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山東(dong) 濰坊市委組織部的王西剛到昌樂(le) 縣喬(qiao) 官鎮邵家莊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
下村之前,王西剛一直在思考,“組織部門是具體(ti) 組織第一書(shu) 記包村工作的部門,怎樣才能把組織工作理念與(yu) 包村工作實踐結合起來,包出組織部門的特色?”
為(wei) 此,他走進組織、幹部和人才科室請教,虛心向市縣兩(liang) 級組織部的同事谘詢,漸漸找到了一條抓黨(dang) 建、強產(chan) 業(ye) 、辦實事的新路子。
用“組工人”黨(dang) 建引領的理念在建強基層組織上“開篇”
2019年4月23日,首次參加村裏的會(hui) 議,王西剛就和黨(dang) 員幹部交了心:“我們(men) 來包村是來幹實事的,到了咱村就是村裏的人。今後老百姓需要什麽(me) ,咱就幹什麽(me) 。但有一條,不論幹什麽(me) ,先得把村班子強起來。”
關(guan) 鍵在支部,主要看支書(shu) 。邵家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主任邵立清是個(ge) 致富能人。之前主要承包綠化環衛工程,平時忙於(yu) 公司事務多,投入村裏精力相對少一些。
發現這一情況後,王西剛多次與(yu) 邵立清書(shu) 記談心交心,經常叫著他研究村裏的發展思路。
不到半年,大家都覺出邵立清書(shu) 記明顯對工作上心了。“現在我在村裏領著幹,大家自覺靠過來,有活一起幹,工作推得明顯快了。”邵立清如是說。
對村裏的重點工作,王西剛始終帶著村幹部一起跑、一起幹。漸漸地,村幹部在工作中樹立起威信,贏得了村民的更多尊重。
人心齊了,事業(ye) 推進就快了。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村裏的扶貧、環境衛生、文化建設等工作都走在全鎮前列。邵家莊的“精氣神”打了起來。
幹好駐村工作,關(guan) 鍵是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王西剛著力抓好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和村幹部一起,從(cong) 政治素質高、致富能力強的年輕黨(dang) 員中選中了2人,作為(wei) 後備幹部予以重點關(guan) 注和鍛煉。
為(wei) 幫助黨(dang) 員群眾(zhong) 開闊眼界,先後組織到壽光、高密、臨(lin) 朐、濟南等地,學習(xi) 考察旅遊合作社、蔬菜大棚、礦泉水廠、葡萄栽培、獼猴桃種植等項目40餘(yu) 人次,促進致富能力的提升。
一個(ge) 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王西剛注重發揮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關(guan) 鍵時刻帶著黨(dang) 員衝(chong) 上去。
2019年汛期到來了,他高度重視排水設施加固工作,提前製定應急預案,組織黨(dang) 員和入黨(dang) 積極分子成立應急搶險小分隊,備齊挖掘機、鏟車等一應工程機械。
“利奇馬”台風期間,他會(hui) 同村幹部實時巡查,及時轉移3戶群眾(zhong) 到安全地方居住,避免重大生命財產(chan) 損失。88歲的邵欽朋老人,家在村南溝底下,長年癱瘓在床。下雨前,王西剛和村幹部多次到家中查看,趕在台風到來前,與(yu) 老人的兒(er) 女一起將他轉移到安全處。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得知村裏防控物資緊缺,正月初三一大早,王西剛就緊急購買(mai) 口罩、84消毒液等物資送到村裏,趕忙給值勤的黨(dang) 員、村民送去。疫情發生以來,先後為(wei) 村裏送去口罩1500隻、5L酒精10桶、2.5L消毒液10桶,解了村裏的燃眉之急。
防疫期間,王西剛和村兩(liang) 委成員共同研究,在關(guan) 鍵崗位、特殊時刻,設立黨(dang) 員先鋒崗,每次值班鼓勵黨(dang) 員帶頭,注重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入黨(dang) 積極分子,加快成長成才速度。
為(wei) 加快村級製度健全步伐、提高製度活力,王西剛把製度落地落實作為(wei) 重點,梳理完善有關(guan) 製度30多個(ge) ,對“三會(hui) 一課”、主題黨(dang) 日、“四議兩(liang) 公開”等製度跟上督促,並通過列席會(hui) 議、談心談話等方式不斷提升,確保各項工作規範有序。
以“組工人”務實篤行的作風在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上“布局”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到村後,王西剛經過深入走訪,發現村集體(ti) 收入主要靠土地發包、占地補償(chang) ,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於(yu) 種糧、核桃,收益不高,蔬菜大棚不到80畝(mu) 。中青年基本在鎮上膠合板廠打零工,收入不太穩定。
