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戶施策“拔窮根”

江西南昌市委組織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嶄新的房屋、寬敞的道路、阡陌縱橫的高標準農(nong) 田、滿載農(nong) 副產(chan) 品的貨車、生態富民的扶貧產(chan) 業(ye) 鏈,繪就出一幅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忙、農(nong) 民生活好、農(nong) 村環境美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圖。走進江西省安義(yi) 縣喬(qiao) 樂(le) 鄉(xiang) 喬(qiao) 樂(le) 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派舒心的田園風光。

  這個(ge) 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悄然蝶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人均收入從(cong) 2014年的2200元,增長到2019年的9300元,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摘帽,日子越來越滋潤。

  01強產(chan) 業(ye) ,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

  喬(qiao) 樂(le) 村以水稻、油菜、花生等農(nong) 作物種植為(wei) 主,村民收入渠道單一,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97人。江西省南昌市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主任徐桂華駐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以來,緊緊圍繞脫貧摘帽、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產(chan) 業(ye) 扶貧既是促進貧困人口較快增收達標的有效途徑,也是鞏固長期脫貧成果的根本舉(ju) 措,把喬(qiao) 樂(le) 村現有的扶貧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吸納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ye) 才是根本。”

  徐桂華一方麵積極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各類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另一方麵想方設法支持企業(ye) 在當地擴大規模,促成江西豐(feng) 林投資有限公司在前期投資1000萬(wan) 元建設構香牛產(chan) 業(ye) 項目,後又追加投資1500萬(wan) 元。

  逐步打造集構香牛養(yang) 殖、加工配送、采摘觀光、科普示範於(yu) 一體(ti) 的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目前已引入安格斯雜交肉牛36頭,種植構樹230畝(mu) 、楊梅50畝(mu) 、瓜果蔬菜30畝(mu) 、中草藥30畝(mu) 。

  盛夏時節,構香肉牛產(chan) 業(ye) 基地裏,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婦女正在用柴刀割構樹枝,嘴裏哼著輕快的小曲兒(er) 。

  “這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陳鳳花,現在她不僅(jin) 脫貧了,精氣神也上來了。”徐桂華話音未落,陳鳳花笑嗬嗬地接過話頭說:“我家6口人,就我一個(ge) 勞動力,原來靠種幾畝(mu) 薄田為(wei) 生,生活困難,精準扶貧以來,村裏安排我在構香肉牛產(chan) 業(ye) 基地上班,每天能賺80元,同時還在公益性扶貧崗位上負責保潔工作,也有一份收入。”

  村民陳獻寶的弟弟和弟媳雙亡,正在讀書(shu) 的侄子跟隨他一起生活。從(cong) 2019年12月起,陳獻寶到產(chan) 業(ye) 基地上班,主要負責肉牛養(yang) 殖的拌料、清欄等工作,日薪100元。他說,在家門口打工,路近,事輕,收入不錯,生活改善了很多。

  “不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他們(men) 一樣,在產(chan) 業(ye) 基地工作,成了上班族。”徐桂華說,通過就業(ye) 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5萬(wan) 元左右,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入股資金分紅,平均每年增收2000元。

  他正在謀劃借助產(chan) 業(ye) 基地強大的技術、市場平台,建設蔬菜大棚,采用“公司+村集體(ti)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模式,增加村民的就業(ye) 機會(hui) ,實現三方受益。

  02重扶誌,增強貧困戶脫貧信心

  “對於(yu) 長期形成的懶惰、依賴思想,指望一次談話就能喚起他們(men) 創業(ye) 的熱情,過於(yu) 理想化。”徐桂華說,作為(wei) 扶貧幹部就要不斷對貧困人員進行說服教育,不斷給他們(men) 介紹國家各項扶貧政策和成功經驗。

  徐桂華駐村後,與(yu) 村“兩(liang) 委”幹部一起研究出台了喬(qiao) 樂(le) 村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的幫扶措施,既根據建檔立卡貧困戶自身實際情況介紹就業(ye) 、鼓勵創業(ye) ,又大力開展“三講一評”感恩大行動,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從(cong) “要我脫貧”轉變到“我要脫貧”。

  村民劉珍花的丈夫因事故造成高位截癱,她感覺生活沒了希望,後來經過多次參加扶貧扶誌活動,她要求過上好日子的願望強烈起來。今年,她在照顧好愛人生活起居的同時,主動到產(chan) 業(ye) 基地務工,隻要有時間,她就直接在用工微信群裏預約第二天的工作。

  走進村民熊慶銀家中,隻見他一絲(si) 不苟地為(wei) 奉新縣赤田鎮赤田村農(nong) 民魏緒銀維修電風扇。“雖說赤田村距離喬(qiao) 樂(le) 村有七八公裏,但老熊手藝好,價(jia) 格公道,我家裏電器壞了,舍近求遠都要來找他。”魏緒銀說。

  熊慶銀腿部殘疾,隻能坐在輪椅上不能從(cong) 事體(ti) 力工作,徐桂華帶領扶貧小分隊成員了解到熊慶銀喜歡鑽研電器,動手能力強,就聯係安排他專(zhuan) 門學習(xi) 電器維修技術,又幫忙在家門口開了家電修理店。熊慶銀每年這一項收入就有近2萬(wan) 元錢,加上產(chan) 業(ye) 分紅,成功脫貧摘帽了。

  村民鄧紹文也不等不靠,通過勞動創造財富。過去,鄧紹文是有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殘致貧的一家人,靠種一點薄田維持生計,用他自己的話說:“家裏進風漏雨,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兩(liang) 餐葷,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為(wei) 幫助鄧紹文家擺脫貧困,徐桂華和駐村工作隊員結合村裏山地資源特點,推薦他飼養(yang) 山羊,還幫忙籌措資金買(mai) 種羊,聯係企業(ye) 提供培訓。鄧紹文把山羊當寶貝一樣養(yang) 著,每天起早貪黑在羊圈裏忙活,成了有名的“羊倌”,生活越來越紅火。2019年,鄧紹文被安義(yi) 縣評為(wei) “最美貧困戶”。

  03解民憂,為(wei) 貧困村辦實事

  現在的喬(qiao) 樂(le) 村已經成為(wei) 安義(yi) 縣遠近聞名的宜居精品村。

  這一切的變化始於(yu) 2018年,全縣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徐桂華多次組織召開村民座談會(hui) ,統一大家的思想,組織黨(dang) 員和村民代表從(cong) 製定符合喬(qiao) 樂(le) 村具體(ti) 情況的村規民約入手,革除陳規陋習(xi) 、治髒、亂(luan) 、差。

  村黨(dang) 員幹部帶頭拆除自家舊房屋,舊豬欄的舉(ju) 動,一下子就把村民對環境變化的渴望激發了出來,紛紛主動讓出改造空間。全村拆除破舊危房610餘(yu) 間,空心房、閑置房、旱廁、豬牛欄2.9萬(wan) 餘(yu) 平方米,涉及400多農(nong) 戶,清理出可用土地26.7畝(mu) 。

  完成7個(ge) 自然村的美化亮化工程,新建休閑廣場5處,修建鵝卵石圍牆、紅磚圍牆共計1500多米。

  “看看我們(men) 村的廣場,柏油馬路,房前屋後的路麵、池塘、環境,誰不說美!”村民楊光銅高興(xing) 地說。

  同時,全麵啟動“森林村莊”建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塘係統治理與(yu) 保護,讓“天藍、地綠、水清”一步步從(cong) 願望變為(wei) 現實。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14日 08:5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