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柱會:甘當彝鄉蝶變“鋪路石”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委組織部、瀘州市江陽區科學技術協會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天剛亮,趙柱會(hui) 吃過早飯,就來到村民李玖生家了解情況:“今年的桔梗藥材施肥、剪花了沒?買(mai) 了幾頭小豬,收入有多少?老媽媽的腿痛好點了沒?”趙柱會(hui) 一邊耐心地詢問,一邊在工作日誌本上詳細記錄下每條重要信息。了解完村民家裏的情況,趙柱會(hui) 又到村頭的花椒園地走了一圈,因為(wei) 馬上就要開始采收了,花椒的長勢情況一直是她掛在心頭的大事。

  2018年7月,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科學技術協會(hui) 副主席趙柱會(hui) ,帶著組織和領導的重托,以及家人的牽掛,奔赴千裏之外的大涼山脫貧攻堅第一線,掛職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前所鄉(xiang) 中村第一書(shu) 記。在這裏,她以村為(wei) 家,視彝族群眾(zhong) 為(wei) 親(qin) 人,在駐村期間跑遍了村裏的500多戶人家,村民稱她為(wei) “跑腿書(shu) 記”。

  精準把脈施策,矢誌摘“窮帽”

  初到前所鄉(xiang) 中村,看到駐村書(shu) 記是個(ge) 女的,村民們(men) 都向趙柱會(hui) 投來了懷疑的目光。中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落後,部分村民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持續鞏固脫貧不返貧依然有許多工作要做。

  為(wei) 了盡快熟悉村情,半年時間裏,趙柱會(hui) 和村“兩(liang) 委”幹部徒步、搭乘摩托車,翻山越嶺行程逾2000公裏,走遍中村14個(ge) 組的村組幹部、貧困群眾(zhong) 和致富能手,通過召開“院壩會(hui) ”、實地走訪了解,終於(yu) 找到了貧困的“症結”所在。

  村民要脫貧,關(guan) 鍵靠產(chan) 業(ye) 。提高中村的土地利用率、土地附加值,改變村民種“懶莊稼”的習(xi) 慣才是中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突破口。理清了中村脫貧工作思路,她連夜帶頭研究製定了《中村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調研報告》和《2019-2020年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計劃》等規劃,為(wei) 中村脫貧謀劃出了發展方向,也為(wei) 全村群眾(zhong) 致富點亮了希望之光。

  特色產(chan) 業(ye) 引領,趟出“致富路”

  趙柱會(hui) 經過科學論證,製定好產(chan) 業(ye) 規劃,7次跑縣上向領導匯報,最終爭(zheng) 取到各類產(chan) 業(ye) 發展扶持資金100餘(yu) 萬(wan) 元。資金有了著落,她又努力尋找項目合作人,上寧蒗、下西昌,奔波3000多公裏,接觸過的公司老板都說,中村這個(ge) 地方太偏遠、成本高、效益低,不願意來。可她沒有放棄,終於(yu) 在碰了無數次釘子後,將桔梗、續斷、附子等中藥材種植項目成功引進了中村。

  甩開膀子親(qin) 自幹。趙柱會(hui) 帶領村幹部租賃50畝(mu) 土地率先種植中藥材。她還自學種植中藥材技術,開辦田間農(nong) 民夜校,指導村民科學種植。今年疫情期間,趙柱會(hui) 購買(mai) 了100公斤桔梗種子和50袋化肥免費發放給群眾(zhong) ,建立起了中村40畝(mu) 中藥材育苗基地。在趙柱會(hui) 的帶動下,337戶村民紛紛加入中藥材、花椒種植行列。

  優(you) 質羊肚菌市場售價(jia) 可達100元每斤,見效快、經濟效益高,趙柱會(hui) 鼓勵2戶產(chan) 業(ye) 示範戶示範種植羊肚菌項目。15畝(mu) 羊肚菌采鮮菇1500多斤,僅(jin) 種植羊肚菌一項就讓種植戶人均增收4000多元。同時,她將瀘州現代農(nong) 業(ye) “公司+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運作模式帶到中村,為(wei) 村民解決(jue) 了產(chan) 品的技術和銷路問題,引領中村特色生態產(chan) 業(ye) 向高品質發展。

