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勵誌人生開啟“勵誌”扶貧

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蒼山西鎮人民政府 楊曉玲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李隊長,你一隻手不方便,怎麽(me) 還派你到我們(men) 這裏來駐村?”

  第一次見到李春梅,美翕村十個(ge) 村民有九個(ge) 都會(hui) 這樣問。不過作為(wei) 奧運冠軍(jun) 的她,從(cong) 來不會(hui) 被這樣的問題問倒。

  10歲時因意外事故失去右手的李春梅,20多次參加州、省、全國和世界性的殘疾人運動會(hui) ,8次打破世界紀錄,先後獲得34枚金牌。憑著體(ti) 育賽場上的那股拚勁和韌勁,她於(yu) 2008年晉升為(wei) 縣殘聯副理事長。在領導崗位工作10年後,2018年3月,李春梅主動申請到蒼山西鎮美翕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第一書(shu) 記。她說:“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想讓更多困難群眾(zhong) 相信貧困並沒有那麽(me) 可怕,因為(wei) 我和家人就是例子,我們(men) 不僅(jin) 戰勝了貧困,更戰勝了‘厄運’”。

扶貧路上,靠腳勁凝聚人心的“折翼天使”

  美翕屬多民族雜居的高寒山區貧困村,雖距離漾濞縣城不遠,但山高坡陡、交通閉塞,村民居住分散,加上耕地稀少、氣候寒冷,多年來,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核桃、玉米種植,產(chan) 業(ye) 單一,要脫貧絕非易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到美翕後,李春梅給自己定的第一個(ge) 目標就是走遍美翕每一家。當時,美翕村下設16個(ge) 村民小組,共有510戶1993人。入戶走訪她比一般人要困難,不會(hui) 開車、不會(hui) 騎車,出行基本靠走,遠一點的就跟村幹部或者村民蹭車,幾個(ge) 月下來整個(ge) 人瘦了五六斤,腳上的血泡破了又好、好了又破,腳後跟起了厚厚的老繭。

  2018年12月20日,深冬。美翕早晨的溫度不超過10度,天冷路滑,山路更是難走。因建檔立卡貧困戶劉樹清家住在碧麽(me) 劉家,開車和騎車都要繞路,大概3個(ge) 小時才能到,為(wei) 了節省時間,更為(wei) 了不給他人添麻煩,李春梅便決(jue) 定一大早爬山“抄小道”去走訪。途中,因為(wei) 左手杵的登山杖沒撐穩,整個(ge) 身體(ti) 瞬間失衡,重重摔在地上。好在冬天衣服穿得多,沒流血,不過手上、臉上好幾處破皮,膝蓋和手肘的衣服也弄得很髒。到劉樹清家時,已是上午10點。走進家門,看到如此狼狽的李春梅,劉樹清一家人沒有多問。結束時,劉樹清的妻子拉著李春梅的手說:“李隊長,你放心,我們(men) 一定跟著你好好幹,以後有什麽(me) ,隻要你說一聲,我們(men) 去找你。”

  兩(liang) 年多來,她白天入戶走訪或者接待村民來訪,晚上組織村“兩(liang) 委”班子、黨(dang) 員和村民代表召開座談會(hui) ,詳細了解美翕的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適齡兒(er) 童入學教育等基本情況;參與(yu) 完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基本信息,根據各家各戶的貧困程度、致貧原因,重新製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

小康路上,靠韌勁帶領群眾(zhong) 脫貧的“巾幗戰士”

  “一次不行咱就去兩(liang) 次,兩(liang) 次不行去三次,三次不行去一百次,我就不信改變不了他。”說起窄門村民小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偉(wei) 強,李春梅下定決(jue) 心要啃下這個(ge) “硬骨頭”。

  楊偉(wei) 強家共3人,妻子下肢殘疾,隻能幫忙做些手上活計,女兒(er) 還在上小學,生活很困難。楊偉(wei) 強不想脫貧也不願脫貧,每次入戶走訪,他都窩在裏屋不配合,工作人員連個(ge) “冷板凳”都坐不到。“如果一家人再這樣下去,多少政策扶持也沒用。”說起他,村幹部和駐村隊員們(men) 都搖頭。

  駐村後,為(wei) 了改變楊偉(wei) 強,李春梅堅持隔三岔五到他家串門,給家裏送生活用品,給他做思想工作、找務工活路,幫助他的妻子辦理殘疾證、申請低保戶,落實孩子“兩(liang) 免一補”入學保障。寒來暑往,一去就是一年多。楊偉(wei) 強被感動了,他變勤快了,農(nong) 忙時他早出晚歸,農(nong) 閑時到縣城工地務工。如今,妻子每月可以領取幾百塊的殘疾人補助和低保戶津貼,孩子在學校也有免費的中餐,其家幹淨整潔的小院裏養(yang) 著豬雞,青瓦白牆的三間小平房也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家人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冷板凳”開始變為(wei) “熱茶水”。

  “真的很感謝李隊長,也對不起李隊長,她一個(ge) 女人,靠著一隻手都打拚到今天,而我好胳膊好腿的,以前真是不應該。”說起李春梅對自己的幫助,楊偉(wei) 強滿是愧疚和感動。

  兩(liang) 年多來,為(wei) 了不斷鞏固和擴大前期脫貧成果,李春梅堅持“扶貧先扶誌”,深入實施教育扶貧政策,幫助十多個(ge) 孩子通過享受省政府困難學生資助、減免學雜費、寄宿生生活補助、義(yi) 務教育營養(yang) 改善、雨露計劃等方式上了學。定期深入各村民小組開展“自強、誠信、感恩”培訓、“三評三講”活動,用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鼓勵村民、激勵村民。她說:“給政策和給物質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得大家有想脫貧、願脫貧的決(jue) 心和信心。”

  2019年4月,在各級黨(dang) 委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全體(ti) 村民和扶貧工作人員的努力,美翕村64戶252名貧困人口同全縣15059名貧困人口一齊順利脫貧。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23日 17:1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