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鎮江市先鋒村西南大堤,中國安能集團第二工程局常州分公司防汛黨(dang) 員突擊隊將捆好的蘆葦放在江堤邊護堤。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攝
江西上饒市鄱陽縣石門街鎮黨(dang) 員幹部來到石門村,幫助農(nong) 民搶收受災倒伏早稻。卓忠偉(wei) 攝(人民視覺)
在安徽銅陵市義(yi) 安區順安中心小學安置點,黨(dang) 員幹部、誌願者為(wei) 受災轉移安置群眾(zhong) 服務。陳 晨攝(人民視覺)
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階段,形勢嚴(yan) 峻。關(guan) 鍵時刻顯擔當,基層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帶領群眾(zhong) 巡堤搶險、轉移安置、恢複秩序,把黨(dang) 的政治優(you) 勢、組織優(you) 勢、密切聯係群眾(zhong) 優(you) 勢轉化為(wei) 防汛救災的強大政治優(you) 勢,千方百計守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編 者
湖南湘陰縣靜河鎮:
一段大堤的堅強守衛
20多名黨(dang) 員一看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豁出去了,二話不說,全都衝(chong) 進了水裏。他們(men) 排成隊列,接力將沙袋送往蔣德輝定位到的險情最中心,為(wei) 專(zhuan) 業(ye) 隊伍盡快排除險情搶得了時機。
“沿湘江12公裏防洪大堤全線超警……義(yi) 和金雞垸水位超警……啟動三級響應!”
7月7日淩晨,一道防汛動員令,傳(chuan) 達到了湖南嶽陽市湘陰縣靜河鎮的各個(ge) 村級黨(dang) 組織。全鎮52個(ge) 村網格微信群裏,密切關(guan) 注著水情、汛情、災情的黨(dang) 員很快進入線上待命狀態。
“群眾(zhong) 看我們(men) 的時候到了!”早晨7點,紅旗村的村支兩(liang) 委會(hui) 議緊急召開,60歲的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戰鬥營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蔣德輝對全村黨(dang) 員進行了戰鬥總動員。
不到一天時間,靜河鎮140餘(yu) 名黨(dang) 員報名參與(yu) 防汛救災,每隔兩(liang) 公裏就有一個(ge) 黨(dang) 員戰鬥營,分別設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還有10支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24小時在沿線輪班值守,排查處險。從(cong) 一開始的12小時一換班,到後來的6小時一輪換,12公裏責任防汛堤段上,鮮豔的黨(dang) 旗始終高高飄揚。
第六戰鬥營所負責的一處護坡是新修工程。第一次經曆險情,需要巡查隊員“特別關(guan) 照”。入黨(dang) 積極分子傅鋒從(cong) 縣城趕回來,主動請纓負責巡查。“大水一來,蟲蛇、老鼠都上岸了,每天看著都習(xi) 以為(wei) 常了。”傅鋒說。
預備黨(dang) 員曾虎家裏的挖機,在汛期替人清淤、築壩,一天常常能掙上千元。但麵對汛情,他推掉了“業(ye) 務”,參加義(yi) 務服務。“一台機器的土方作業(ye) 效率抵得上幾十個(ge) 壯勞力。大家需要我,我不可能袖手旁觀。”曾虎說。
正在大家嚴(yan) 陣以待時,險情突至。
7月13日下午3點左右,巡堤查險人員在附山垸附近發現一處疑似險情。駐紮在附近的第三、第四黨(dang) 員戰鬥營第一時間趕往現場。
渾濁的湘江水夾雜著泥沙湧出,轉眼間已經積成了一個(ge) 小水塘。蔣德輝有著30多年的防汛經驗,馬上判斷這是一處管湧,而且水量還不小。如果不能盡快堵住,將直接威脅著垸區10多萬(wan) 群眾(zhong) 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
按照預先演練的程序,險情第一時間上報。人員、機械、砂石、麻袋……增援力量火速趕來。
“但是我們(men) 還沒找到出水的口子到底在哪裏。找不到口子,沙袋不知道往哪裏填!”蔣德輝等不及增援力量抵達,脫掉上衣,徑直衝(chong) 向水塘深處,用自己的身體(ti) 定位了管湧口子的準確位置。
“進去就慌了,最深的地方已經有一人高。”蔣德輝踩著填下去的沙袋,才勉強露出肩膀。一旁20多名黨(dang) 員一看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豁出去了,二話不說,全都衝(chong) 進了水裏。他們(men) 排成隊列,接力將沙袋送往蔣德輝定位到的險情最中心,為(wei) 專(zhuan) 業(ye) 隊伍排除險情搶得了時機。
很快,靜河鎮防汛指揮所調集的百餘(yu) 名專(zhuan) 業(ye) 搶修隊員趕到。他們(men) 采用圍堰壓砂處置法,將裝滿土方和砂石的編織袋壘砌在管湧區周圍,經過4個(ge) 多小時奮戰,最終完全控製住了險情。
“一開始真沒想到水那麽(me) 深,但是我們(men) 負責的地方出了問題,心裏急啊。作為(wei) 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黨(dang) 員在看著我,群眾(zhong) 更在看著我們(men) !”蔣德輝說。
靜河鎮黨(dang) 員幹部戰鬥在一線的行動,打動了很多人。50多歲的村民蔣德勝,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顧,但得知需要人手上堤,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貧困戶陳學權也暫時放下手中的活計,加入到防汛隊伍中;村民徐世雄一邊積極參與(yu) 防汛,一邊在大堤上火線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
自7月11日啟動防汛二級響應、防汛工作進入戰時狀態以來,嶽陽市5167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11.4萬(wan) 名黨(dang) 員聞訊而動,在防汛救災一線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
重慶石角鎮石角社區:
一個(ge) 社區的安全轉移
“代主任的敲鑼聲沒響,雨再大我們(men) 都睡得著。”群眾(zhong) 說,“一旦敲鑼聲響了,那就聽黨(dang) 員幹部指揮,沒得問題!”
