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餘(yu) 姚的橫坎頭村當年是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之一,有“浙東(dong) 紅村”的美譽。但是在很長時間裏,這個(ge) 有著紅色傳(chuan) 統的小山村卻是個(ge) 貧窮的村莊,“山大石頭多,出門就上坡”,農(nong) 民收入很少,也沒有集體(ti) 經濟。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曾經來到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提出“要充分發揮當地優(you) 勢,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此後更是和橫坎頭村有著兩(liang) 封書(shu) 信往來。在總書(shu) 記的勉勵下,橫坎頭村打造紅色旅遊,發展綠色經濟,村民越來越富,村莊越變越美,產(chan) 業(ye) 也越來越興(xing) 旺。而這個(ge) 過程中,有一批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天一大早,橫坎頭村黨(dang) 委委員邱民波就來到了村民吳淼華家。這段時間,村民吳淼華和萬(wan) 巧芽兩(liang) 家因為(wei) 建房子的事情鬧了矛盾。吳淼華覺得萬(wan) 巧芽家造的新房子超高了3米,擋了他家老房子的光線,說起這事,另一方萬(wan) 巧芽也很生氣。
邱民波已經第5次上門為(wei) 兩(liang) 家調解了。
在橫坎頭村,化解村民間的矛盾,是村裏黨(dang) 員的工作內(nei) 容之一,長年累月的群眾(zhong) 工作,黨(dang) 員與(yu) 村民之間慢慢建立了信任,幾趟工作做下來,雙方總算鬆了口。
在橫坎頭村,黨(dang) 員每人要聯係不少於(yu) 6戶群眾(zhong) ,除了化解糾紛矛盾,還要包幹收集反饋群眾(zhong) 意見、傳(chuan) 達重大事項、勸阻違規事項、結對共建、宣傳(chuan) 惠農(nong) 政策。
眼下,橫坎頭村正打造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樣板村,村裏的黨(dang) 員幹部挨家走訪,帶動村民改造自家的小院。黨(dang) 員黃金軍(jun) 給村民黃旭東(dong) 介紹起自己的改造經驗頭頭是道,在橫坎頭村,這些工作地推進,都是由黨(dang) 員帶頭先行先試。
如今的橫坎頭村環境優(you) 美、鄰裏和諧,和過去有很大不同。2003年春節前夕,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到橫坎頭村考察調研時,這裏滿是衰敗的景象。
當時,習(xi) 近平提出了把橫坎頭村所在的梁弄鎮建設成“全國革命老區全麵奔小康樣板鎮”的殷切期望,同時,習(xi) 近平還提出“要充分發揮當地優(you) 勢,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當時,橫坎頭村的村民把發展紅色旅遊、推動綠色經濟的計劃寫(xie) 信向習(xi) 近平作了匯報,在回信中,這樣的計劃得到了肯定。在橫坎頭村,中共浙東(dong) 區黨(dang) 委、浙東(dong) 行政公署等抗日根據地舊址散落在村中,要發展旅遊,首先得把住在裏麵的村民搬出來。當時很多村民都已經在抗日根據地舊址裏住了幾十年,說到搬出去,很多人不願意。
謝光中家有三個(ge) 黨(dang) 員,看到這種情況,他們(men) 決(jue) 定先帶頭搬出去,然後再幫村裏做院子裏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
有了黨(dang) 員的帶頭和宣傳(chuan) ,老百姓心中的顧慮逐漸打消,不到一個(ge) 月,抗日舊址裏的村民全都搬了出來。橫坎頭村對舊址進行保護修繕,通過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吸引了大批遊客。這時村子又麵臨(lin) 新的難題:遊客來了,怎麽(me) 才把他們(men) 留下來。
張誌燦口中的黃老板,名叫黃彭勳,當時他們(men) 一家外出在寧波打工。
在村裏搞農(nong) 家樂(le) ,誰都沒有經驗,第一次上門,村幹部沒能說動黃彭勳。黃彭勳說:“以前我們(men) 橫坎頭村很少有人來的,來的人也不吃飯。”