麵對這一情況,王西剛積極與(yu) 村兩(liang) 委幹部研究討論,想方設法增加集體(ti) 收入,引導群眾(zhong) 致富增收,通過外出考察,研究確定“青山+綠水+合作社”的發展思路,千方百計增加村集體(ti) 和村民收入。
村裏山地核桃品種日趨老化,收益也不高,一些群眾(zhong) 表達了改換其他果樹的意願。王西剛摸出手機,就向濰坊市農(nong) 業(ye) 局果樹專(zhuan) 家谘詢,得到該村適合栽種彌猴桃的答複。找到“藥方”之後,籌資7萬(wan) 元幫助村裏建成獼猴桃采摘示範園,定期邀請專(zhuan) 家到村指導,通過將果樹種植與(yu) 觀光旅遊結合起來,可實現村民收入持續提升。
村裏荒嶺薄地多,適合栽種地瓜。了解這一情況後,王西剛協調有關(guan) 方麵采購10萬(wan) 棵優(you) 質地瓜苗,免費發給貧困戶和村民。黨(dang) 員邵海濱說,“王書(shu) 記看到俺村溝頭崖嶺的荒地沒人種,比我們(men) 還著急,專(zhuan) 門買(mai) 來地瓜苗,試種之後大夥(huo) 都說好。”
邵家莊村是半山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用水不夠充足。王西剛又把打井作為(wei) 頭等大事。不測不知道,還真發現了好機遇。水利專(zhuan) 家在勘測水源點時發現,邵家莊村為(wei) 火山岩地質,具有開發天然飲用水的優(you) 勢。
從(cong) 集思廣益到設備下地,前前後後經過近5個(ge) 月時間,終於(yu) 打出深水井3眼。井水奔湧而出的那一刻,現場的群眾(zhong) 沸騰了,王西剛的眼睛濕潤了。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邵立清擅長經營環衛、綠化公司,有一定的經濟頭腦。王西剛積極爭(zheng) 取鎮黨(dang) 委支持,多次與(yu) 邵立清書(shu) 記談心溝通,鼓勵村幹部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依托合作社方式,帶領全體(ti) 村民共同致富。一條借鑒昌樂(le) 縣庵上湖村“黨(dang) 支部+合作社”模式、成立邵氏苗木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藍圖呼之即出。
“我們(men) 出資10萬(wan) 元,購買(mai) 水車等設備,以村集體(ti) 經濟股份合作社名義(yi) 入20股,村集體(ti) 以資源股形式入10股,合作社建成後,每年可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5萬(wan) 元。”2020年4月底,王西剛對喬(qiao) 官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孫國偉(wei) 說。
這一行動計劃,得到鎮黨(dang) 委的大力支持,村民踴躍入股,僅(jin) 在籌建期間,就已完成占地100畝(mu) 的喬(qiao) 官鎮隋姑山綠化項目,栽種黃櫨5000棵、側(ce) 柏13000棵,完成廢舊礦坑綠化項目、唐家店子田園綜合體(ti) 項目、濰臨(lin) 路綠化管護項目等,栽種養(yang) 護各類苗木1.7萬(wan) 餘(yu) 棵。
憑“組工人”人民至上的情懷在改善群眾(zhong) 生活上“落腳”
到村之初半個(ge) 月時間,王西剛馬不停蹄走訪群眾(zhong) 36戶,了解到大家普遍希望解決(jue) 硬化路、安路燈等問題。王西剛先後協調爭(zheng) 取到位資金近80萬(wan) 元,夯實了有錢辦事的工作基礎。邵家莊的“新生活”,開始了。
群眾(zhong) 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住村之後的夜晚,王西剛發現村內(nei) 道路漆黑一片,村民騎電動車還要戴頭燈,不方便更不安全。2019年9月,在王西剛東(dong) 奔西跑一番忙活之後,邵家莊村內(nei) 主幹道和村民文化大院亮起了84盞太陽能LED路燈, 燈上一並懸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dang) 建引領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標語。
夏天,村民在雪亮的路燈下納涼聊天,健身娛樂(le) ;農(nong) 忙時節,路燈底下是加工糧食的好去處……一幅幅“忙農(nong) 圖”“農(nong) 家樂(le) ”映入眼簾。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邵家莊村得到了生動的詮釋。原先村裏隻硬化了西半區道路,全村沒有實現“全覆蓋”。有的胡同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意見也不少。王西剛先後爭(zheng) 取資金20萬(wan) 元,將村內(nei) 9條道路實施了水泥硬化,總長1285米、麵積3800餘(yu) 平方米,村裏全部實現戶戶通。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