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背影

陝西省安康市林業局 胡波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聽說咱們(men) 社區來了一個(ge) 女幹部,年紀輕輕的還是駐村第一書(shu) 記呢!”“你說說,一個(ge) 城裏來的女娃子,真能在咱們(men) 這窮鄉(xiang) 僻壤待的下去嗎?怕是來走過場的。”麵對初來乍到的第一書(shu) 記郭穎,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流水鎮田心社區的村民三三兩(liang) 兩(liang) 在一起議論個(ge) 不停。

  熱鬧的春節剛過,市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科科長郭穎被組織派往漢濱區流水鎮田心社區任第一書(shu) 記。麵對陌生的環境和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她沒有一絲(si) 慌亂(luan) ,背上行李和大家告別。

腳步丈量、熱血趟路,她留下步履鏗鏘的“背影”

  漢濱區流水鎮田心社區是由四個(ge) 自然村合並而成,下轄有1010戶3489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幾乎占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貧困規模之大、幫扶任務之繁重在漢濱區都是掛了名的。社區基礎設施落後、社情民意複雜的工作現狀更是讓人望而生畏。

  “必須把社區的情況搞得清清楚楚,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me) 做!”接下來,她帶領駐村工作隊花費一個(ge) 多月的時間跑遍了田心社區的十六個(ge) 村民小組,訪遍281戶貧困群眾(zhong) 。

  麵對基礎設施落後,郭穎一方麵向鎮村幹部虛心請教,梳理急需解決(jue) 的困難問題。一方麵加大走訪入戶頻率,收集群眾(zhong) 反饋的實際情況。當城裏的人們(men) 還在記錄健步數的時候,郭穎已經開始用腳步丈量起山路。初春的冷霜寒流讓泥路草叢(cong) 潮濕硬滑,農(nong) 村的山路異常難行,真應了那句“上坡的時候怕滑跪地,下坡的時候怕摔屁股。”這對於(yu) 在城裏長大的郭穎來說,是一個(ge) 考驗,她幾乎是滑著走遍了10多公裏的山路。踉蹌的步履在山風肆虐中,蕭瑟的“背影”更顯得弱不禁風。

  “那不是郭書(shu) 記嗎,怎麽(me) 又下河去了?”附近幹活的村民看到郭穎挽起褲腿,脫掉鞋,手裏杵著竹竿,深一腳、淺一腳的在河道裏趟行。經過多次下到河道裏摸索踩點,最終確定了新的安全飲水建設點,郭穎顧不上滿身疲憊,帶著這些問題回單位向領導匯報。通過多方協調,市政府領導到田心社區調研指導解決(jue) 問題,還專(zhuan) 門組織召集市、區相關(guan) 部門開現場會(hui) 、辦公會(hui) ,強力推動項目落地。如今社區的道路開始硬化、安全飲水已全麵開工,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已投入使用,為(wei) 實現整村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真情奉獻、愛心幫扶,她留下東(dong) 奔西跑的“背影”

  和安康眾(zhong) 多農(nong) 村山區一樣,田心社區也是勞務輸出的大村。外出務工就業(ye) 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80%以上,同時,大量孤寡老人、留守婦女兒(er) 童守望鄉(xiang) 村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搞好田心社區脫貧攻堅幫扶工作,既要鼓勵他們(men) 充分就業(ye) 增加收入,也要幫助照顧好“留守部隊”解決(jue) 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這是當前農(nong) 村地區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的難點焦點,更是工作的切入點著力點。為(wei) 解決(jue) 這個(ge) 突出矛盾問題,郭穎選擇多入戶交心做朋友,多跑路辦事解心結,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幫扶幹部的真情與(yu) 愛心。

  家住田心社區十三組貧困戶王文宏,常年在外務工。家裏隻留下年近60的母親(qin) 翁億(yi) 翠一人,忙完家裏忙地裏,家務農(nong) 活安排得滿滿當當。用她自己的話說,一年到頭走不出山,鎮上都沒去過。剛入戶時,郭穎發現翁億(yi) 翠燒水做飯都要燒柴火,耽誤工夫也不環保,她就自掏腰包為(wei) 其添置了電飯煲、熱水壺。入冬後,考慮到過冬問題,又為(wei) 其送去棉衣、棉鞋、棉被等物資,確保老人溫暖過冬。翁億(yi) 翠逢人便誇:“這女娃,比女兒(er) 都貼心。”

