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好可愛的小豬佩奇啊!”4月27日下午,廣東(dong) 省英德市大洞鎮大田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門口熱鬧不已,55頭嗷嗷叫的仔豬引來了孩子們(men) 的圍觀。
大田村“第一書(shu) 記”黃鄧鵬一邊為(wei) 貧困戶發放豬苗,一邊對孩子們(men) 說道:“等小豬養(yang) 大賣了錢,阿公就能給你們(men) 買(mai) 小豬佩奇玩具了!”孩子們(men) 高興(xing) 得拍起了手掌。
今年42歲的黃鄧鵬是廣州港集團黃沙市場公司的一名科級幹部。自擔任廣州港集團駐省定貧困村大田村“第一書(shu) 記”以來,他全心全意投入精準扶貧工作,不分晝夜,加班加點,踏遍大田村所有山間和村落,深入大田村所有村屋和農(nong) 舍,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一起聚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在大洞鎮黨(dang) 委政府及扶貧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大田村68戶221名貧困戶順利摘掉了“窮帽子”。2019年11月,大田村順利“出列”省定貧困村隊伍。
產(chan) 業(ye) 扶貧
把窮脈、找窮根,開好脫貧“藥方”
從(cong) 繁華的一線城市“轉戰”邊遠山區,從(cong) 環境舒適的辦公室“轉戰”田間地頭,從(cong) 一家其樂(le) 融融到獨居村委守候蛙鳴鳥叫,黃鄧鵬明白精準扶貧工作責任重大。到大田村不久,黃鄧鵬就和隊友們(men) 對全村68戶貧困戶進行“體(ti) 檢”,對全村基礎設施和農(nong) 業(ye) 林地進行“摸底”。
“大田村地少山多,而且土地零碎、分散,村中資源匱乏,交通和資訊不發達,2015年全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僅(jin) 3289元,貧困戶‘窮根’埋得深。但大田村水源豐(feng) 富、水質清澈無汙染,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wei) 充分發揮大田村的自然資源優(you) 勢和廣州港集團水產(chan) 板塊的交易平台集散優(you) 勢,扶貧工作隊經聘請專(zhuan) 家實地勘察和多方走訪村民後,為(wei) 大田村開出了一劑獨特的脫貧“良方”:發展集裝箱水產(chan) 養(yang) 殖項目。
但當時整個(ge) 清遠地區還沒有集裝箱水產(chan) 養(yang) 殖先例,這個(ge) 項目剛提出就遭到貧困戶的強烈反對。“你把屬於(yu) 我那份幫扶資金劃到我帳上就行了。你不熟悉農(nong) 村情況,養(yang) 魚萬(wan) 一虧(kui) 了豈不是要把這點錢都賠進去?”“不用說了,我的土地,誰也不能動!”
麵對貧困戶的不理解,黃鄧鵬和隊友們(men) 不氣餒,不放棄,他們(men) 一遍又一遍講解集裝箱養(yang) 殖項目的優(you) 勢。“與(yu) 傳(chuan) 統水產(chan) 養(yang) 殖方法相比,集裝箱養(yang) 殖能夠擺脫自然水域環境對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影響,建設周期短,養(yang) 殖成本低,養(yang) 殖過程受控,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強,既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又能高效產(chan) 出精品。”
“每個(ge) 20尺的集裝箱養(yang) 殖密度可達3畝(mu) 傳(chuan) 統魚塘的密度,初步估計每年能給參與(yu) 養(yang) 殖項目的鄉(xiang) 親(qin) 帶來每戶800元的分紅。而且產(chan) 業(ye) 扶貧產(chan) 生的收益是持續性的,可比銀行存款利息高多了!”
此外,黃鄧鵬還多次召集村“兩(liang) 委”幹部開會(hui) 商討脫貧之策,通過黨(dang) 員大會(hui) 、黨(dang) 支部主題黨(dang) 日活動等載體(ti) ,帶領在家黨(dang) 員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號召黨(dang) 員同誌建立一對一幫扶機製,鼓勵所在村組的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克服“等、靠、要”思想,積極支持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
通過不懈努力,2017年11月,集裝箱水產(chan) 養(yang) 殖項目落成投產(chan) 。項目惠及大田村、黃塘村、麻蕉村三個(ge) 省定貧困村的122戶480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養(yang) 殖品種涵蓋山泉水鯇魚、精品黃骨魚和加州鱸魚等。
根據市場需求,黃鄧鵬和隊友們(men) 還提出養(yang) 殖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瘦身魚”——鯇魚,通過2個(ge) 月的特殊養(yang) 殖,“減肥瘦身”後的鯇魚每斤收購價(jia) 可提高12元。
經過兩(liang) 年多的摸索,集裝箱水產(chan) 養(yang) 殖規模已增至9個(ge) 20尺櫃,累計完成產(chan) 量約12噸,產(chan) 值約55萬(wan) 元,集裝箱水產(chan) 養(yang) 殖成為(wei) 了扶貧村一個(ge) 持續造血項目。
消費扶貧
鋪扶貧路、搭順風車,走出脫貧新路子