在江邊住了16年,霍之香沒見過這麽(me) 大的水。
6月22日淩晨4點多,社區幹部在樓下第一次呼喊通知時,霍之香聽得清楚卻沒太在意,翻了個(ge) 身接著睡了。
霍之香的家在重慶綦江區石角鎮石角社區,就在蒲河岸邊,外牆上有個(ge) 刻度表,標明了曆年洪水水位。
那天早上6點多,霍之香起床開門,門外的雨依然嘩啦啦地下。雨幕中衝(chong) 進來一個(ge) 人,是社區主任、黨(dang) 員代正勤。
“東(dong) 西也不收,人也不撤走,你不要命啦?沒看水這麽(me) 快漲起來了嗎?”平常笑嗬嗬的他此刻臉色鐵青。霍之香趕忙把自己小賣部的貨物先往二樓上收拾。
大冰櫃抬不動,霍之香急得快掉眼淚。代正勤喊來幾名黨(dang) 員誌願者,一起抬出門往高處走去。冰箱來不及搬,霍之香把它用繩子鎖在窗戶上。越來越高的洪水已越過台階,開始漫進屋裏了。
此時已是早上9點,從(cong) 接到水文站的洪水預警起,社區黨(dang) 員和誌願者已經工作4個(ge) 多小時了。沿河低窪地帶的警戒帶早早布上。在代正勤的敲鑼預警聲中,11個(ge) 沿河低窪處的居民被組織著逐步撤離。
低保戶、五保戶、留守老人,都有專(zhuan) 人對接,最早轉移到安置點。剩下兩(liang) 塊任務最重,一是體(ti) 力活,要幫助群眾(zhong) 轉移財物;二是腦力活,得絞盡腦汁勸服沿河群眾(zhong) 撤離。
有的是舍不下家裏的東(dong) 西,有的是心存僥(jiao) 幸總覺得水勢不會(hui) 太大……有些居民守在家裏不願意走。黨(dang) 員誌願者來了廖明霞家好幾次,但水都快有凳子高了,她還是沒走,忙著把凳子上的小百貨又往桌子上搬。
“你再不走,我們(men) 隻有把你扛起走咯。”好說歹說,廖明霞才依依不舍地邁出家門。
社區黨(dang) 支部在家的20多名黨(dang) 員,基本都到了現場,帶動了左鄰右舍都來搭把手,一起和洪水賽跑,水一個(ge) 台階一個(ge) 台階地往上漫,黨(dang) 員和誌願者們(men) 馬不停蹄一家家地勸導居民轉移到高處。
上午11點多,洪水水位一度超過244米,比警戒水位高6米多。看著自家房子被水沒過,鋼筆、發卡、包裝盒等百貨漂在水裏。廖明霞是又心疼又後怕,一個(ge) 勁地跟大家說“謝謝”。
這時候,卻依然沒人能鬆懈下來。社區的黨(dang) 員分片,帶著誌願者們(men) 幫助受災群眾(zhong) 清淤、搬運物品、打掃清潔。“洪水在退,就跟著除淤泥。不然晚上群眾(zhong) 怎麽(me) 睡覺。”石角社區綜合服務專(zhuan) 幹鄒景容說。
上午轉移群眾(zhong) ,下午隨著退去的洪水除淤。代正勤終於(yu) 能鬆口氣的時候,已經是夜裏12點了。穿著雨靴、披著雨衣的他,早就全身濕透,嗓子啞到說不出話來了。70多歲的老黨(dang) 員張紹維也一直堅守到淩晨,“共產(chan) 黨(dang) 員,要在一線”。
這些在一線奮戰了一天的黨(dang) 員幹部,好多卻都忘記了自己的家裏也在受災。6月23日深夜3點,鄒景容終於(yu) 回到家中,一樓的電器還泡在淤泥裏,她說:“我們(men) 家沒啥值錢的東(dong) 西,先轉移群眾(zhong) 要緊。”
這一天,社區245戶485人受災群眾(zhong) 都被及時轉移。數十年一遇的洪災,沒有造成一人傷(shang) 亡。
6月27日、6月28日、7月17日,洪水還來過3次。經曆過22日轉移的石角社區居民不再慌張,社區黨(dang) 支部的隊伍讓他們(men) 心裏有了底。“代主任的敲鑼聲沒響,雨再大我們(men) 都睡得著。”有居民這樣說,“一旦敲鑼聲響了,那就聽黨(dang) 員幹部指揮,沒得問題。”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
一個(ge) 縣城的秩序恢複
