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ong) 業(ye) 現代化,關(guan) 鍵是農(nong) 業(ye) 科技現代化”“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chan) ,加快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要突出抓好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民合作社兩(liang) 類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日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在各地幹部群眾(zhong) 中產(chan) 生強烈反響,並為(wei) 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鼓舞基層幹部群眾(zhong) 信心。
當前,全國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階段。各地在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同時,不忘農(nong) 時,及時幫助農(nong) 戶搶收搶種補種,全力做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將災情影響降到最低。
“農(nong) 業(ye) 部門及時為(wei) 我們(men) 送來了種子,還指導我們(men) 翻耕補種,心裏踏實了。”連日來,湖北省黃岡(gang) 市黃梅縣孔壟鎮邢圩村種糧大戶陳紅軍(jun) 忙著對絕收田塊翻耕補種。
陳紅軍(jun) 今年承包了100畝(mu) 農(nong) 田種水稻,洪災導致約50畝(mu) 絕收。頭幾天,當地農(nong) 業(ye) 技術專(zhuan) 家給他送去了免費的種子,並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幫助他恢複生產(chan) ,讓他看到了希望。
“糧食生產(chan) 和安全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心的事,也是我們(men) 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在做好防汛救災的同時,我們(men) 要千方百計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守好農(nong) 村‘戰略後院’。”湖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肖長惜說。
他說,水退人進,為(wei) 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湖北多地積極開展災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自救,及時上足人力、機械,調配農(nong) 資,啟動了救災種子調運程序,落實“早翻秋”種源350萬(wan) 斤,可補種88萬(wan) 畝(mu) 左右,還派出專(zhuan) 家組,現場指導一些農(nong) 業(ye) 新型經營主體(ti) 開展改種複種。
在江西,各洪澇災害重災縣正在抓住無雨時段迅速進行早稻搶收,對沒有機收條件的倒伏田組織人力進行人工搶收搶割,盡可能減少產(chan) 量損失。
江西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種植業(ye) 管理處副處長李明說,本次汛情早稻受災最為(wei) 嚴(yan) 重,且汛情期間正值早稻收割的關(guan) 鍵期,做好早稻搶收搶烘工作是當前防汛救災、恢複生產(chan) 生活的重中之重。我們(men) 要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抓好晚稻種植,做到水退到哪裏,搶種補種就到哪裏。
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
“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ge) ‘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吉林考察時對黑土地保護提出新要求,也讓廣大農(nong) 民和農(nong) 村工作者備受鼓舞。
“總書(shu) 記的話讓我們(men) 這些長期紮根在基層、共同為(wei) 黑土地保護默默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感到非常振奮。我們(men) 要遵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用養(yang) 結合、保護為(wei) 先、科技為(wei) 主、逐步恢複的策略,不斷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資源與(yu) 環境學院院長高強說。
進入7月下旬,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泉眼溝村地裏玉米長勢良好。當地種糧大戶張文迪承包了420公頃玉米地,每公頃產(chan) 量約2.4萬(wan) 斤,每年向社會(hui) 供應優(you) 質商用玉米1000多萬(wan) 斤。
他告訴記者,主要通過免耕技術等保護黑土地,秋天將全部玉米秸稈覆蓋還田,春天免耕播種或條帶耕作後用免耕播種機直接播種,減少土壤風蝕、水蝕,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玉米長勢更好。
“糧食生產(chan) 的根本在耕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要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也正是我們(men) 努力實踐的。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張文迪說。
食為(wei) 政首,糧安天下。
廣大農(nong) 民和農(nong) 村工作者表示,要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糧食生產(chan) 放在最重要的戰略位置,不斷加強糧食生產(chan) 基礎保障能力建設,穩政策、穩麵積、穩產(chan) 量,為(wei) 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貢獻力量。
“莊稼都起來了,挺好!”這些日子,眼見著地裏的莊稼長勢越來越好,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玉新玉米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麻玉江終於(yu) 放下了懸著的一顆心。就在一個(ge) 月前,合作社還有約20%的地塊受澇,部分秧苗枯黃。
麻玉江說,事在人為(wei) ,村裏組織好幾台水泵排水,加上最近天氣晴朗,算是打了個(ge) “翻身仗”,現在玉米長勢比去年還好!
“種地有奔頭,致富有信心。總書(shu) 記的囑托,讓大家幹勁更足。現在看,隻要後期沒有大的災害,肯定還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我有信心,一定不辜負總書(shu) 記希望,再接再厲種好糧,把合作社辦得更加紅火。”他說。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