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不退,我們不退”——第73集團軍某旅防汛救災紀事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部隊與(yu) 洪浪搏鬥的那段往事,連長何桂健已經聽過許多次。

  22年前,第73集團軍(jun) 某合成旅的前身部隊,最早發現九江大堤決(jue) 口險情,最早投入封堵決(jue) 口生死戰!也就是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抗擊洪魔中,何桂健所在的連隊被授予了“抗洪模範連”榮譽稱號。

  歲月流轉。在今夏驟然而至的洪水中,該旅官兵再次馳援江西受災地區。這群年輕的身影,仍像20多年前的子弟兵一樣,挺立在群眾(zhong) 與(yu) 洪浪之間。

  接到抗洪任務時,身為(wei) “抗洪模範連”的連長,何桂健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一定要去”。

  他的左腳踝做完手術不久,醫生囑咐他要靜養(yang) 。可麵對眼前的任務,何桂健心裏隻有一個(ge) 信念:“危急時刻,我必須和我的連隊戰鬥在一起!”

  軍(jun) 令急如星火。包括何桂健的連隊在內(nei) ,這個(ge) 旅全體(ti) 官兵在第一時間集結,千裏機動來到江西受災地區。

  這是這支部隊第5次馳援江西。

  1998年,在九江的堤壩上,他們(men) 直麵洪浪,封堵決(jue) 口;2008年,他們(men) 趕赴撫州,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完成電力搶修;2010年馳援吉安,他們(men) 佇(zhu) 立在同江大堤上,用身體(ti) 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2016年,還是九江大堤,他們(men) 鏖戰25個(ge) 晝夜,牢牢守住這道關(guan) 口。

  部隊出發前,方海潮向領導請戰。

  作為(wei) 該旅勤務保障營衛生連的軍(jun) 醫,方海潮已年近五旬。22年前,他曾登上九江的堤壩,用年輕的身軀抗擊洪流。22年後,他熱血不減當年。這場戰鬥,他不想缺席。

  扛沙袋、挖溝、巡堤……所有工作,方海潮一點兒(er) 沒落下。他依然把自己當作曾經那個(ge) 熱血青年,總是衝(chong) 在前麵。

  抗洪老兵立身為(wei) 旗帶來輻射效應。在抗洪戰鬥中,該旅沒有一名官兵“掉線”。

  7月14日,曆經15小時的機動,該旅二營官兵剛剛抵達宿營地,就接到地方險情通報:康山大堤中部有120米地段發生滑坡。

  營長江晨峰立即帶領300名黨(dang) 員骨幹前往滑坡地段。

  夜色漸深,泥濘的山坡下,二營官兵連續奮戰。等處理完險情,官兵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宿營地時,已是淩晨1點多。

  7月16日,餘(yu) 幹縣信瑞聯圩一側(ce) 池塘,突然出現多處泡泉險情。信瑞聯圩附近有2.3萬(wan) 名居民和4.3萬(wan) 畝(mu) 農(nong) 田,如果不及時搶護,圩堤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該旅700多名官兵臨(lin) 危受命,分成5批輪番趕赴現場,進行不間斷搶險。

  官兵泡在水中整夜鏖戰,把一袋袋鵝卵石運到目標點。經過近14小時的戰鬥,晨光熹微之際,他們(men) 終於(yu) 成功封堵所有泡泉。

  在這次抗洪戰鬥中,一如22年前,新時代的“抗洪模範連”官兵始終衝(chong) 鋒在第一線。

  7月19日,餘(yu) 幹縣楓富聯圩中間,一段500多米長的草坪護坡遭大浪衝(chong) 刷。“抗洪模範連”組成搶險突擊隊,頂著風浪奮戰6小時,完成近300米防浪布和200米防浪植被的鋪設。

  “洪水不退,我們(men) 不退!”時隔多年,這鏗鏘的誓言又在江西大地上響起。

  經過20多天奮戰,第73集團軍(jun) 某合成旅官兵累計協助地方加固堤壩8700多米,裝填沙袋11.7萬(wan) 餘(yu) 個(ge) ,鋪設防浪布近3萬(wan) 米。

  汛情平息後,該旅官兵悄悄撤離並重返訓練場,正如他們(men) 悄悄地從(cong) 訓練場奔赴而來,出現在人民需要他們(men) 的時刻和地方。

讓黨(dang) 旗在防汛救災第一線高高飄揚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13日 09:06 來源:解放軍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