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曲拉和他的新貨車。
路難走,是多年來困擾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金陽縣脫貧攻堅的“老大難”問題。如今,來往金陽的道路正不斷變好,路難走逐漸成為(wei) 過去時。
隨著路越來越好走,金陽縣的貨車司機盧曲拉,至今已經換了5輛車,他的生活也在不斷改善。道路通了,大貨車進來了,載著脫貧致富的希望;心氣高了,金陽人走出大山,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cong)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出發,行駛近7個(ge) 小時,一路山雨迷蒙,大霧彌漫。頂著冷風穿行200多公裏,記者終於(yu) 來到大涼山深處的深度貧困縣——金陽縣。
“在大涼山,去金陽的路最難走!”司機師傅的話語猶在耳畔。路難走,影響著山裏人的生計。住著土坯房,走著小土路,窩在窮山裏——這樣的生活,過去的金陽人習(xi) 以為(wei) 常。如今,修新路、暢交通,成為(wei) 當地脫貧攻堅主攻方向之一。
來往金陽的道路越修越好,對於(yu) 金陽縣貨車司機盧曲拉來說,感受尤為(wei) 明顯。
天蒙蒙亮,趕在第四遍雞叫之前,盧曲拉收拾利索,接過妻子石一日呷遞來的幹糧,再看看熟睡的兩(liang) 個(ge) 兒(er) 子,向門外的貨車走去。開上新買(mai) 才3個(ge) 月的大貨車去拉建材,盧曲拉全神貫注。坐在近兩(liang) 米高的駕駛艙裏,又是彎彎曲曲的山路,他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
從(cong) 小麵包車到小貨車,再到現在的大貨車,隨著業(ye) 務拓展,盧曲拉總共換過5輛車。他記得一路走來的每個(ge) 轉彎與(yu) 路口,還有每次到達目的地時的如釋重負與(yu) 喜悅。
買(mai) 車:苦熬的日子裏,借錢跑運輸
2010年,原本在廣東(dong) 打工的盧曲拉夫妻倆(lia) 回到家鄉(xiang) 。那時,在外忙忙碌碌了三四年,可小夫妻倆(lia) 也沒攢下多少錢。
盧曲拉清楚地記得回到家時的情景:弟弟盧隻拉中專(zhuan) 剛畢業(ye) ,跟父母一起生活,家裏還有兩(liang) 個(ge) 妹妹,雖然結婚已經幾年,卻連一間屬於(yu) 自己的房子都沒有。
大山裏的時間過得很慢,日子像是熬出來的。和父母擠著住在一起的盧曲拉心想,一定要改變這種生活。
買(mai) 車!當念頭從(cong) 心中劃過,盧曲拉再也平靜不下來。山中小道,多是土路,即便是省道縣道,也經常有石子路的路段。自己家住金陽縣馬依足鄉(xiang) 馬依足村,與(yu) 縣城是山對山、麵對麵。看著近,走路卻得大半天,這不就是生意嗎?
2011年,盧曲拉的第一輛麵包車開進村裏時,鄰裏們(men) 都驚呆了。“盧曲拉肯定是在大城市賺錢了!”“出去打工收入這麽(me) 高啊!”別人不知道,妻子石一日呷心裏卻最清楚,4萬(wan) 多元買(mai) 車錢大部分是借的。跑運輸能賺錢,欠的錢一定能還上,石一日呷相信丈夫的判斷。
自此後,每天往返跑運輸,穿梭在坑坑窪窪的山路間,盧曲拉掰著手指頭安慰家人:“幹一天能掙不少錢,不用擔心外債(zhai) !”