  四組貧困戶程明峰因常年在外務工,留下妻子溫勝華在家照顧3個(ge) 子女上學。由於(yu) 3個(ge) 孩子年齡跨度較大,繁重的家務和沉重的負擔,讓溫勝華在脫貧的道路上顯得尤為(wei) 信心不足。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郭穎多次上門談心。在掌握到溫勝華曾參加過烹飪技術培訓後,便主動聯係田心社區教學點,聘請溫勝華在教學點食堂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方便其照顧子女就學,解決(jue) 了長期困擾溫勝華的問題,此前愁容滿麵的溫勝華喜上眉梢。

  幹部腳上有土,群眾(zhong) 心裏不堵。駐村以來,郭穎始終堅持幫扶工作要做到“真幫實幹”。走村入戶時,她總是留心把群眾(zhong) 的需求記下來。每次回單位匯報工作的時候,她總要“順道”給群眾(zhong) 辦一些事情。先後為(wei) 社區貧困村民代辦結婚登記、無房證明、貧困證明等手續百餘(yu) 件次。並且自費為(wei) 貧困戶購買(mai) 生活用品,墊付資金累計達5000餘(yu) 元。為(wei) 了幫助社區的孤寡老人、留守婦女兒(er) 童和貧困學生,郭穎還多次協調市政府機關(guan) 、婦聯、外僑(qiao) 辦等部門,捐資捐助10萬(wan) 餘(yu) 元慰問金、慰問品。而這平凡瑣碎的事卻如細雨潤物般,暖暖地感染著田心社區幹部群眾(zhong) 的心。郭穎常說:“一點一滴的小事,匯集起來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我累一點倒無所謂,重要的是讓村民少跑點路,少花路費。”

集思廣益、舍己為(wei) 人,她留下信念堅定的“背影”

  5月正是玫瑰花盛開的季節,絡繹不絕的遊客從(cong) 四麵八方趕來田心社區的玫瑰園賞花,熙熙攘攘的人流遍布玫瑰園。聞香、觀花、拍照,給這個(ge) 依山傍水寧靜的小山村帶來了些許生氣。很快,微信朋友圈、公眾(zhong) 號就把這裏變成了新的“網紅地”。“要趁著這股觀花熱潮,盡快擴大經營範圍。生態農(nong) 業(ye) 觀光集遊、娛、食、居四維一體(ti) 發展,就可以帶動不少貧困勞動力。”郭穎想到這,便立即和玫瑰園園主任軍(jun) 聯係,一邊把想法和園主溝通,一邊積極向單位反映、協調產(chan) 業(ye) 發展資金。在單位領導的多方努力下,最終把100萬(wan) 產(chan) 業(ye) 發展資金注入了玫瑰園。如今,田心社區有80戶貧困戶與(yu) 玫瑰園簽訂了分紅協議,25戶貧困戶長期在園內(nei) 務工,戶均增收4000餘(yu) 元。貧困戶口袋裏有了“新票子”,日子越過越好。

  “現在的玫瑰園已發展了200畝(mu) ,農(nong) 家樂(le) 辦起來了,園子周邊的水塘不光養(yang) 上魚還種了荷花。觀玫瑰花、享荷塘色、品農(nong) 家菜、垂釣野炊成了我們(men) 新的收入來源。”提起郭穎,玫瑰園經營者任軍(jun) 總有說不完的感激。

  轉眼間,郭穎已經在田心社區駐紮了一年半。這個(ge) “坐辦公室”的城裏女娃,原本白皙的皮膚變得黝黑,村上總有人和她說笑“郭書(shu) 記越來越像咱村裏人了。”

  由於(yu) 扶貧工作異常繁忙,她對家人和孩子的照顧就更少了。今年5月,兒(er) 子因風寒導致感冒而引發肺部感染。接到電話的那一刻,郭穎恨不得立刻趕回家,可手裏的工作怎麽(me) 辦?最終她隻能拜托孩子姑姑幫忙照顧治療,把對孩子的愧疚,深深埋在心底。

  “既然走上扶貧這條路,就要堅持下去。”郭穎常用這句話自勉。她認為(wei) 隻有堅持以身作則,堅守在扶貧一線,才能真正發揮幫扶幹部作用。“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團結帶領廣大貧困群眾(zhong) 沿著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走下去。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29日 12:5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