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章偉(wei) 偉(wei) 被組織選派到黑龍江漠河市興(xing) 安鎮古城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古城村,距離市中心260公裏,村裏常住人口103戶,190餘(yu) 人,建檔立卡戶30戶56人,人均耕地4畝(mu) ,交通不便、信息不暢、人居環境差。全村常駐人口基本都是老年人,扶貧先扶誌,扶誌必扶智。章偉(wei) 偉(wei) 暗下決(jue) 心,一定要讓百年古城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與(yu) 活力。
幫老企業(ye) 闖出新銷路
第一書(shu) 記,首先要把老百姓放在第一。這是章偉(wei) 偉(wei) 最樸素的認知。他挨家挨戶地串門子,和每位村民拉家常,逐漸地,村裏人對這個(ge) 一臉憨厚笑容的小夥(huo) 子熟悉起來,對這個(ge) 沒吃過苦卻能吃苦的城裏人認同起來,對這個(ge) 是“官”卻沒有一點兒(er) 架子的小書(shu) 記親(qin) 近起來,如同遠方回家的孩子一樣。
村民張誌國早些年建了一個(ge) 青磚廠,因為(wei) 信息不廣、銷路不暢,導致產(chan) 品積壓、資金斷鏈,企業(ye) 成了擺設。章偉(wei) 偉(wei) 跑到現場進行調研,廠房破舊不堪,產(chan) 品堆積如山。
章偉(wei) 偉(wei) 圍著高高的青磚垛轉了一圈又一圈兒(er) ,一個(ge) 想法冒了出來,他要通過救活這個(ge) 困難企業(ye) 樹起全村人脫貧致富的信心。他四處找關(guan) 係、問銷路、尋商機,不到一個(ge) 月時間,就銷售積壓多年的青磚14.5萬(wan) 塊,收入9.1萬(wan) 元。張誌國跟著章偉(wei) 偉(wei) 一起跑銷路,建立銷售網絡,自己又賣出5萬(wan) 塊青磚。
把小農(nong) 場帶入新天地
章偉(wei) 偉(wei) 自從(cong) 進了古城村,就把這裏當成了家,把村裏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一天,有位親(qin) 戚聽說他在古城村任第一書(shu) 記,托他在村裏代買(mai) 點兒(er) 鮮苞米。一開始,章偉(wei) 偉(wei) 以為(wei) 也就能買(mai) 個(ge) 幾十穗,沒想到一傳(chuan) 十、十傳(chuan) 百,章偉(wei) 偉(wei) 代賣了2000穗,村民一下子增收了2400元。章偉(wei) 偉(wei) 看到了商機,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把親(qin) 朋好友拉到自己的微信裏,建立了“興(xing) 安扶貧農(nong) 產(chan) 品拚單群”,每天早上定時發布兩(liang) 種農(nong) 副產(chan) 品進行拚單銷售,群內(nei) 的成員以低於(yu) 市場價(jia) 的優(you) 惠價(jia) 格自行拚單,銷售量達到拚單要求,拚單成功,參與(yu) 拚單的客戶就享受拚單優(you) 惠。玉米200穗一單,小笨雞10隻一單,窩瓜500斤一單,土豆、豆角、茄子、白菜、胡蘿卜等等,大家在群裏拚得不亦樂(le) 乎。
功夫不負有心人,“興(xing) 安扶貧農(nong) 產(chan) 品拚單群”的微友越來越多,僅(jin) 兩(liang) 個(ge) 月時間進群人數就突破500人,最高創造了日銷售4950元的紀錄,銷售總額高達18萬(wan) 元。全村常駐的103戶農(nong) 戶,戶均增收1700餘(yu) 元,最高的達到9000餘(yu) 元。章偉(wei) 偉(wei) 的“興(xing) 安扶貧農(nong) 產(chan) 品拚單群”不僅(jin) 為(wei) 古城村的農(nong) 產(chan) 品打開了銷路,還把業(ye) 務範圍拓展到本鎮的大河西村和二十五站村,與(yu) 相鄰兩(liang) 個(ge) 村的駐村第一書(shu) 記聯手,全力幫助當地貧困群眾(zhong) 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難題。
除了銷售蔬菜瓜果,章偉(wei) 偉(wei) 還開發了黑麵餅項目,原料是古城村自產(chan) 的黑小麥,村民按照拚單群裏的訂單數量製作。村民代慧敏每天製作的200餘(yu) 張黑麵餅,在拚單群裏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不到半個(ge) 月,利用綠色黑小麥烙出的黑餅2000餘(yu) 張,增收了2300餘(yu) 元,如今,跟她學烙餅的村民已經達到10戶。
2019年豬肉行情看漲,章偉(wei) 偉(wei) 抓住機會(hui) ,在拚單群裏視頻直播村民宰殺生豬,相中哪塊割哪塊,網絡定製。短短的一個(ge) 小時,就完成了整頭豬的銷售任務。
從(cong) 泥草房搬上新農(nong) 居
古城村是一個(ge) 依江而建的自然屯。幾代村民一直住著自建的泥草房、板夾泥房。居住條件差、村容村貌髒亂(luan) 差的問題很突出。為(wei) 用好“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政策,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到古城村調研,決(jue) 定打造古城新村,實現古城村整村搬遷上樓的夢想。
雖然村民們(men) 都認為(wei) 整村搬遷是件大好事兒(er) ,但是真正要大家放棄祖祖輩輩的生活習(xi) 慣,推進難度還是較大。章偉(wei) 偉(wei) 與(yu) 村委會(hui) 的同誌,召開村民大會(hui) 集中動員,苦口婆心做工作,挨家挨戶地溝通。
興(xing) 安鎮政府為(wei) 了打消群眾(zhong) 們(men) 的疑慮,規劃了一係列的種養(yang) 區域及農(nong) 機停放區域,統一安排部署。章偉(wei) 偉(wei) 帶領村“兩(liang) 委”成員加班加點,為(wei) 村民們(men) 畫出了簡單易懂的示意圖。特別是針對群眾(zhong) 有疑慮的問題,他主意解釋、做工作。說一遍,群眾(zhong) 聽不懂,就說兩(liang) 遍、三遍。群眾(zhong) 提出的新問題,章偉(wei) 偉(wei) 全部記在小本上,回村委會(hui) 馬上研究,當天給出答複。群眾(zhong) 在心裏都拿章偉(wei) 偉(wei) 當成了自家人,想裝修樓房,找章偉(wei) 偉(wei) ,他幫助村民聯係裝修材料、裝修隊伍。想了解政策,找章偉(wei) 偉(wei) ,他幫著解答,聯係鎮黨(dang) 委、幫扶單位、農(nong) 業(ye) 部門給答案。“有事兒(er) 就找小章書(shu) 記。”已經成了古城村村民的口頭禪。
章偉(wei) 偉(wei) 正用他的智慧與(yu) 努力,帶領古城村的群眾(zhong) 一起奮鬥,沉睡的古城村正在被喚醒,新農(nong) 村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