換車:交通更便利,生意好起來
路,實在太差了。
在群山環繞的金陽,縣城和鄉(xiang) 村都掛在山坡上,路出了名的難走。
每次出車,石一日呷盡管嘴上說不擔心,心裏總牽掛著丈夫。很多時候,他們(men) 倆(lia) 會(hui) 一起跑車。冬天路結冰,車輪一個(ge) 勁打滑,可那時路邊還沒有護欄,一個(ge) 猶豫可能就麵臨(lin) 致命危險;夏天汛期多雨,山裏的大水說來就來,沙子伴著水和泥,最怕突然刹車刹不住……
2013年,才開兩(liang) 年多的麵包車,終於(yu) 無法再承受一路的顛簸而報廢了。沒別的,繼續幹,盧曲拉換了輛新麵包車,繼續跑運輸生意。
不知不覺,變化悄然發生。隨著脫貧攻堅戰在大山深處打響,來金陽的人越來越多:廣東(dong) 佛山的對口援助幹部來了,四川廣漢的對口援助幹部也來了,還有修路修橋修房子的施工隊……
看著越來越熱鬧的縣城,盧曲拉感覺到了變化的氣息。鄉(xiang) 村柏油路在修,山上集中安置點在建。搞建設,總離不開貨車拉建材!跟妻子一合計,舊車賣了,一輛5萬(wan) 多元的二手小貨車停到了院子裏。
2014年,憑著打拚幾年攢下的錢,夫妻倆(lia) 搬到了縣城租房子住。有了在縣城的住處,孩子上學方便,接到的活兒(er) 也更多。
山裏,橋墩在建,從(cong) 山穀向上攀升,一橋連通老縣城和規劃中的新縣城,金陽縣城越來越大。山外,高速路在修,從(cong) 山間穿梭連接。這將打通涼山腹地與(yu) 山外平原,金陽的路越拓越寬。趕上了建設的熱潮,盧曲拉的運輸生意一直不斷。
施工的轟鳴聲回蕩山間,盧曲拉看準了家鄉(xiang) 的大變化。2018年,他又把二手小貨車換成了價(jia) 值26萬(wan) 元的大貨車。盡管要借一大筆錢,妻子石一日呷卻一點也不擔心:隻要努力幹,早晚能還清。
新車:工作不畏苦,日子更富足
從(cong) 山上開往山下,離著大老遠,盧曲拉就看見了空曠場地上的幾輛大貨車,那是一起開車拉貨的兄弟們(men) 在等他。碰上頭後,幾個(ge) 人寒暄幾句,便各自上了車。
開在前頭的是一位老哥。老哥的車子大,拉著砂石揚起塵土,撲向盧曲拉。“哎呀,又‘吃’土了。”嘴上雖然在抱怨,盧曲拉心裏卻毫不在意。身後,兄弟們(men) 也“吃”著他車子的土。
能“吃”這種土,也是一種幸福。自從(cong) 今年3月貸款買(mai) 了這輛新大貨車,跑一趟就能賺七八百元,一天至少能跑兩(liang) 趟。一個(ge) 月算下來,要是滿打滿算地幹,也能掙上三四萬(wan) 元。
從(cong) 砂石廠裝滿建材出來,行駛在前往馬依足村集中安置點的路上,盧曲拉小心翼翼。一邊是數百米高的峭壁,一邊是數十米深的懸崖。懸崖下,金沙江緩緩流動,風聲夾雜著水流聲,呼呼作響。
這幾年,路好多了。從(cong) 縣城通往各個(ge) 村,柏油路早已覆蓋了過去的石子路。而從(cong) 金陽走出大山,路麵也早已硬化。
繼續前行,走過山路狹窄處,銀色護欄深深紮在路旁,護佑來往車輛;懸崖峭壁上,防護網也已緊緊抓住了山體(ti) 。每隔一段路,總能看到施工人員維修道路的身影。
50多公裏,開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盧曲拉到了馬依足村集中安置點。這裏規劃入住1000多戶人家,是全縣最大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一排排小樓整齊地鑲嵌在山坡平地上,看著眼前的情景,盧曲拉憨憨一笑。與(yu) 小樓相距不算遠的地方,是盧曲拉的老家,那是2014年改造後的房子,幹淨敞亮。
雖然辛苦,生活的變化卻讓盧曲拉充滿信心:2018年,自己一家在縣城貸款買(mai) 了房子,裝飾一新的屋子讓人忘了疲勞。石一日呷也在縣城找到了穩定的工作,閑暇時照顧家人很方便。
12年前,剛結婚時,盧曲拉一早出發,要5個(ge) 多小時才能從(cong) 家走到縣城,一路灰頭土臉。如今,坐在寬敞的大貨車裏,沿著“之”字形的盤山路,隻需不到1個(ge) 小時,孩子們(men) 就能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
趁著卸貨的工夫吃了口飯,頂著夏日的陽光,盧曲拉又回到了車上。“好日子還在後頭!”這個(ge) 彝族漢子勁頭滿滿。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