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教師,我曾多次陪伴學生走向高考戰場;現在身為(wei) 白石村第一書(shu) 記,我將全力以赴帶領村民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實現增收致富奔小康。”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資源縣兩(liang) 水苗族鄉(xiang) 白石村第一書(shu) 記舒義(yi) 清寫(xie) 在駐村日記本上的一句話。
舒義(yi) 清是資源中學教師,2018年3月被組織派駐自治區深度貧困村兩(liang) 水苗族鄉(xiang) 白石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白石村距縣城47公裏,轄17個(ge) 村民小組,323戶123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1戶486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9.4%。
駐村以來,舒義(yi) 清始終心係村屯,情係群眾(zhong) ,苦幹實幹,在短短兩(liang) 年多時間裏,該村飲水難、出行難、村集體(ti) 收入難等係列問題相繼得到解決(jue) 。“舒書(shu) 記真是替民著想的好幹部、貼心人啊!”隻要一提到舒義(yi) 清,當地群眾(zhong) 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解決(jue) 飲水難題,暖一村人心
白石村地處五排河大峽穀,穀深坡陡,大部分村莊幾乎都掛在半坡上,蓄水用水是一大曆史難題。有個(ge) 名叫野馬塘的自然屯更是如此,“有女莫嫁野馬塘,一夜等水到天光”。舒義(yi) 清心裏清楚,白石村要實現脫貧摘帽,解決(jue) 群眾(zhong) 飲水難的問題是多麽(me) 迫切。
說幹就幹,他召集駐村工作隊員、村“兩(liang) 委”幹部商討具體(ti) 解決(jue) 辦法,並同後盾單位積極爭(zheng) 取水利、扶貧等方麵資金。
經過努力,舒義(yi) 清先後爭(zheng) 取到了80多萬(wan) 元投入村內(nei) 飲水工程建設。他事無巨細,材料選購、路線確定、蓄水池修建、水管架設等工作都凝聚著他克勤克儉(jian) 的心血和汗水。經過兩(liang) 年多的艱苦奮鬥,9個(ge) 屯100多戶飲水困難群眾(zhong) 的安全飲用水問題得到解決(jue) ,安全飲水達標率100%。“缺水莫過野馬塘,百姓盼水淚汪汪,政府送來幸福水,飲水不忘共產(chan) 黨(dang) ”,村民們(men) 用質樸的語言表達著他們(men) 的喜悅和感恩之情。
壯大集體(ti) 產(chan) 業(ye) ,富一方土地
打贏脫貧攻堅戰,還得發展集體(ti) 產(chan) 業(ye) ,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壯大了,才能帶領群眾(zhong) 持續發展促脫貧。白石村山高穀深,傳(chuan) 統耕作僅(jin) 能滿足溫飽,青壯勞力基本都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如何找到適合白石村脫貧致富的集體(ti) 產(chan) 業(ye) ,並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縈繞在舒義(yi) 清腦中揮之不去的一大課題。
依據當地氣候和森林資源條件,經反複思考和多方比較後,舒義(yi) 清決(jue) 心發展食用菌產(chan) 業(ye) 。為(wei) 此,他帶領村民合作社班子成員一道赴香菇之鄉(xiang) 浙江省慶元縣實地考察,了解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和栽培技術。2019年2月,白石村菌棒廠開工建設,目前已建成占地2000多平方的大棚和菌棒廠,辦好了扶貧車間。
為(wei) 嚴(yan) 把菌棒質量關(guan) ,舒義(yi) 清多次和菌棒廠廠長鄧高權守夜到淩晨5點多,堅持對菌棒進行消毒護理。鄧高權說,“舒書(shu) 記這麽(me) 拚,我們(men) 也受到了鼓舞,必須幹出點事來,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日子越過越好。”
為(wei) 進一步統籌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發展,白石村成立了由村黨(dang) 總支領辦的首個(g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采取“黨(dang) 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在全村推進食用菌種植,推動集體(ti)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白石村扶貧車間生產(chan) 的香菇,質量高、味道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產(chan) 品供不應求,2020年預計收入可超10萬(wan) 元。從(cong) “空殼村”到集體(ti) 經濟蓬勃發展,白石村正在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上實現華麗(li) 轉身。
精準幫扶到位,建一方和美
作為(wei) 深度貧困村,白石村貧困發生率高,對外交流相對較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麵對這些實際問題,舒義(yi) 清牽頭組織動態調研摸底村情民意,搞實脫貧摘帽存在短板弱項,分階段列出需要攻堅克難的事項清單,研究提出務實解決(jue) 方案。兩(liang) 年多來,舒義(yi) 清開展座談調研30多次,走訪困難群眾(zhong) 200多戶,協調硬化村屯道路15公裏,架設太陽能路燈300多盞,“髒、亂(luan) 、差”的兩(liang) 河口屯成了桂林市新農(nong) 村示範屯……白石村的村容村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喜人變化。
新田灣組貧困戶遊新紅,父親(qin) 因病逝世,母親(qin) 患多種慢性病,每年醫藥費負擔沉重。舒義(yi) 清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邊積極宣傳(chuan) 健康扶貧幫扶政策,幫助他們(men) 樹立信心,勇敢麵對現實克服困難,一邊聯係縣衛生院辦理慢性病證,協助報銷住院醫療費用,讓遊新紅一家從(cong) “越病越窮,越窮越病”的陰影中解放出來。“我母親(qin) 心髒做了三次手術,醫藥費11萬(wan) 多元,我自己隻付了1萬(wan) 多元,感恩黨(dang) 的好政策,感謝黨(dang) 派下來的好幹部。”說到母親(qin) 治病,遊新紅十分感激。
經過努力,2019年年底,白石全村脫貧摘帽。在這兩(liang) 年多的脫貧攻堅戰中,舒義(yi) 清與(yu) 白石村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舒義(yi) 清惦記著白石村父老鄉(xiang) 親(qin)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大事小事也都來找他,和美如一家。
“山中無竹家無籮,田中無水難種禾……貧困群眾(zhong) 需要你,書(shu) 記就是領頭雁。”當地苗族同胞通過創作與(yu) 演唱山歌來表達對黨(dang) 的好政策、好幹部帶給他們(men) 溫暖和變化的感激之情。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我一定會(hui) 付出我的全部努力,堅守駐村初心使命,帶領村‘兩(liang) 委’幹部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舒義(yi) 清信心滿滿地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