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鋒:村裏的“狗不叫書記”

江西省贛州市於都縣委組織部 吳超珍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袁勇鋒,男,漢族,1984年12月出生,中共黨(dang) 員,江西省贛州市於(yu) 都縣仙下鄉(xiang) 龍溪村第一書(shu) 記。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行百裏路、進百家門、聽百家言、住農(nong) 家屋,關(guan) 心群眾(zhong) 冷暖,解決(jue) 群眾(zhong) 疾苦,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村裏來了個(ge) “狗不叫書(shu) 記”

  2017年7月,初到龍溪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為(wei) 了快速進入角色、融入群眾(zhong) ,袁勇鋒從(cong) 精準摸底著手,堅持“一戶不漏”,深入群眾(zhong) 家中、田間地頭,與(yu) 群眾(zhong) 麵對麵交流,詳細了解每位貧困戶的家庭基本情況、經濟收入、住房情況以及致貧原因,並分類建立台賬。

  白天外出不在家的貧困戶,他就等夜幕降臨(lin) 了再去走訪。山路曲折坡陡、常有大霧,晚上基本無人敢下山。汽車行駛在山路拐彎處,為(wei) 了避讓迎麵而來的摩托車,袁勇鋒的車子好幾次差點跌落懸崖,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他仍心有餘(yu) 悸。“散落”在山裏的158戶貧困戶,袁勇鋒走了一遍又一遍,私家車輪胎都跑壞了4次,真正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心中有數。

  “袁書(shu) 記,您來了,到我家去喝杯茶吧!”這是袁勇鋒進村走訪貧困戶時,聽的最多的一句話。龍溪村的貧困戶人人都認識袁勇鋒,貧困戶家的狗對他也很熟悉。但凡生麵孔經過,老遠就能聽見聲聲犬叫。而袁勇鋒來訪,狗都不叫了,因為(wei) 那是“老朋友”來了。當地群眾(zhong) 見到袁勇鋒,常開玩笑稱他為(wei) “狗不叫書(shu) 記”。

用心用情攀“窮親(qin) 戚”

  為(wei) 增強與(yu) 村民的感情粘性,袁勇鋒堅持與(yu) 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拉家常、“攀親(qin) 戚”的過程中把黨(dang) 的政策及時帶給貧困群眾(zhong) ,引導貧困群眾(zhong) 克服困難,樹立脫貧信心。幫群眾(zhong) 插秧、到田裏除草、代辦殘疾證,群眾(zhong) 的大事小事,袁勇鋒都愛幫忙,真心把村民當家人,把龍溪村當家鄉(xiang) 。

  在上門入戶過程中,袁勇鋒得知方屋組方向銀的兒(er) 子是精神病患者,長年需要藥物治療,夫妻倆(lia) 都六十多歲,家庭負擔重,較為(wei) 困難。雖隻是聽說,袁勇鋒卻記在了心裏。方向銀一家長年在外務工,袁勇鋒打電話了解詳情,核實情況後便立即聯係民政部門,通過村組評議和上級核實,為(wei) 其解決(jue) 了低保待遇,就醫拿藥報銷比例提高了,大大減輕了方向銀的家庭經濟負擔,讓這個(ge) 家庭也享受到了黨(dang) 和政府的陽光雨露。2018年9月,方向銀特意帶上兒(er) 子專(zhuan) 程送來一麵“人民公仆、情係百姓”的錦旗,他緊緊地握住袁書(shu) 記的手,感慨萬(wan) 千。

“薑”脫貧進行到底

  “甜香辛辣龍溪薑,賽過遠近十八鄉(xiang) ,嫩如冬筍脆如藕,一家炒菜滿村香”。生薑是龍溪村民世代耕種的經濟作物,因龍溪獨特的高山環境和土壤,造就了龍溪生薑的“貢薑”優(you) 良品質。袁勇鋒在走訪貧困戶時發現,家家戶戶基本上都種了生薑,少的幾分田,多的有2畝(mu) 田,生薑畝(mu) 產(chan) 3000斤到3500斤,即使隻到一塊錢一斤,除去成本,也遠超種水稻的收入。但是長期以來,有兩(liang) 個(ge) 難題製約著龍溪的生薑產(chan) 業(ye) 發展,也讓龍溪的百姓守著好的產(chan) 業(ye) 卻致不了富。一個(ge) 是生薑發薑瘟病的概率較高,大部分村民不敢大麵積種植。二是生薑不易儲(chu) 存,價(jia) 格不穩定。

  當問及龍溪村發展什麽(me) 產(chan) 業(ye) 最好時,許多貧困戶對袁勇鋒說,“龍溪的生薑是個(ge) 好東(dong) 西,如果袁書(shu) 記您能幫忙解決(jue) 生薑的瘟病,把龍溪生薑的牌子打響,帶領我們(men) 一起跑市場,就依靠這個(ge) 產(chan) 業(ye) ,我們(men) 都能脫貧。”

  袁勇鋒把村民說的話記在了本子上,更記在了心裏麵。袁勇鋒帶著村兩(liang) 委幹部多處奔走匯報,在掛點領導的協調下,在近兩(liang) 年內(nei) ,贛南科學院農(nong) 科所的專(zhuan) 家先後四次到龍溪村進行實地指導、培訓授課並發放宣傳(chuan) 資料,龍溪村在家的薑農(nong) 基本上都接受了培訓,掌握了生薑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有效地減少了薑瘟病的發病率,提高了產(chan) 量。同時,袁勇鋒帶著部分村民爭(zheng) 取到北京贛州企業(ye) 商會(hui) 幫助,利用多種平台推廣銷售龍溪生薑。在各方的協調努力下,龍溪生薑的品牌影響力得到了提升。2018年12月,贛州市市長曾文明為(wei) 龍溪生薑代言,再一次將龍溪生薑品牌推到一個(ge) 新的高度。同時,龍溪村成立了生薑合作社,注冊(ce) 了商標。

  截至目前,龍溪生薑合作社深加工製作醋泡生薑、紅糖薑膏等產(chan) 品,通過微信、網商平台,銷售生薑10多萬(wan) 斤,保底價(jia) 格3.5元每斤,戶均增收1500多元,帶動9名貧困群眾(zhong) 勞動力就業(ye) 增收。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02日 13:1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