3天完成所有街巷、商鋪和住戶淤泥垃圾清理,用水、用電、交通等問題也同步協調解決(jue) ,黨(dang) 員幹部組成一個(ge) 個(ge) 小分隊,開始走訪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
大水退去留下一片狼藉,幹部群眾(zhong) 走上街道上清淤打掃,幹得起勁。
7月11日,位於(yu) 珠江上遊的融江河水猛漲,下午4點50分,融江融水水文站洪峰水位超警戒線5.27米,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積水最深處達兩(liang) 米,街邊店鋪一層幾乎全部被淹沒。
7月12日淩晨,洪峰過境,水位開始慢慢回落。
“店裏到處是汙水,貨架被衝(chong) 掉,四周全是腐木和垃圾,一片雜亂(luan) 。”融水鎮城中社區商戶韋耀足說,“當時可把人愁壞了!想打掃卻無從(cong) 下手。”不止韋耀足,同街道的鄰居大多麵臨(lin) 一樣的處境。
“請支部黨(dang) 員同誌帶頭,組織大家幫忙清理,從(cong) 受災最嚴(yan) 重的街道開始!”初步了解情況後,城中社區黨(dang) 支部組織委員、主任陶君在黨(dang) 支部群裏發布信息,要求黨(dang) 員帶頭攻堅克難,助力災後快速恢複生產(chan) 生活秩序。
“我們(men) 來幫你!”韋耀足正一籌莫展,來了一個(ge) 11人的清淤小隊,3名黨(dang) 員加8名誌願者。他們(men) 鏟汙水、衝(chong) 淤泥垃圾,街道的居民也陸續加入進來,不到一天,整條街道恢複如初。“社區幹部胸前都佩戴著閃亮的黨(dang) 員徽章,有災有難了,他們(men) 就是主心骨。”韋耀足說。
水退的第二天清晨,社區的主街道就已基本清理完成。“我們(men) 幾乎每年都會(hui) 遭遇洪水,相關(guan) 預案早已做好,支部書(shu) 記帶頭、黨(dang) 員爭(zheng) 先,分片分區開展,關(guan) 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所以我們(men) 隻用了1天基本完成了清淤和消殺工作。” 城中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範學說。
一天下來,範學沒顧上吃飯,手上也多了幾個(ge) 血泡,淤泥和垃圾拉走了一車又一車。城中社區黨(dang) 支部,除了在外流動黨(dang) 員和老、弱黨(dang) 員外,其餘(yu) 32名黨(dang) 員均參與(yu) 抗洪救災工作。
關(guan) 鍵時刻拉得出,平常功課要做足。範學介紹,城中社區黨(dang) 支部早已把基層黨(dang) 建工作常態化、製度化,平時通過各種服務群眾(zhong) 活動,著力建設“服務型社區”。
與(yu) 城中社區相鄰的城南社區地勢低窪且人口密集,洪水退後,社區居民忙著清洗家具、掃淤泥、做消殺。剛剛完成清淤交班的城南社區副主任、黨(dang) 員李毅簡單清洗了身上的淤泥,來不及吃飯,便拿著早就準備好的盒飯和水往社區孤寡老人唐瑞春家趕去。
為(wei) 快速恢複生產(chan) 生活,融水以支部組織黨(dang) 員、黨(dang) 員帶動群眾(zhong) ,全力開展各項工作,大水退後又建起一座保穩定保民生的“紅色堤壩”:1天完成了44條街巷清淤工作,交通基本恢複通暢;3天完成所有街巷、商鋪和住戶淤泥垃圾清理,共清理淤泥垃圾400多噸。
用水、用電、交通等問題也同步協調解決(jue) ,黨(dang) 員幹部組成一個(ge) 個(ge) 小分隊,開始走訪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了解受災情況,研究救災措施……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