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大同鄉(xiang) 通上大網電。圖為(wei) 阿米爾江在電焊作業(ye) 。
6月28日,阿米爾江(右)和搭檔巡視維護小水電站設備。
地處帕米爾高原腹地、被重重大山環繞,長久以來,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大同鄉(xiang) 供電隻能靠不穩定的小水電和光伏電勉強支撐。
29日,大同鄉(xiang) 接通了穩定的大網電,用電難成為(wei) 曆史,當地村民終於(yu) 能夠放心使用家電。更可喜的是,大網電的接通還給當地生產(chan) 經營提供了基礎條件,一條致富大道正在緩緩鋪開。
山,重重疊疊的山。
車子從(cong)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出發不久,便一頭紮進了連綿不絕的群山之中。海拔從(cong) 低到高,在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時達到4300多米,然後一路下降到2000多米,整整11個(ge) 小時後才到達位於(yu) 山穀中的大同鄉(xiang) 。群山遮擋著太陽,氣溫隻有二十幾攝氏度。別地的杏子已經接近下市,這裏卻開始由綠轉黃,小麥和青稞也剛好綠得蔥蘢。
千百年間,大同鄉(xiang) 被這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包圍、阻隔著。這裏的400多戶塔吉克族牧民依靠點點燭光,度過了一個(ge) 又一個(ge) 漫漫長夜。
這裏有過小水電,也有過光伏電,可這裏從(cong) 來沒有過穩定充足的電。現在,用電不愁了!隨著脫貧攻堅的推進,一條158.6公裏長的輸電線路從(cong)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庫祖村一路鋪設而來,電力鐵塔終於(yu) 出現在大同河穀。
6月29日,隨著電力工人挨家挨戶合閘送電,帕米爾高原腹地的大同鄉(xiang) 沸騰起來,這裏終於(yu) 有了長明電!
曾經用電不穩定——
有水就有電,沒水就沒電
6月28日,大同鄉(xiang) 阿依克日克村村民阿米爾江·艾力木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起床,和搭檔一起巡護不足兩(liang) 公裏長的引水渠,清理水壩內(nei) 的垃圾。在水壩旁,一座小小的平房裏,有一組發電機,這便是鄉(xiang) 裏130戶人照明的來源——一座小水電站。
這座小水電站修建於(yu) 1986年,依據地勢從(cong) 大同河沿著山崖修渠,利用海拔落差把河水引到村莊旁攔壩蓄水發電。就這樣,大同鄉(xiang) 第一次有了電燈。
2007年,中學畢業(ye) 的阿米爾江上崗成了小水電站的管護員,年複一年,他精心守護著這裏,也守護著山鄉(xiang) 的夜晚。“雖然發電並不穩定,但和老一輩人相比,我們(men) 已經很幸福了,起碼晚上有電燈了。”
在小水電站,阿米爾江介紹,這個(ge) 發電機功率隻有40千瓦,最多隻能滿足鄉(xiang) 政府附近130戶人用電,一般情況下白天不送電,儲(chu) 存到晚上才統一供電。
小水電站旁邊還有一個(ge) 已經報廢的發電機,這是1986年全鄉(xiang) 200多個(ge) 壯勞力用了11天,從(cong) 莎車縣抬回來的,功率隻有20千瓦,僅(jin) 能供60戶人用電。
小水電並不穩定:引水渠長達900多米,刮風落葉、山洪落石、河水結冰,都會(hui) 影響電站正常運轉。遇上下雨天,山崖上的石頭掉進渠裏,阿米爾江得去清理,有時候洪水會(hui) 衝(chong) 垮堤壩,他們(men) 還得修渠堵水。“水渠裏堆積垃圾,水就流不動,會(hui) 自動停電。我們(men) 每天都得清理,甚至一天就要清理五六次。冬天水麵結起三四厘米厚的冰,必須把冰搗碎才能發電。”阿米爾江說,一年大概有兩(liang) 個(ge) 月無電可用,“有水,就有電,沒水,就沒電!”