  現在,中村已建成了300畝(mu) 中藥材微產(chan) 業(ye) 園、40畝(mu) 中藥材育苗基地、800畝(mu) 規範化花椒基地、20畝(mu) 烤煙示範基地,預計今年將實現種植業(ye) 產(chan) 值100萬(wan) 元,貧困群眾(zhong) 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下一步,中村還將推動發展環瀘沽湖特色中藥材花期旅遊,加快“愛情小鎮”建設,做熱“民俗文化+生態旅遊”,變“好風景”為(wei) “好錢景”。

  扶貧先扶誌,“輸血”更要“造血”

  黨(dang) 風帶民風,堡壘是關(guan) 鍵。趙柱會(hui) 從(cong) 黨(dang) 員抓起,利用每月的黨(dang) 建月會(hui) 、主題黨(dang) 日等載體(ti) ,將感恩教育、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內(nei) 容作為(wei) 宣講重點,對中村26名70歲以下的黨(dang) 員進行“設崗定責”,讓每位黨(dang) 員在脫貧工作中都“有事可做,有責要擔”。今年6月,趙柱會(hui) 組織村兩(liang) 委對“設崗定責”履職情況進行了評比,對履職較好的貧困黨(dang) 員發放了20隻江陽烏(wu) 雞苗。貧困戶黨(dang) 員李玖生握著趙柱會(hui) 的手說:“趙書(shu) 記時刻為(wei) 我們(men) 群眾(zhong) 著想,我們(men) 黨(dang) 員更要在脫貧攻堅上做好表率。”現在,黨(dang) 員、幹部主動脫貧的鬥誌和信心更加堅定。

  開拓視野找路子。趙柱會(hui) 組織村幹部以及致富能手代表26人,先後赴雲(yun) 南源博藥業(ye) 有限公司和雲(yun) 南省麗(li) 江市鶴慶縣中藥材種植基地對中藥材種苗繁育和規範種植、生產(chan) 加工等進行實地考察學習(xi) ,開拓了視野,活躍了思想,學到了技能,堅定了發展產(chan) 業(ye) 的信心。

  解放思想補腦子。趙柱會(hui) 把幫助貧困群眾(zhong) 子女接受教育,作為(wei) 阻止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途徑。她自掏腰包2000元錢,解決(jue) 了沙且地兒(er) 子楊順森義(yi) 務教育入學問題,幫助她女兒(er) 楊小美到四川彝文學校幼教專(zhuan) 業(ye) 就讀。沙且地激動地說:“趙書(shu) 記讓我‘站起來’,還幫助孩子們(men) ‘走得遠’,自己更要解放思想,自立自強。”2019年至今,中村無一名兒(er) 童輟學,中村朝著“不等不靠,感恩奮進”的目標又進了一步。

  脫貧產(chan) 業(ye) 有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要豐(feng) 富和提升。趙柱會(hui) 和村“兩(liang) 委”籌備組織了“勵誌奮進 脫貧奔康”文化演出,村民們(men) 自編自演了10多個(ge) 節目,《幸福的歌兒(er) 獻給你》唱出了喜悅心聲,拔河賽、籃球賽,村民熱情高漲得像火把節的篝火一樣。村民們(men) 還投工投勞,男女老少齊上陣,建起了自己的文化院壩,現在“達體(ti) 舞”跳起來了,主動到文化院壩打籃球的多了。

  如今,趙柱會(hui) 已融入大涼山的山山水水,和那裏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相依相伴。她將不改初心、不負重托,用真情和汗水澆灌這裏的每一寸土地,讓美麗(li) 的桔梗花在滿山遍野絢麗(li) 綻放。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04日 08:25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