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養“金鴨子” 下“實體蛋”

廣西壯族自治區組織部 桂組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盛夏驕陽似火,貴港桂平市下灣鎮龍嶺村蛋鴨養(yang) 殖基地,一群群鴨子悠然地遊於(yu) 水麵,與(yu) 不遠處自在覓食的白鷺構成迷人的生態水鄉(xiang) 景致。

  “水塘和喂養(yang) 場約50畝(mu) ,現有蛋鴨6000多羽,我們(men) 每天撿蛋250多公斤,去年賣鴨蛋收入35萬(wan) 元。不會(hui) 再出現沒錢買(mai) 打印紙的情況了!光明書(shu) 記真不錯!”龍嶺村文書(shu) 梁立平笑嗬嗬地介紹徐光明。

  2018年3月,廣西警察學院政治部講師徐光明被選派到桂平市下灣鎮龍嶺村任該村黨(dang) 組織第一書(shu) 記時,龍嶺村剛剛摘掉貧困帽子。

  當時,龍嶺村的集體(ti) 經濟一靠國家開發的光伏發電項目,二靠出租水麵,兩(liang) 項收入相加剛好跨過脫貧線。摘帽後,龍嶺村獲上級獎勵10萬(wan) 元,加上徐光明帶來的第一書(shu) 記經費5萬(wan) 元。這15萬(wan) 元,能變成20萬(wan) 、30萬(wan) ,甚至更多嗎?

  徐光明和村“兩(liang) 委”班子開展調研。十裏八鄉(xiang) ,有人拿錢入股公司,有人掛靠企業(ye) 。徐光明堅信,敢闖就有空間,實體(ti) 興(xing) 村才長遠,龍嶺村地處鬱江平原,水源豐(feng) 富,民間有養(yang) 鴨傳(chuan) 統,市場多見肉鴨,村集體(ti) 可嚐試飼養(yang) 蛋鴨,開創實體(ti) 經濟。

  “我們(men) 擔心銷路。”梁立平提出了大家的擔憂。徐光明說,新時代銷售平台多,隻要大家同心協力,就能突破困難,取得好收獲。他的信心和活力感染了大家,其所提的飼養(yang) 蛋鴨計劃在村中形成共識。

  目標火紅,幹勁十足,2018年9月,龍嶺村成立村民合作社,在龍灣屯建蛋鴨養(yang) 殖場。徐光明及扶貧工作隊員和村裏的幹部群眾(zhong) 一起扛木條、打樁子、蓋大棚、砌土坡。在工作中,大家互相鼓勁,鴨棚和喂養(yang) 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日漸成形。一個(ge) 月後,首批2500羽蛋鴨苗入進“新居”。

  去年3月起,基地陸續迎來鴨蛋收益。徐光明早就構建好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從(cong) 5月起,每月賣蛋收入近4萬(wan) 元。

  去年7月,龍嶺村追加投資20萬(wan) 元,建設二期蛋鴨養(yang) 殖基地,增加蛋鴨4000羽,形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去年8月下旬,徐光明帶著龍嶺鴨蛋亮相粵桂扶貧協作消費扶貧活動及第16屆廣西名特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廣州)交易會(hui) ,之後又頻頻亮相本地和外地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會(hui) ,樹立起品牌形象,拓寬了市場空間。2019年,龍嶺鴨蛋實現銷售收入35萬(wan) 元,是2017年全村集體(ti) 經濟收入的10倍。今年預計鴨蛋銷售收入達80萬(wan) 元。

  鴨蛋收益點燃了龍嶺人的致富熱情。“我們(men) 村委用銷售鴨蛋的錢添置了空調、電腦和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相比以前連打印紙都買(mai) 不起,我們(men) 真切感受到什麽(me) 叫好日子了!也讓我們(men) 明白了,資源就在這裏,不幹就是浪費。”龍嶺村主任冼遠木感慨萬(wan) 分。

  去年6月,貧困戶唐滿蓮跟著村委飼養(yang) 了40羽蛋鴨,她說:“我養(yang) 的蛋鴨少,但穩穩實實,從(cong) 去年11月起到現在賣蛋收入可觀,今年還要繼續養(yang) 蛋鴨。”該村脫貧戶冼伯儉(jian) 也分享喜悅:“在村委支持下,我去年12月飼養(yang) 蛋鴨400羽,現在每天撿蛋15公斤的‘致富蛋’。”

  一筆筆鴨蛋錢進賬,龍嶺村委增添了為(wei) 群眾(zhong) 多辦實事的底氣。按全區城鄉(xiang) 風貌提升三年行動的部署要求,去年,龍嶺村把屯內(nei) 道路硬化、亮化工程作為(wei) 重點推進項目,上級部門和後盾單位支持部分資金,自籌部分資金,共籌資金120多萬(wan) 元,修建了貫通村屯的水泥路4條、水庫堤壩排水灌溉工程2處、燈光球場3個(ge) 、舞台2個(ge) 。今年,龍嶺村被列入2020年精品示範型村屯建設,獲上級扶助建設資金400萬(wan) 元。

  每天晚上10點,把鴨子從(cong) 水塘趕回鴨棚,是徐光明一年多來的“規定動作”。注滿其心血的蛋鴨產(chan) 業(ye) ,讓龍嶺村成為(wei) 了經濟強村,進而催生多方麵積極因素,帶動170多戶貧困戶脫貧。

  蛋鴨下蛋千千萬(wan) ,歸根結底是一枚金貴的本土“實體(ti) 經濟蛋”。徐光明踐行國家倡導發展村集體(ti) 實體(ti) 經濟理念,成功帶動下灣鎮下灣、貝團等村發展蛋鴨產(chan) 業(ye) ,幫助當地群眾(zhong) 樹立了“我是家鄉(xiang) 的主人和建設者”的思想,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新動力。2019年,徐光明榮獲全區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貢獻獎,並被評為(wei) 貴港市第二屆“最美第一書(shu) 記”。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01日 12:4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