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曆史|東方馬德裏 激蕩英雄氣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鎮四平,兵家必爭(zheng) 。東(dong) 方馬德裏,北國英雄城。

  正在吉林考察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2日來到四平,走進四平戰役紀念館,重溫崢嶸歲月,緬懷革命英烈,激勵吾輩鬥誌。我們(men) 的思緒也一起拉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四平保衛戰,戰士在修工事(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四平保衛戰,戰士在修工事(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人民軍(jun) 隊為(wei) 奪取四平,先後四次同國民黨(dang) 重兵交鋒。戰役中,毛澤東(dong) 主席命令前指“化四平街為(wei) 馬德裏”的電報,讓“東(dong) 方馬德裏”名震華夏。

  1936年,為(wei) 抵禦法西斯支持的佛朗哥叛軍(jun) ,西班牙軍(jun) 民和國際誌願軍(jun) 誓死保衛首都馬德裏,堅守兩(liang) 年半之久。馬德裏軍(jun) 民浴血奮戰、寧死不屈的精神,鼓舞了歐洲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zheng) 。

  沐硝煙、浴戰火、喋熱血、捐身軀。曆經艱苦戰鬥,付出巨大犧牲,英雄的人民解放軍(jun) 最終勝利奪取四平,為(wei) 日後解放東(dong) 北奠定了基礎。

  四戰四平的硝煙雖早已飄散,但那些為(wei) 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ye) 浴血奮戰的英雄,卻在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馳騁縱橫的英雄氣概始終激勵著中華兒(er) 女。

四平戰役紀念館(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四平戰役紀念館(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崇尚英雄才會(hui) 產(chan) 生英雄,爭(zheng) 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緬懷英雄、致敬英雄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

  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塔、紅軍(jun) 長征會(hui) 師紀念碑、中國工農(nong) 紅軍(jun) 西路軍(jun) 紀念館……通過國內(nei) 考察時的一次次紅色追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敬英雄、激勵人心,啟示我們(men) :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勝利實現我們(men) 黨(dang) 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增強鬥爭(zheng) 本領。

習(xi) 近平在安徽考察期間,來到金寨縣紅軍(jun) 廣場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新華社記者李濤 攝)

習(xi) 近平在安徽考察期間,來到金寨縣紅軍(jun) 廣場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新華社記者李濤 攝)

  英雄來自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四平保衛戰後,東(dong) 北民主聯軍(jun) 迅速重整軍(jun) 隊,兩(liang) 年多時間便發展成為(wei) 百萬(wan) 大軍(jun) 。如果沒有根據地人民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四平之戰的勝利便無從(cong) 談起。

  豈止是四平之戰。昔日推著小車支援前線,今朝疫情防控眾(zhong) 誌成城,億(yi) 萬(wan) 人民匯聚起磅礴力量,不斷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車輪推向前進。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會(hui) 把誰記在心間。

習(xi) 近平在陝西省平利縣考察時,與(yu) 當地群眾(zhong) 親(qin) 切交談(新華社記者翟健嵐 攝)

習(xi) 近平在陝西省平利縣考察時,與(yu) 當地群眾(zhong) 親(qin) 切交談(新華社記者翟健嵐 攝)

  從(cong) 毛澤東(dong) 主席“人民萬(wan) 歲”的深情高呼,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人民至上”的鏗鏘誓言,為(wei) 人民謀幸福,始終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不變的初心和使命。

  時光荏苒,戰火紛飛的年代,先烈們(men) 將解放人民、造福人民的壯懷激烈留給後人傳(chuan) 唱,天地間的英雄氣概充盈著中華兒(er) 女的心房。

  在新長征路上,英雄輩出,凱歌高奏。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3日 09:12 來源:新華社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