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吉林考察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chan) ,加快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在當地幹部群眾(zhong) 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字當頭,抓好糧食生產(chan) ,夯實農(nong) 業(ye) 基礎,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讓農(nong) 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農(nong) 業(ye) 現代化,關(guan) 鍵是農(nong) 業(ye) 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nong) 業(ye) 與(yu) 科技融合,加強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讓農(nong) 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引發廣泛共鳴。

  在吉林省內(nei) 的玉米主產(chan) 區,吉林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的專(zhuan) 家常年活躍在田間地頭,從(cong) 事秸稈還田、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綠色生產(chan) 技術示範工作。研究員李啟雲(yun) 就是其中的一員。“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強農(nong) 業(ye) 與(yu) 科技融合,加強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作為(wei) 科研工作者要勇於(yu) 承擔使命,加快優(you) 良品種研製和綠色生產(chan) 技術集成應用。”

  這幾天,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資源與(yu) 環境學院植物營養(yang) 教研室講師馮(feng) 國忠又忙活開了。2009年,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和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在梨樹縣四棵樹鄉(xiang) 三棵樹村建起“梨樹科技小院”。打那時起,許多像馮(feng) 國忠一樣的吉林農(nong) 大師生就紮根“科技小院”,既做科研,又推廣合理增密、測土配方施肥等一係列高產(chan) 高效技術。“總書(shu) 記強調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讓農(nong) 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這讓我感觸頗深。我的博士論文就產(chan) 生於(yu) ‘科技小院’,科研人員隻有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jia) 值。”

  近年來,吉林省不斷加強科技對農(nong) 業(ye) 的支撐作用。去年,吉林農(nong) 業(ye) 科技貢獻率達59.4%,良種普及率達100%。

  走進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光東(dong) 村淳哲有機大米農(nong) 場,田間無人機播撒著生物肥,監控係統在稻田間全天候運轉,土壤溫度、濕度等數據實時顯示在農(nong) 場中控室大屏幕上。“總書(shu) 記指出,農(nong) 業(ye) 現代化,關(guan) 鍵是農(nong) 業(ye) 科技現代化。這幾年農(nong) 場全麵推廣有機水稻種植技術,靠科學種植保證產(chan) 品質量和銷路。”農(nong) 場負責人金君說,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這條“金扁擔”,一頭連著國家的“糧袋子”,一頭連著農(nong) 民的“錢袋子”。

  吉林省農(nong) 機化率已達89.2%。在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查幹湖鎮欣發村,鬆原市善德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經營的5300多畝(mu) 稻田錦繡如茵。公司董事長王淦說,從(cong) 春耕到秋收,機械作業(ye) 占到九成。“總書(shu) 記說要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我們(men) 已經嚐到了甜頭,一定會(hui) 繼續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機械化水平和科技應用力度,增加糧食供給,提升糧食品質。”

  扶持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我們(men) 盧偉(wei) 農(nong) 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聽取合作社生產(chan) 經營情況介紹。”回憶起當天的情景,梨樹縣盧偉(wei) 農(nong) 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盧偉(wei) 很激動。“總書(shu) 記強調,要積極扶持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合作社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鼓勵各地因地製宜探索不同的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模式。總書(shu) 記的話給我們(men) 吃了一顆定心丸,今後要更加努力,把合作社辦得更紅火,讓土地產(chan) 出更大的效益,讓社員們(men) 的日子過得更好。”

  “要突出抓好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民合作社兩(liang) 類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吉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張鳳春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是增加農(nong) 民收入、提高農(nong) 業(ye) 競爭(zheng) 力的有效途徑,是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張鳳春說,截至2019年底,吉林省家庭農(nong) 場發展到3.12萬(wan) 個(ge) ,農(nong) 民合作社發展到8.94萬(wan) 個(ge) ,各類龍頭企業(ye) 發展到2600個(ge)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經營規模達到2455萬(wan) 畝(mu) ,“我們(men) 一定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圍繞幫助農(nong) 民、提高農(nong) 民、富裕農(nong) 民,加快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不斷提高農(nong) 業(ye) 經營效率。”

  “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增強了我們(men) 發展家庭農(nong) 場的信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東(dong) 盛湧鎮龍山專(zhuan) 業(ye) 農(nong) 場負責人王立臣說,今年農(nong) 場耕種水田116公頃,規模經營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預計實現淨利潤150萬(wan) 元左右。目前,延邊州家庭農(nong) 場達到4363家,農(nong) 業(ye) 規模經營主體(ti) 現已經發展到11439家,規模經營土地麵積占全州耕地麵積的64%。