黃鄧鵬和隊友們(men) 在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的同時,還著重收集影響村民生產(chan) 生活的突出問題,通過及時把收集到的問題反映到上級單位和幫扶單位,幫助村民們(men) 解決(jue) 難題。
過去,大田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村中道路、橋梁都是黃泥土路,村民出行主要靠步行和駕駛機動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態,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和銷售也很困難。
在鎮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和廣州港集團的幫扶下,大田村實施了道路硬底化、橋梁加固、農(nong) 田水利建設、文化舞台修建、娛樂(le) 健身設施完善、黨(dang) 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等十餘(yu) 個(ge) 民生工程,建成了15公裏長的水泥路,安裝了40盞村道路燈,村裏硬件設施得到了極大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年沒有下過山、出過村了,買(mai) 肉和生活必需品多數托村裏的年輕人或村幹部捎上來。現在,路鋪好了,孩子上學、我們(men) 到鎮裏趕集也方便了!”說起扶貧工作給村中帶來的變化,貧困戶陳金房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事實上,大田村硬件設施的提升不僅(jin) 給村民們(men) 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讓村民們(men) 看到了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創收的希望。
村道硬底化通車後,土路搖身一變成為(wei) 貧困戶的致富路:一頭連著廣闊的市場,一頭連著深山的村民,“山貨”進城銷售變得更加便利。2019年,扶貧工作隊累計幫助貧困戶銷售香芋南瓜2萬(wan) 斤、百香果5萬(wan) 斤、清遠麻雞2100隻、蜂蜜約6000斤,為(wei) 貧困戶帶來了約80萬(wan) 元的收益。
消費扶貧是脫貧增收的另一個(ge) 重要途徑。黃鄧鵬和隊友們(men) 總結出“兩(liang) 種兩(liang) 養(yang) ”的扶貧新模式。其中“兩(liang) 種”是指種植百香果、香芋南瓜,“兩(liang) 養(yang) ”是指養(yang) 蜜蜂、養(yang) 麻雞。但長期以來,貧困戶產(chan) 出的農(nong) 產(chan) 品主要靠內(nei) 部協助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市場化。
“酒香也怕巷子深。大田村地處偏遠山區,如果不拓寬銷售渠道,農(nong) 產(chan) 品一旦滯銷,將極大地挫傷(shang) 貧困戶的生產(chan) 積極性。”黃鄧鵬一直在思索工作隊撤離後貧困戶如何與(yu) 市場接軌,維持農(nong) 產(chan) 品暢銷,防止“返貧”的問題。
經過扶貧工作隊的努力,今年年初,辦公地點設在麻蕉村綜合服務中心的電商銷售平台“尋鄉(xiang) 記”正式投入使用。下一步,大洞鎮三個(ge) 省定貧困村將實現消費扶貧新動能,搭上電子商務平台的“順風車”將農(nong) 產(chan) 品送到千家萬(wan) 戶。
精準扶貧
急群眾(zhong) 所急、想群眾(zhong) 所想,變身脫貧貼心人
從(cong) 戰“貧”到戰“疫”,黃鄧鵬成了村民們(men) 最貼心的扶貧書(shu) 記。“天天進村入戶,狗見了也不叫。”大田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王國榮樸實地打趣道。
李觀路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家中共有6人,過去主要靠國家兜底政策維持生計。近年來,得益於(yu) 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他的居住環境和家庭收入都有了很大改善。“家裏過去住的是泥磚房,外麵裸露著黃土、碰到下雨天屋裏地上擺滿了接雨的瓢盆。自己年紀大了,能力有限,原本也沒有計劃修房。去年起,黃書(shu) 記和村幹部三天兩(liang) 頭就往家裏跑,動員我改造房子,到最後自己心裏都覺得過意不去,幸好遇上這樣好的政策和幹部!”65歲的李觀路坐在寬敞亮堂的新房裏,手裏處理著剛從(cong) 地裏采摘回來的南瓜。談起黃鄧鵬,滿是讚許。
肖社榮是大田村一名典型的低保貧困戶,常年隻靠種植少量的農(nong) 作物勉強維持生計。在黃鄧鵬和隊友們(men) 的幫助下,肖社榮成為(wei) 了一名養(yang) 殖技術能手,年收入從(cong) 2016年的27957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84791元,實現了脫貧致富。
“精準扶貧要用眼、用心、更要用情。”黃鄧鵬把家訪中了解到的貧困戶信息都登記在工作日誌裏。為(wei) 解決(jue) 45戶貧困戶的住房安全隱患問題,他經常走家入戶宣講政策,動員貧困戶修繕住房、改造危房;同時,在省、市財政補助的基礎上,向幫扶單位爭(zheng) 取資金支持,為(wei) 貧困戶購置家具、家電等改善生活質量。截至2020年3月,全村45戶需要改造的危房已全部通過驗收。為(wei) 解決(jue) 貧困戶子女教育問題,他聯係幫扶單位投入教育幫扶資金4萬(wan) 元;為(wei) 鼓勵貧困戶加強脫貧信心,他走訪慰問貧困戶,共計發放慰問金7萬(wan) 元;為(wei) 防止貧困戶因病返貧,他爭(zheng) 取幫扶單位支持,為(wei) 貧困戶購買(mai) 報銷比例高達90%的醫療保險……確保貧困戶從(cong) “兩(liang) 不愁”到“三保障”都能得到兜底。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