) 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他建立了衛生包片等工作機製,大力實施白色垃圾汙染防治措施。波嘎村越來越美了。

  “硬核”戰“貧”——淬煉“為(wei) 民初心”

  “哎,今年不知道能拿回多少務工費。”“家裏看病又是難事。”幾乎每到月底,吳昌良就會(hui) 聽到牧民抱怨。

  為(wei) 知民情解民憂,他訪遍了全村所有群眾(zhong) 家庭,特別是貧困群眾(zhong) 家庭,有的入戶多達40餘(yu) 次。

  他主動協調雅礱投資公司為(wei) 索朗歐珠等貧困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長期勞務輸出難題,協調市人民醫院專(zhuan) 家為(wei) 貧困戶桑珠治療了白內(nei) 障,為(wei) 貧困戶多吉占堆申請了較大資金保險理賠,協調解決(jue) 了拖欠民工工資和項目資金45萬(wan) 元。協調施工隊幫助邊緣戶次仁拉珍硬化了庭院,親(qin) 自動手搬運石頭幫助2戶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入戶路漫水問題……

  他喜歡散步,群眾(zhong) 送他外號“散步書(shu) 記”。他常說:散步不僅(jin) 可以鍛煉身體(ti) ,而且助於(yu) 學習(xi) 和思考。正是勤於(yu) 動腳動腦,他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長期想辦而沒辦成的實事。確切地說,他更像高原上人民群眾(zhong) 的“跑腿匠”,時刻奔跑在踐行“為(wei) 民初心”的路上。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18日 08:3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