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央層麵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專(zhuan) 項工作機製會(hui) 議召開,研究進一步推動《關(guan) 於(yu) 持續解決(jue) 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yi) 問題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的貫徹落實工作,指出以釘釘子精神把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一抓到底。
為(wei) 進一步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讓基層幹部輕裝上陣,各地相繼出台了一係列舉(ju) 措,效果如何?形式主義(yi) 還存在哪些老問題和新表現?廣大基層幹部還有哪些期盼和建議?
減負效果怎麽(me) 樣?
文山會(hui) 海少了,但形式主義(yi) 出現新動向、新表現
“文件、會(hui) 議數量都明顯減少了,質量也有所提高。”談及減負成效,南方某省港航部門一名處長細數工作變化。“督查考核上,以前部門要花兩(liang) 三周時間撰寫(xie) 簡報、匯總台賬等材料,現在,一份書(shu) 麵材料就夠了。”
而在重慶開州團區委書(shu) 記冉奇看來,減負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自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抓落實了。上級單位利用大數據共享信息、下基層調研不提前“踩點”,省下來的時間都用在了解決(jue) 實際問題上,單位的實幹氛圍越來越濃了。
過去一年間,類似的變化還有不少。但與(yu) 此同時,也有不少基層幹部向記者直言,一些長期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yi) 問題依舊存在,有的還出現了新動向、新表現。
“線下會(hui) 議確實少了,但視頻會(hui) 議卻增多了。開展‘脫貧普查’時,市裏每天都要進行視頻培訓、部署,鄉(xiang) 鎮有些無關(guan) 部門,也常被拉進來。”山西晉中市某縣駐村第一書(shu) 記李某說,視頻會(hui) 議本是為(wei) 了方便,但若被濫用,也會(hui) 成為(wei) 新的負擔。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在基層工作中應用越來越多,諸如一些理論學習(xi) “雲(yun) 平台”等工具極大提升了幹部的理論素養(yang) ,但有些省市各級各部門紛紛開發自己係統內(nei) 的APP,內(nei) 容雷同,卻都要打卡留痕,智慧辦公無形中增加了“雲(yun) 壓力”。
更有甚者,一些原有的形式主義(yi) 難題“改頭換麵”又重新出現。山西運城市某縣組織部工作人員張某說,“紅頭文件減少了,但‘白頭’的增多了。以縣委縣政府名義(yi) 下發的‘紅頭文件’不能超過100個(ge) ,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些文件又會(hui) 以‘便簽’形式下發。”
此外,久為(wei) 基層幹部詬病的“以會(hui) 議貫徹會(hui) 議”現象仍時有發生。東(dong) 北某省會(hui) 城市某區委辦公室科員張建川告訴記者,“上級要求我們(men) 加強環保工作,其中一條是‘每個(ge) 月必須開一次以環保為(wei) 主題的會(hui) 議’,年底還要檢查會(hui) 議記錄。”
減負為(wei) 何這麽(me) 難?
基層人手不足,少數幹部政績觀錯位
形式主義(yi) 難題易反彈,減負效果不明顯,在東(dong) 北某縣扶貧辦科員劉明善看來,這與(yu) 基層人手不足息息相關(guan) 。“和我直接對接的省直部門有8個(ge) 處室,市直部門有4個(ge) 科室,相當於(yu) 我一個(ge) 人要落實12個(ge) 部門的具體(ti) 工作。”人少事多、有責無權,成為(wei) 不少基層幹部的痛點。
而針對“以文件傳(chuan) 達文件、以會(hui) 議落實會(hui) 議”的減負怪圈,山西太原某區區委辦工作人員梁某認為(wei) ,“還是慣性思維作祟,怕擔責、輕落實,擔心上級精神傳(chuan) 達不到位就被認為(wei) 是失職,有些地方有時寧願變著法把文件發下去、把會(hui) 議開下去,也不想被扣上‘不落實’的帽子。”
對於(yu) 這些問題,中辦此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持續解決(jue) 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yi) 問題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進一步完善幹部考核評價(jia) 機製,以正確的用人導向引領幹事創業(ye) 導向,真正把政治上過得硬、善於(yu) 貫徹新發展理念、製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強、“願作為(wei) 、能作為(wei) 、善作為(wei) ”的幹部選拔出來。西部某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坦言,“用人導向就是指揮棒,一旦政績觀錯位,沒能切實把對上負責與(yu) 對下負責統一起來,就容易造成形式主義(yi) 。”
在采訪中,一些幹部反映, 對上級部門的一些考核檢查,有時會(hui) 擔心因材料不齊全而受到批評,這在客觀上加重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負擔。對此,《通知》對症下藥,提出精準審慎實施談話函詢和問責,規範實施問責的工作程序,及時糾正濫用問責、不當問責及以問責代替整改等問題。這一舉(ju) 措有助於(yu) 將幹部從(cong) 繁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有些基層幹部建議,這些舉(ju) 措要落地,還需出台具體(ti) 細則加以規範、明確。
幹部期待怎麽(me) 改?
形式主義(yi) 做減法,基層放權賦能做加法
基層減負,需持續發力,久久為(wei) 功。一些長久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yi) 問題,要想得到長效解決(jue) ,還需下足精細功夫,做好配套措施落實。
山西某縣街道辦副主任原某說,以精文簡會(hui) 為(wei) 例,會(hui) 議數量要減少,會(hui) 議的主題設置、通知範圍等也要盡量具體(ti) 、避免“大而全”,以減輕無關(guan) 參會(hui) 單位、人員的負擔。發文最好也能分清輕重緩急,多替基層做好把關(guan) 工作,避免簡單傳(chuan) 達、“一發了事”。
為(wei) 了給基層幹部“鬆綁”,一些地方已在積極改變督查檢查方式。吉林長春南關(guan) 區規定,區直部門原則上每年搞1次綜合性督查檢查考核,對街鄉(xiang) 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減少85%以上。區委辦公室工作人員朱有良對此深有體(ti) 會(hui) ,基層反映強烈的“數據多頭上報”“同一情況反複調度”等問題正在有序改變。
“減法”有了,“加法”也不能少。《通知》提出,進一步向基層放權賦能,加快製定賦權清單,推動更多社會(hui) 資源、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下放到基層,人力物力財力投放到基層,這為(wei) 解決(jue) 困擾基層的“有責無權”問題提供了方案。
“在以前,辦理特困家庭建檔可不簡單。群眾(zhong) 自主申請後,先由街道辦審查受理、調查核實,最後還要區民政局審批認定,整個(ge) 程序走完,一般需要20多個(ge) 工作日。” 重慶銅梁區街道民政幹部甘世芬介紹,去年以來,銅梁區探索為(wei) 基層減負賦權,將特困家庭建檔審批下放到街道辦,“辦理時間大大縮短。”甘世芬說,進一步向基層放權賦能,不光方便了群眾(zhong) ,基層幹部也更有幹勁。
而權責明確、管理清晰,也讓經常和街道、鄉(xiang) 鎮等基層單位打交道的朱有良有了更多機會(hui) 傾(qing) 聽來自群眾(zhong) 的聲音。“目前街道、鄉(xiang) 鎮機構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下一步希望繼續深入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讓基層幹部更好地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朱有良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