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畢幸福,貴溪市委組織部的幹部,希望與(yu) 各位同誌一道,齊心合力建設幸福塘灣。”2019年5月1日,一個(ge) 簡單的開場白,讓大家深深地記住了這個(ge) 第一書(shu) 記“必幸福”。
“這兩(liang) 個(ge) 教育太有針對性了”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2019年5月9日,從(cong) 江西貴溪市塘灣鎮塘灣村黨(dang) 員活動室傳(chuan) 來鏗鏘激昂的歌聲,給人以無窮力量。而站在台中間那個(ge) 身高1.78米、指揮台下黨(dang) 員唱紅歌的,正是駐村第一書(shu) 記畢幸福。
因上屆個(ge) 別村幹部違法貪腐,塘灣村黨(dang) 支部被列為(wei) 軟弱渙散黨(dang) 組織整頓對象,黨(dang) 員思想波動大,群眾(zhong) 意見多,缺乏凝聚力和戰鬥力。麵對這一困境,畢幸福沒退縮,發揮其熟悉農(nong) 村的優(you) 勢,很快就找到了解決(jue) 問題的突破口:以“主題黨(dang) 日”為(wei) 抓手,開展“紅色+法治”雙軌教育,通過送上“紅色關(guan) 懷”、開展“紅色教育”、唱響“紅色旋律”、舉(ju) 辦“紅色晚會(hui) ”、開講“紅色黨(dang) 課”、分享“紅色故事”、踐行“紅色承諾”等“七紅工程”,使ky体育官方网寓教於(yu) 樂(le) ,很快將黨(dang) 員的思想統一起來、心凝聚起來。同時,邀請貴溪市司法局法宣幹部定期為(wei) 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上法治課,築牢拒腐防變法治底線。
“塘灣村個(ge) 別黨(dang) 員幹部會(hui) 腐化,黨(dang) 組織缺乏戰鬥力,主要原因就是黨(dang) 性不強、法律意識淡薄。畢書(shu) 記這兩(liang) 個(ge) 教育太有針對性了,簡直是為(wei) 塘灣村‘私人定製’的。”村支書(shu) 龔文強肯定地評價(jia) 道。
2019年底,塘灣村軟弱渙散黨(dang) 組織整頓工作結束,成功“摘帽”。2020年6月,塘灣村黨(dang) 支部被評為(wei) 貴溪市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2020年7月,塘灣村黨(dang) 支部被評為(wei) 鷹潭市2019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村(社區)黨(dang) 支部。
“我是第一書(shu) 記,我來第一個(ge) 守”
作為(wei) 第一書(shu) 記,畢幸福在日常的駐村工作中,處處以“第一”標準要求自己,衝(chong) 鋒在前,盡心履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wei) 做好村裏的疫情防控工作,畢幸福正月初二就趕赴塘灣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正月初六,塘灣村下排組出現一例疑似患者,高燒不退。得知這一情況,畢幸福第一時間與(yu) 疫情防控部門取得聯係,並啟動村應急防疫方案,隔離封村,設置卡點,張貼提醒標誌。在安排卡點值守人時,畢幸福說:“老規矩,我是第一書(shu) 記,我來第一個(ge) 守。”詢問、測溫、登記,對進出村的每一輛車、每一個(ge) 人進行嚴(yan) 格檢查,嚴(yan) 進嚴(yan) 出,一絲(si) 不苟。
“因疫情封村了,會(hui) 給他們(men) 帶來哪些困難,基本生活物資有保障不?”最牽動畢幸福心的還是那些貧困戶,帶著這些關(guan) 切,他一家一家地走,一戶一戶地問。“畢書(shu) 記,我家裏都好,一些小困難也能克服,你在外要多注意防護,別受涼了!”在走訪貧困戶徐秋蓮家時,徐秋蓮動情地說道。在盲人貧困戶詹高發家,畢幸福摸著詹高發的手試手溫,又到床前捏捏棉被看厚不厚。3天走訪下來,沒落下一戶一人。
2020年,畢幸福被評為(wei) 貴溪市抗擊疫情先進個(ge) 人。
“組織派我來就是做事的”
脫貧攻堅是駐村第一書(shu) 記的首要工作。在駐村的那些日日夜夜裏,畢幸福心裏無時無刻不裝著群眾(zhong) 、不想著發展經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組織派我來就是做事的”。他既是這麽(me) 說的,也是這樣做了。
“畢書(shu) 記,我家壓水機沒水了,能幫幫我嗎?”一天夜裏,忙了一天的畢幸福剛躺到床上就接到貧困戶黃水旺的電話。黃老夫婦都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多年來一直靠自家的壓水機取水,去年下半年因幹旱汲不到水,這才打來求助電話。群眾(zhong) 沒水喝那可是大事呀!畢幸福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今天一早,鎮水務人員就幫我們(men) 老兩(liang) 口接裝了自來水,直接流進水缸的。”當畢幸福第二天來到黃水旺家,兩(liang) 位老人緊緊握著畢幸福的手一再感謝。貧困戶們(men) 的一件件小事,就是關(guan) 乎脫貧攻堅的大事。畢幸福就這樣,一件一件地做,一樣一樣地解決(jue) ,樂(le) 此不疲。
在解決(jue) 好貧困戶家裏事的同時,畢幸福不忘集體(ti) 經濟強村這個(ge) 大工程,他積極借助政策東(dong) 風,按照“建一套機製、推一項改革、投一批資金、試一批項目”的思路,與(yu) 村組幹部合力一道,創新推出“集體(ti) 經濟項目化、項目運作實體(ti) 化、實體(ti) 項目基地化”的集體(ti) 經濟發展模式,為(wei) 塘灣村集體(ti) 經濟發展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一年以來,塘灣村共發展集體(ti) 經濟項目4個(ge) ,分別是投資200萬(wan) 元肉牛場項目、50萬(wan) 元鱉魚養(yang) 殖項目、200畝(mu) 稻蝦扶貧項目基地、農(nong) 林廢棄物收儲(chu) 運站點項目,實現了村集體(ti) 經濟“破零超十”的蛻變,2019年集體(ti) 經濟收入達10.6萬(wan) 元。2020年7月,畢幸福被評為(wei) 鷹潭市2019年度先進第一書(shu) 記。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