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廖小平被江西省委政法委選派到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禾市鎮豐(feng) 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在駐村期間,他大力發展大球蓋菇種植產(chan) 業(ye) ,帶領群眾(zhong) 拔窮根、摘窮帽、奔小康,被村民親(qin) 切地稱為(wei) “蘑菇書(shu) 記”。
在駐村工作時,他全心全意幫扶困難群眾(zhong) ;在疫情防控中,他無懼風險衝(chong) 鋒在前。提起廖小平,村裏群眾(zhong) 紛紛稱讚“蘑菇書(shu) 記事跡多,戰貧戰疫暖心窩”。
戰貧困有辦法
豐(feng) 壟村是省級“十三五”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1戶,貧困群眾(zhong) 103人。村民以種植水稻為(wei) 生,年收入不超過8000元。村裏之前也嚐試過發展肉牛養(yang) 殖、蔬菜種植等富民產(chan) 業(ye) ,可都因為(wei) 資金短缺、銷路不暢等原因,以失敗告終。村民收入低、致富缺門路,成為(wei) 擺在廖小平麵前的現實問題。
麵對困難,廖小平沒有退縮,他堅信“莫道農(nong) 家無玉寶,遍地黃花是金針”,他帶領村“兩(liang) 委”幹部多次外出學習(xi) 、多方調研求教。通過實地考察、論證分析,廖小平發現,種植大球蓋菇技術簡單、投入少、成本低,且生長周期短、成品產(chan) 量高,食用價(jia) 值和經濟價(jia) 值都很不錯;豐(feng) 壟村農(nong) 作物秸稈資源豐(feng) 富,不少農(nong) 田因為(wei) 輕度幹旱而長年閑置,種植大球蓋菇成為(wei) 村裏產(chan) 業(ye) 發展的首選。
說幹就幹!
他想方設法邀請到省農(nong) 科院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前來駐村指導,動員13戶貧困戶種植大球蓋菇16.5畝(mu) ,通過專(zhuan) 家指導、精心培育、細心養(yang) 護,大球蓋菇畝(mu) 均產(chan) 量達到5000斤。
產(chan) 品豐(feng) 收了,可是銷路犯了愁。廖小平搖身一變當起了“賣貨郎”,在微信朋友圈“代言”、在抖音上“打廣告”、主動送貨上門推銷……“線上+線下”推銷不停歇。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於(yu) 和幾家大型餐飲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市場銷路有了長期保障,貧困戶戶均增收3萬(wan) 餘(yu) 元。村裏還成立了大球蓋菇種植合作社,吸納周邊貧困群眾(zhong) 務工。今年,村裏又有15戶貧困戶申請加入合作社,學技術、拓銷路、奔致富,產(chan) 業(ye) 發展不斷壯大。
戰疫情有擔當
新春伊始,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廖小平雖身在異地,卻始終牽掛村裏疫情防控情況。大年初一當天,他辭別親(qin) 人,獨自驅車三百公裏從(cong) 省城南昌趕回村。
剛一到村,他就立即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與(yu) 村幹部一起挨家挨戶摸排湖北返鄉(xiang) 人員,發動村民在各村組路口設立臨(lin) 時卡口,對走親(qin) 訪友等外來人員進行勸返,對進村人員進行體(ti) 溫測量、實名登記,全程掌握人員行蹤。
疫情防控,重點人員隔離觀察是關(guan) 鍵。當得知湖北返鄉(xiang) 村民李某不配合村“兩(liang) 委”工作、不願意居家隔離觀察這一情況時,廖小平上門做工作。
通過交談,了解到李某是因為(wei) 擔心家中生活物資不夠等問題時,當即表示由他來負責運送隔離觀察期間需要的生活物資等,最終打消了李某顧慮。
廖小平深知防控宣傳(chuan) 的重要性,將自己的車改裝成“大喇叭”流動宣傳(chuan) 車,進村入組循環播放防控政策知識,並帶領村幹部利用手持喇叭,走街串巷、不間斷地開展預防知識宣傳(chuan) ,消除群眾(zhong) 恐慌。
受疫情影響,村裏的自助養(yang) 老食堂臨(lin) 時停辦了,他擔心孤寡老人生活問題,自費7000餘(yu) 元購買(mai) 了米麵糧油等各類生活必需品送到13位孤寡老人家中。
服務群眾(zhong) 有溫度
“幹得好不好,群眾(zhong) 說了算”。廖小平堅信,隻要為(wei) 群眾(zhong) 做實事、辦好事、解愁事,就一定能得到群眾(zhong) 的信任和擁護。
在駐村工作期間,他協調多方資金為(wei) 7戶貧困戶修繕老舊住房,幫助4戶貧困戶重新挖地下水井,解決(jue) 了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問題;利用人脈資源聯係醫療專(zhuan) 家,幫助5名殘疾群眾(zhong) 赴省城三甲醫院看病就醫,成功治好了病痛頑疾;赴高校對接聯係,為(wei) 6名高校就讀的貧困戶子女申請了助學資金,安排了勤工儉(jian) 學崗位。
廖小平努力推行亮化、綠化、美化“三化”工程,多方籌集幫扶資金210萬(wan) 元,在村莊主幹道安裝太陽能路燈60盞,修繕破損路麵、降緩急彎陡坡17處,種植景觀苗木2900餘(yu) 株,使“黑乎乎、破爛爛、光禿禿”的村路成為(wei) 曆史;向省水利廳爭(zheng) 取政策資金97萬(wan) 元,完成了8個(ge) 村組23池水塘的立麵改造、魚苗放養(yang) 、安全圍欄、休憩凳新建等工程,打造了既美觀又安全的水塘風光帶。“最美不過家門口”,在村道散步嬉戲、水塘垂釣觀光等成為(wei) 村民們(men) 休閑娛樂(le) 的首選。
群眾(zhong) 稱呼他為(wei) “蘑菇書(shu) 記”,是一種親(qin) 切和熱情,更是一份信賴和重托。今年,“蘑菇書(shu) 記”將帶領群眾(zhong) 把大球蓋菇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把好日子越過越好。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