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幫扶、自己努力,趙全喜順利脫貧——幹活勤得像蜜蜂 日子甜得像蜂蜜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盛夏,太行山上綠樹成蔭。在河北邯鄲涉縣塔坡村,趙全喜頭戴黑色防護帽,正在蜂園裏忙活。

  抽出巢框的一瞬間,成百上千隻小蜜蜂,扭動著胖胖的身體(ti) ,互相擠著,翅膀嗡嗡作響。“你看這些蜜蜂,多勤快啊!”趙全喜說。

  塔坡村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ge) 小村莊,全村隻有96戶人家。老趙的蜂園在塔坡村東(dong) 南角,坐落於(yu) 駱駝山下,清漳河畔。乳白色的30個(ge) 蜂箱一式兒(er) 向陽排開,48歲的趙全喜正給他的小蜜蜂們(men) 做病蟲害防治。

  2019年11月,憑著養(yang) 蜂的收入,他一舉(ju) 摘下貧困戶的帽子。如今女兒(er) 在醫科大學讀大四,兒(er) 子又考上職校,學起了專(zhuan) 業(ye) 技術。“苦盡甘來啊!”老趙激動地說。

  老趙過去的貧困,都是病給拖累的。多年的腎病綜合征治療,不僅(jin) 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還東(dong) 拚西借背上了外債(zhai) 。家有老人要贍養(yang) ,兩(liang) 個(ge) 孩子要上學,“買(mai) 點油鹽都費勁”,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2017年,塔坡村確認建檔立卡貧困戶,老趙一家也在名單裏。

  為(wei) 打好脫貧攻堅戰,邯鄲市實施全過程動態管理,一戶一幹部常態化聯係,一戶一方案精準幫扶。貧困戶哪裏有困難,就幫扶哪裏;有什麽(me) 致富想法,就努力幫其實現。

  2018年3月,駐村第一書(shu) 記申恩義(yi) 把目光投向老趙。沒過多久,貧困戶的補助政策享受上了,慢性病的救助也批下來了,老趙家的壓力緩和多了。

  脫貧奔小康,總得找點事情幹。塔坡村石厚土薄,地瘠人貧,趙全喜因病又幹不了重活,想讓他一家脫貧,著實不易。直到有一次,申恩義(yi) 看到外地養(yang) 蜂戶在涉縣山裏趕花期,他就琢磨著:在家養(yang) 蜂,不出門不就能掙錢嗎!

  申恩義(yi) 跟老趙說了這個(ge) 想法,兩(liang) 人一拍即合。2018年6月,老趙正式開始養(yang) 蜂。沒技術,申恩義(yi) 帶他四處學,又自掏腰包給老趙買(mai) 種蜂、蜂具、防疫藥品,還幫他申請了4萬(wan) 元小額貸款作為(wei) 啟動資金。“早前心裏沒底,身體(ti) 不好嘛,怕弄砸了,想著搏一把吧。後來采下第一批蜜換了錢,一下就感覺有譜了。”老趙說。

  2019年初夏,太行深處,槐花飄香。老趙和他的蜂寶寶們(men) 耕耘近一年,結出甜蜜“果實”。5月,第一批蜂蜜135斤銷售一空。到年底,共計賣出890斤,一斤賣20元。

  養(yang) 蜂上了道,老趙步子越邁越大,養(yang) 蜂規模由6箱擴大到30箱,僅(jin) 售蜜一項就增收2.78萬(wan) 元,成功地摘了貧困帽。

  “全喜,我尋思著再讓你去學一下程序化高效養(yang) 蜂技術。規模上去了,技術更得跟上!以後搞好網絡銷售,還可以嚐試做直播,我幫你帶貨!”申恩義(yi) 一邊協助噴藥,一邊提建議。

  “這點子好!申書(shu) 記,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陽光下,老趙笑得甜蜜蜜,就像花兒(er) 開在春風裏。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06日 07:24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