近兩(liang) 年,大同鄉(xiang) 推廣光伏發電,小水電供應不到的家庭院子裏裝上了兩(liang) 塊光伏發電板。“但也不穩定,經常是一片雲(yun) 飄過來就停電了。”阿米爾江說。
6月29日,隨著大同35千伏變電站成功送電,10千伏線路帶電,新疆最後一個(ge) 未接入電網的鄉(xiang) ——大同鄉(xiang) 有了穩定的大網電。從(cong) 此,大同鄉(xiang) 用電難成為(wei) 曆史。
如今生活變了樣——
家電不再當擺設,家門口磨麵更方便
“啪!”一按開關(guan) ,新燈管亮了,阿米爾江家立馬亮堂堂的。
29日上午,電力工人來到阿米爾江家,檢查了電壓和線路後,給他換上了功率更高的新燈管。
燈光下,一家人把擱置許久的冰箱擦得幹幹淨淨,重新插上了電源。“以前電壓不穩,對電器傷(shang) 害大。而且一停電,就隻能眼看著冰箱裏的東(dong) 西壞掉,所以幹脆不用了,電器都成了擺設。”阿米爾江說。
有冰箱卻沒法用,阿米爾江過去買(mai) 菜買(mai) 肉時特別發愁,買(mai) 少了得經常跑去買(mai) ,買(mai) 多了放不住就壞掉。而現在,冰箱24小時工作,東(dong) 西可以存著慢慢吃了。
為(wei) 了招待客人,阿米爾江打開新買(mai) 的電水壺,不到5分鍾就燒好了一壺奶茶。“換做以前,我想燒奶茶還得撿柴生火,麻煩著呢!知道要通大網電之後,我早早就買(mai) 好了這個(ge) 水壺,過幾天還要添置電磁爐和電飯煲。”
說起大網電的好處,阿米爾江算了筆賬:在大同鄉(xiang) ,幾乎每家都會(hui) 種青稞、小麥,可由於(yu) 沒有穩定供電,鄉(xiang) 裏一直沒有磨麵坊,麥子和青稞收獲後隻能喂雞或者幹脆當成飼草喂羊,鄉(xiang) 裏人要吃麵隻能去買(mai) 。商店從(cong) 莎車進貨,因為(wei) 路途遠,賣給鄉(xiang) 民價(jia) 格就高,一袋10公斤的麵粉賣到110元,“大網電一通,鄉(xiang) 裏就能建磨麵坊,種的青稞、小麥就能磨成麵粉,省下不少錢。”
阿米爾江的哥哥艾孜木江在鄉(xiang) 衛生院工作,衛生院有幾台設備一直閑置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做檢查還得去80多公裏外的其他鄉(xiang) 鎮。“通了大網電,這幾台設備終於(yu) 可以用起來了,大家在家門口就可以檢查身體(ti) 。”艾孜木江說。
阿米爾江最期盼的還是明年將實行的煤改電項目:“現在取暖靠燒煤,不僅(jin) 價(jia) 格高,還弄得屋裏都是煤灰。鄉(xiang) 裏說明年開始電采暖,肯定更方便、更幹淨。到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想想就美。通了大網電,生活真是變了個(ge) 大模樣!”
鋪就更寬致富路——
告別柴油發電機,鄉(xiang) 裏將建果品烘幹房
除了生活上的便利,大網電的接通還給群眾(zhong) 未來的生產(chan) 經營帶來更多想象。
阿米爾江有電焊的手藝,以前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焊羊圈,發電全靠家裏的一台柴油發電機。“用柴油發電機,1度電光油錢就要花1.2元,而大網電1度才0.42元,成本方麵僅(jin) 電費就能節省不少。”大同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張國碧幫阿米爾江算了算賬。
“柴油發電機噪聲大,吵得人耳朵疼,現在一插電直接就能開工了。”說著,阿米爾江拿起堆在地上的鐵皮材料開始工作,火花四濺,卻少了以往的噪音和難聞的柴油味。
在阿米爾江家房前屋後,到處是杏樹,數了數足足有50棵,掛滿了黃澄澄的杏子。這些杏子要賣到哪裏去?阿米爾江笑了:“賣給誰呀?我們(men) 這裏也被叫做‘杏花村’,家家戶戶都有杏樹,鮮杏又不好運輸,靠太陽自然晾曬的杏幹顏色發黑,拿到縣裏去也沒人買(mai) 。最後就是吃一部分、爛一部分、扔一部分。”
阿米爾江隨手摘下杏子分給大家品嚐。“自己家吃不掉的,最後全壞了。不過明年就好了,鄉(xiang) 裏準備建個(ge) 烘幹房,做出來的杏幹顏色好看,就容易賣了。這麽(me) 多杏子全部做成杏幹,能賣不少錢呢!”
接通了大網電,鄉(xiang) 裏的玉礦能有更好的收益,這令張國碧最開心。“有了電可以做礦石初加工,既可以提升價(jia) 格,又能解決(jue) 一部分就業(ye) 。”而幾乎家家戶戶在用的土饢坑也曾讓張國碧頭疼不已:太汙染環境了!有了大網電,電饢坑代替土饢坑已勢在必行。
靠畜牧業(ye) 為(wei) 生的大同鄉(xiang) ,終於(yu) 有了發展工業(ye) 的可能,張國碧正在琢磨適合當地發展的產(chan) 業(ye) 。“雖然我們(men) 已經脫貧了,但是接通了大網電,脫貧攻堅的質量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相信未來大同鄉(xiang) 群眾(zhong) 的生活會(hui) 有更大改善。”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