一次沒說動,張誌燦帶著黨(dang) 員幹部前前後後又幾次上門做老黃的工作。黃彭勳說:“他說隻要你回來,其它困難我們(men) 一起解決(jue) ,兩(liang) 句話到現在我心裏還比較感動的,第一句話,開始時候的客人,他們(men) 村裏領導帶過來遊客,以後的路你自己走”
黃彭勳被村幹部這份不舍的勁頭和這番話所打動,2006年9月27日,老黃的百丈農(nong) 家樂(le) 在橫坎頭村開張了。
剛開張時,橫坎頭村隻有黃彭勳一家農(nong) 家樂(le) ,一天賣兩(liang) 三百塊就很好了,到了2018年,村裏的農(nong) 家樂(le) 擴展到8家,老黃家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紅色旅遊給村子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與(yu) 紅色旅遊同時推進的綠色經濟也為(wei) 村子帶來新的生機。發展綠色經濟之初,村裏請來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調研後,專(zhuan) 家提出這裏的土壤適合種植櫻桃。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張誌燦決(jue) 定,把櫻桃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農(nong) 民致富的一個(ge) 抓手。
村裏用流轉來的80畝(mu) 土地,建了全鎮首個(ge) 櫻桃種植基地,第三年迎來櫻桃的大豐(feng) 收。通過宣傳(chuan) ,吸引了很多人前來采摘,年終算賬,種植櫻桃的收益遠遠高於(yu) 其它作物。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村民們(men) 紛紛加入種櫻桃的行列。
嚐到甜頭的橫坎頭村,在櫻桃產(chan) 業(ye) 摸索成功的基礎上,還因地製宜引入藍莓、獼猴桃、桑葚等特色水果,讓全村特色產(chan) 業(ye) 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目前全村有休閑農(nong) 業(ye) 觀光采摘基地10餘(yu) 個(ge) ,培育家庭農(nong) 場20餘(yu) 家,每年觀光農(nong) 業(ye) 旅遊收入超過1000餘(yu) 萬(wan) 元。隨著村子各項事業(ye) 的快速推進,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2月10日,橫坎頭村全體(ti) 黨(dang) 員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了一封信,分享發展成果。2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橫坎頭村全體(ti) 黨(dang) 員回信,信中指出辦好農(nong) 村的事情,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黨(dang) 組織必須堅強,黨(dang) 員隊伍必須過硬。
2020年是橫坎頭村上次收到總書(shu) 記回信後,製定3年行動計劃的最後一年。眼下,一個(ge) 個(ge) 重大農(nong) 旅產(chan) 業(ye) 紛紛落戶,海歸青年回鄉(xiang) 創辦起了民宿,小小山村日新月異,老百姓都看在眼裏。
一個(ge) 原來被認為(wei) 沒資源沒優(you) 勢沒奔頭的小村莊,現在卻是幾條腿走路,集體(ti) 經濟越來越富,村民腰包越來越鼓,村容鄉(xiang) 風也越來越好。在橫坎頭村的蛻變過程當中,離不開黨(dang) 員幹部的作用。這些年,從(cong) 辦農(nong) 家樂(le) ,到發展以前沒種過的櫻桃產(chan) 業(ye) ,從(cong) 推動紅色旅遊到改造自家小院,橫坎頭村的黨(dang) 員幹部都走在了前麵,敢想敢幹,敢挑重擔,敢冒風險,敢擔責任。2018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橫坎頭村全體(ti) 黨(dang) 員回信,在勉勵大家再接再厲的同時,也指出辦好農(nong) 村的事情,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黨(dang) 組織必須堅強,黨(dang) 員隊伍必須過硬。如今,橫坎頭村正朝著打造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樣板村的目標努力前行,黨(dang) 員幹部要做的工作依然很多很多。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