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祥:這個“雲南”不一樣!

山東萊陽市委組織部 賈文峰 莊傑英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紅薯苗與(yu) 地麵成30度角,淺插進土中。苗與(yu) 苗之間間隔不要太遠,我們(men) 不要求種出大地瓜,越大越不值錢。”膠東(dong) 甘薯協會(hui) 會(hui) 長王玉堂一邊向村民講解種植要領,一邊動手示範,山東(dong) 萊陽市團旺鎮雲(yun) 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岐慶和萊陽市民政局駐村第一書(shu) 記王平祥也在一旁仔細地聽種植要領,並和村民們(men) 一起種植。

  雲(yun) 南村是煙台市扶貧工作重點村,過去,村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糧食作物,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為(wei) 改變貧窮落後的發展麵貌,雲(yun) 南村在王平祥的帶動下成立了由黨(dang) 支部領辦的合作社,通過規範管理冬暖式大棚和80KW光伏發電站,2019年,合作社收入28萬(wan) 元,村集體(ti) 收入6.3萬(wan) 元。今年,合作社又流轉土地進行規模化紅薯種植,預計可實現增收10萬(wan) 餘(yu) 元。

完善基礎設施,架起黨(dang) 群連心橋

  現在的雲(yun) 南村,水泥道路、綠樹紅花、健身器材……優(you) 美的村居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讓生活在這裏的村民們(men) 幸福感滿滿。

  為(wei) 了堅定村民發展信心,王平祥運用扶貧資金和社會(hui) 愛心人士捐贈資金,在村東(dong) 南打了一口深水井,解決(jue) 了村莊129戶442名村民安全飲水問題,將自來水拉進了家家戶戶。同時,聯係協調相關(guan) 部門,硬化村莊道路、修建文化廣場、安裝健身器材,豐(feng) 富了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個(ge) 個(ge) 看得見的變化,架起了黨(dang) 和人民群眾(zhong) 的連心橋。

  王平祥積極協調社會(hui) 組織資源,發揮誌願者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獨特優(you) 勢,通過開展以留守兒(er) 童關(guan) 愛、留守老人陪伴、留守婦女培養(yang) 、貧困家庭幫扶、助殘增能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5+1”鄉(xiang) 村文明關(guan) 愛行動,激發了人民群眾(zhong) 的主人翁意識,樹立起大家堅定跟著黨(dang) 支部走的發展信心。

發展項目建設,帶動集體(ti) 增收

  村居環境改善了,如何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是擺在村黨(dang) 支部和王平祥麵前的難題。為(wei) 改變村級集體(ti) 經濟收入為(wei) 零的現狀和貧窮落後的村莊麵貌,他們(men) 積極協調聯係駐萊部隊參與(yu) 到雲(yun) 南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經過10餘(yu) 次對接協商和實地考察後,部隊為(wei) 村莊投資建設了3個(ge) 冬暖式大棚和80KW光伏發電站,當年,村集體(ti) 實現收益,並幫助8個(ge) 貧困家庭完成了脫貧任務。

  2019年,雲(yun) 南村以集體(ti) 占地15畝(mu) 的三個(ge) 冬暖式大棚、80千瓦的光伏發電站的集體(ti) 資本為(wei) 股份加入合作社,村莊村民也積極以果園和土地的形式入股合作社。“俺把土地給了合作社,不用自己種地了,每年隻管收租金,到合作社幹活,還給俺發工錢,這是多好的事情啊。”村民張岐俊笑著說。

  王平祥和張岐慶先後前往濰坊市農(nong) 科院蘆筍研究所、膠東(dong) 甘薯協會(hui) 、河南省安陽市內(nei) 黃縣農(nong) 業(ye) 科技博覽園考察。“通過實地考察和開會(hui) 研究討論,我們(men) 還是覺得種植紅薯比較適合村莊的發展。一是我們(men) 這裏的水土適合種植,二是近幾年紅薯價(jia) 格比較穩定,三是銷售不成問題。”王平祥介紹道。

百畝(mu) 紅薯基地,推動村莊致富

  2020年,合作社又流轉了土地,完善了水利設施,種植基地裏全部安裝上了滴灌。“今年,我們(men) 與(yu) 膠東(dong) 甘薯協會(hui) 合作,栽種煙薯25和西瓜紅兩(liang) 個(ge) 品種,一畝(mu) 地預計可以栽種紅薯苗4000棵。”談到今年的發展,王平祥信心滿滿。

  王平祥介紹,10月,紅薯將迎來收獲,預計每畝(mu) 可產(chan) 4000斤左右。“我們(men) 和膠東(dong) 甘薯協會(hui) 進行合作,種植時,他們(men) 提供技術指導。成熟後,他們(men) 統一收購,不用擔心銷售問題。”關(guan) 於(yu) 收益,王平祥算了這樣一筆賬,“按照去年的市場價(jia) 格1元左右一斤算,每畝(mu) 地可收入4000塊錢,按照每畝(mu) 地1000塊錢的純收益計算,一年下來就能夠收入10多萬(wan) 元,比種植糧食要好太多了。”

  目前,雲(yun) 南村已經有一多半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下一步,雲(yun) 南村將以“百畝(mu) 紅薯種植基地”為(wei) 契機,獲得更多更好的經驗,帶動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推動村莊實現更大發展,實現強村富民目標。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20日 09:3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