  眼下,大安市太山鎮巨寶村農(nong) 民武立輝經營的家庭農(nong) 場內(nei) ,一粒粒黃菇娘金黃透亮正待收獲。“總書(shu) 記這麽(me) 重視家庭農(nong) 場的發展,我們(men) 幹勁更足了!”武立輝經營著25座大棚,每座大棚每年可帶來6000元的純收入。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的有效組織形式,有利於(yu) 提高農(nong) 業(ye) 科技水平、提高農(nong) 民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經營效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句話,讓農(nong) 安縣亞(ya) 賓農(nong) 機合作社理事長常亞(ya) 賓印象深刻。“以前隻能小打小鬧,種五六坰地,多了種不過來。現在合作社擁有各種農(nong) 機具幾十台,可以經營1000公頃土地。”常亞(ya) 賓說,大機械化和保護性耕作,不僅(jin) 保護了黑土地,還提高了產(chan) 量——一坰地產(chan) 量從(cong) 1.8萬(wan) 至2萬(wan) 斤,提高到2.5萬(wan) 至2.8萬(wan) 斤。

  “總書(shu) 記的話說到我們(men) 心坎裏啦!”通化縣西江鎮民和村種糧大戶富永波拿出手機,反複觀看總書(shu) 記考察吉林的新聞視頻。富永波種了350畝(mu) 水稻,和鎮上一家名為(wei) “西江米業(ye) ”的企業(ye) 簽訂種植訂單,“企業(ye) 會(hui) 把種子、肥料送到每家每戶,統一采購成本價(jia) 低,質量有保證。”“現在國家的支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越來越多、越來越好,我們(men) 種糧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加快發展綠色農(nong) 業(ye)

  “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ge) ‘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現場聆聽了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梨樹縣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倍感振奮。“使用玉米秸稈全覆蓋免耕栽培技術,不僅(jin) 保護黑土地,還提高產(chan) 量。同時,生產(chan) 成本下降,農(nong) 民一坰地增收2400元。”王貴滿從(cong) 事黑土地保護工作37年,“總書(shu) 記強調‘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這是對科技人員最大的褒獎,也給了我們(men) 前行的動力和信心。”

  經過連續10年監測,梨樹縣黑土地保護試驗地塊土壤含水量增加20%到40%,耕層0—20厘米有機質含量增加12.9%。梨樹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郭誌勇說:“黑土地保護任重道遠,我們(men) 將把總書(shu) 記的囑托轉化為(wei) 紮實的工作舉(ju) 措,把梨樹模式總結好、推廣好,堅決(jue) 保護好黑土地,堅決(jue) 守護好糧倉(cang) 。”

  近年來,吉林省多措並舉(ju) ,大力加強黑土地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推廣保護性耕作1850萬(wan) 畝(mu) ,比2015年增長3倍以上;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3230萬(wan) 畝(mu) ,比2015年增長68%。

  作為(wei) 全國產(chan) 糧大縣,榆樹市黑土麵積達到22.3萬(wan) 公頃。近10年,榆樹市累計投資超19億(yi) 元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187.7萬(wan) 畝(mu) 。“切實把黑土地這個(ge) ‘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我們(men) 深感責任重大。”榆樹市委書(shu) 記高山表示,“未來將堅持用養(yang) 結合、綜合施策,持續增加輪作、增大投入、增強防治、減藥控肥等綜合措施,培肥地力,守護好黑土地這個(ge) 榆樹市最大的發展‘本錢’。”

  在吉林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強調,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綠色農(nong) 業(ye) ,推進農(nong) 村三產(chan) 融合。

  “我們(men) 將認真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的要求,以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化、優(you) 質化、特色化、品牌化。”高山說,目前全市綠色有機環境監測麵積已達到143.87萬(wan) 畝(mu) 。

  白山市靖宇縣三道湖鎮三合村過去主種玉米,產(chan) 量不高,收入不高。村裏的能人趙體(ti) 民帶領大家成立合作社,大麵積推廣綠色有機種植,開發玉米老品種“白頭霜”,價(jia) 格能賣到普通玉米的3倍左右。白山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業(ye) 發展科科長曹榮強說,“我們(men) 將著力發揮區域比較優(you) 勢,加快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做好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這篇大文章,加快發展綠色農(nong) 業(ye) ,全麵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惠及更多農(nong) 民。”

  在鎮賚縣,通過“引嫩入白”工程、吉林西部土地整理項目等,生態治理成效顯著,綠色生態農(nong) 業(ye) 正在興(xing) 起。鎮賚縣委書(shu) 記鮑長山表示,一定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把綠色貫穿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始終,用一個(ge) 接一個(ge) 豐(feng) 收為(wei) 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貢獻。”

  延伸閱讀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7日 16:16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