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華山腳下寫芳華

陝西省華陰市委組織部 孟晟博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仲夏時節,秦嶺一片蔥蘢,華山腳下的竹峪村也籠罩在一片豔陽和一抹翠綠之中。村部門前的巷道上,一位趕著30多頭羊的大爺正高興(xing) 地和一個(ge) 頭發灰白的中年人說著話。大爺是曾經的貧困戶楊廠娃,中年人正是村上的第一書(shu) 記王勇。駐村3年多,王勇的頭發變得灰白,但村子卻越變越美,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笑容也越變越多。

“倔”書(shu) 記 樹起基層黨(dang) 建的旗幟

  2017年4月,王勇來到了陝西省華陰市羅敷鎮竹峪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剛到任的頭一件事,就是召開預備黨(dang) 員轉正的支部大會(hui) ,到了表決(jue) 環節,黨(dang) 員依然使用舉(ju) 手表決(jue) 方式,看到這一幕,王勇當即叫停了會(hui) 議,並解釋在《陝西省發展黨(dang) 員工作規程(試行)》中表決(jue) 方式應為(wei) 票決(jue) 這一規則。當天他就組織了村上所有黨(dang) 員、預備黨(dang) 員和入黨(dang) 積極分子對《黨(dang) 章》《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發展黨(dang) 員工作細則》和《陝西省發展黨(dang) 員工作規程(試行)》開展了學習(xi) ,並結合發展黨(dang) 員的流程,逐環節強調叮嚀細節和注意點,確保每名黨(dang) 員心裏清楚、行動規範。學習(xi) 完的第二天,才重新按照標準召開了支部黨(dang) 員大會(hui) 。之後,他嚴(yan) 格落實“三會(hui) 一課”製度、規範開展主題黨(dang) 日活動,先後發展了4名黨(dang) 員、2名預備黨(dang) 員,培養(yang) 積極分子3名,黨(dang) 員的黨(dang) 性不斷增強,黨(dang) 員幹部學在一塊,想在一處,幹在一起,戰鬥堡壘愈發堅固。麵對這個(ge) “倔”書(shu) 記,竹峪村的黨(dang) 員幹部從(cong) 開始的不理解和抗拒,轉變成了支持和擁護。

熱心腸 甘當服務百姓的親(qin) 人

  推動精準扶貧,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辦實事,是第一書(shu) 記的重要職責。貧困戶楊廠娃是個(ge) 年近60歲的單身漢,在多次幫扶中,王勇了解到老楊想養(yang) 羊脫貧,他和駐村工作隊長積極聯係市農(nong) 業(ye) 局為(wei) 老楊申請養(yang) 殖補貼,並經常把從(cong) 網上和書(shu) 上看到的養(yang) 殖知識講給老楊。功夫不負有心人,楊廠娃順利脫貧,樹立了生活的信心,通過辛勤的付出,3年多來共養(yang) 殖羊90多隻,享受了9600元的國家補貼、1000元的包聯單位獎勵資金,年收入平均3萬(wan) 元。2018年楊廠娃被評為(wei) 華陰市“脫貧之星”。

  與(yu) 楊廠娃不同,35歲的貧困戶高波波自小父母離異,身患精神殘疾和脈管炎,生活不能自理,無人照顧。王勇和工作隊通過多次入戶走訪、開會(hui) 研究,最終將其納入五保戶,並讓他住在了為(wei) 貧困戶集中修建的安全住房裏。但無人為(wei) 高波波做飯的問題始終讓王勇寢食不安。於(yu) 是,王勇和村兩(liang) 委幹部一同找到了華陰市中心養(yang) 老院,通過多次向院長說明情況,並爭(zheng) 取民政部門的各項支持,最終將高波波安置在養(yang) 老院進行集中供養(yang) 。

辦法多 凝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動力

  發展集體(ti) 經濟,讓貧苦戶增收,始終是第一書(shu) 記的憂心之事。竹峪村是貧困村,村集體(ti) 經濟基礎薄弱,擔任第一書(shu) 記之後,王勇利用半個(ge) 月時間,實地走訪了全村23戶46名貧困戶,並多次與(yu) 群眾(zhong) 開展座談,最終與(yu) 村兩(liang) 委班子共同發力,在駐地部隊、住建局等單位的大力幫助下,集資164萬(wan) 元,采取“支部+企業(ye) +農(nong) 戶”的經營模式,簽訂村企合作協議,吸納全村貧困戶入股扶貧企業(ye) ,並與(yu) 當地的一家商砼企業(ye) 開展合作。年底分紅時,每戶貧困家庭,每人分紅1000元,70歲以上老人每人追加360元,學生每人追加500元。這種因戶因人的特殊分紅方式幫扶精準有力,讓群眾(zhong) 對第一書(shu) 記和村兩(liang) 委豎起了大拇指。

  除此之外,王勇還積極對接派出單位住建局,先後爭(zheng) 取投資100多萬(wan) 元,為(wei) 14戶貧困戶修建了集中統建安全住房,為(wei) 全村提升改造了村文化廣場,綠化亮化硬化了巷道和生產(chan) 道路等。疫情防控期間,王勇和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一道,從(cong) 大年初二起,就開始對全村返鄉(xiang) 人員進行全麵摸底排查,組織黨(dang) 員群眾(zhong) 參與(yu) 卡點執勤、村組消毒,倡議黨(dang) 員捐款6800餘(yu) 元,購買(mai) 並對接社會(hui) 各界爭(zheng) 取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有效解決(jue) 了防疫抗疫所需,確保了轄區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有序開展。

  “來到竹峪村3年了,結了很多‘親(qin) 戚’,多了許多家人,看著村子越變越美、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日子越來越好,我既激動又自豪。唯一覺得虧(kui) 欠的就是陪愛人和女兒(er) 的時間太少。不過我不後悔,既然選擇了擔任第一書(shu) 記,為(wei) 村裏的發展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多辦實事好事就是我義(yi) 不容辭的責任,我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期待全麵小康生活的到來。”

  初夏的微風裏,王勇目光堅定。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18日 14:25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