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看小康④:我家有個合作社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姚力在觀察獼猴桃花蕾長勢。記者 原韜雄攝

  入夏,陝西省周至縣的獼猴桃林滿目蔥蘢。

  周至,被譽為(wei) “中國獼猴桃之鄉(xiang) ”,年產(chan) 獼猴桃鮮果53萬(wan) 噸,全國1/4的獼猴桃都產(chan) 自這裏。

  這幾天,“85後”的獼猴桃合作社負責人姚力愈加閑不下來。姚力在忙兩(liang) 件事,頭一件,與(yu) 一家公司討論今年動態大帳氣調貯藏保鮮計劃;第二件,與(yu) 常州一位老板簽下了100萬(wan) 斤即食獼猴桃的大訂單。“這兩(liang) 件對今年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發展都是大事。”姚力的喜悅之情溢於(yu) 言表。

  靠著一顆綠桃闖市場,回鄉(xiang) 創業(ye) 的姚力已經幹了4年。

  轉 行

  2012年,姚力即將大學畢業(ye) 。“你回來,咱爺倆(lia) 一起幹!”父親(qin) 姚宗祥想讓他子承父業(ye) 。

  跟獼猴桃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姚宗祥,是“摸爬滾打”出來的土專(zhuan) 家,當時已是周至縣獼猴桃貯藏協會(hui) 會(hui) 長,還管理著司竹獼猴桃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好不容易出村上了大學,不在大城市闖闖就回村?”小姚不假思索就拒絕了父親(qin) ,選擇留在西安,幹起了機械設備銷售的工作。

  小姚的選擇,老姚理解。但同時,老姚又做了一件事,他把合作社改了個(ge) 名,叫“姚力獼猴桃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用我的名字命名?”曾經對獼猴桃不怎麽(me) 關(guan) 心的姚力,突然有了壓力,同時也開始關(guan) 注起合作社來。往後幾年回家,隻要朋友親(qin) 戚聊起獼猴桃,姚力都願意湊上去聽一聽。

  有次,姚力在家,聽到老姚跟親(qin) 戚聊天:“獼猴桃賣得好不好,一向得看行情。行情好就掙,不好就賠。”姚力忍不住插了話,“咱縣種桃也30多年了,這種狀況沒變過?”

  “咋變?你沒搞過農(nong) 業(ye) ,不懂!”

  小姚不服氣,爭(zheng) 辯說:“我看新西蘭(lan) 的獼猴桃就很好賣。”

  老姚一笑:“這新西蘭(lan) 的金果獼猴桃,是即食水果,不用催熟,剝開就能吃,10塊錢一顆,能頂咱這一斤桃兒(er) 了。別看獼猴桃小,學問可大了。它是漿果,容易壞,貨架期短,所以要延長獼猴桃的貯藏時間,要用到倉(cang) 儲(chu) 技術。但是,怎麽(me) 保存更是學問,咱們(men) 想著怎麽(me) 把桃子存硬,這樣賣的時間長;而新西蘭(lan) 卻想著怎麽(me) 把桃子存軟,讓高端人群即買(mai) 即食。”

  老姚像老師一樣一氣兒(er) 說下來,小姚邊聽邊感歎:“原來獼猴桃學問大啊。”

  老姚抓住機會(hui) ,將了小姚一軍(jun) :“那當然!你有知識,肯動腦子,要是能幫我,咱家的桃子不會(hui) 比新西蘭(lan) 的差!”

  “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搞動員,行吧,我回來!”話音未落,那邊老姚笑了。

  轉 型

  老姚本以為(wei) ,回了家的姚力就能踏踏實實學種桃了。沒想到,姚力剛安頓下來就提出,要去外麵“逛一逛”。

  原來,小姚結合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經驗,已經對獼猴桃產(chan) 業(ye) 做了一番分析。他跟老姚說,“傳(chuan) 統的獼猴桃銷售方式,就是果農(nong) 種、果商收,生產(chan) 端和銷售端‘不通氣’,風險難以把控。要把獼猴桃賣好,不能隻是種好、存好。埋頭種桃,還得抬頭看市場。”

  得到老姚支持,小姚開始四處進行市場調研。他走進零售店,問顧客們(men) 的喜好;走進水果批發市場,聽果商們(men) 的需求……

  “獼猴桃熟得正好才好吃,可超市和水果攤的獼猴桃,免不了被顧客捏來捏去,品相不好不說,價(jia) 格也賣不上去。”姚力說,“我爸說的沒錯,要麵向高端市場,發展即食獼猴桃。”

  怎麽(me) 發展?姚力想起學校裏學的知識:訂單農(nong) 業(ye) ——先跟客戶談好需求量,再指導農(nong) 戶生產(chan) 符合標準的果品,不僅(jin) 果品品質有保障、賣價(jia) 更高,還有穩定的銷售渠道。

  一番交流,老姚對小姚刮目相看:“好小子!見過世麵!”

  一個(ge) 懂種植,一個(ge) 會(hui) 管理,老姚小姚配合不錯。在生產(chan) 端,逐個(ge) 環節對果農(nong) 進行統一指導;在收購中,高於(yu) 市場價(jia) 10%左右的價(jia) 格進行收購;在貯藏上,實施科學的庫存管理。當年初試水,30畝(mu) 、9萬(wan) 斤的即食獼猴桃銷售一空。

  去年逢上連陰雨,獼猴桃價(jia) 格走低。有人提議,把收購價(jia) 降一點,甚至有果農(nong) 願意主動降價(jia) 。小姚一評估,這點差價(jia) 自家能承擔,於(yu) 是建議老姚不降價(jia) ,“合同就是合同,信譽是基礎,不能虧(kui) 果農(nong) !”

  一個(ge) 果商知道了這件事,感慨道:“保農(nong) 戶就是保產(chan) 業(ye) ,隻要他們(men) 肯跟著你一直種下去,這條產(chan) 業(ye) 鏈就穩得住!”

  如今,前來跟老姚小姚做訂單農(nong) 業(ye) 的果農(nong) 絡繹不絕。姚力說,“從(cong) 2016年的30畝(mu) 9萬(wan) 斤,到今年的1620畝(mu) 500萬(wan) 斤,我們(men) 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轉了型。”

  轉 變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你試試?”

  “你這個(ge) 品種的獼猴桃,哪條都不可能做到!你在吹牛。”

  “留兩(liang) 箱,你嚐嚐!”

  這段對話,發生在小姚跟一個(ge) 福建水果商之間。小姚說,自家的獼猴桃“可即食,貨架期可達10至15天,春節也有貨”。聽了這3點,這位買(mai) 家連說了3個(ge) “不可能”。

  然而,沒過3天,姚力就接到了這位商人的電話,“訂貨!”

  小姚的底氣,來自動態大帳氣調貯藏保鮮技術。這是老姚和小姚與(yu)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開展合作的新技術,可以改善獼猴桃的食用品質。

  獼猴桃在成熟到衰老的過程中,果實對氣體(ti) 成分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的,這項技術就是在傳(chuan) 統氣調的基礎上,在不同的貯藏時期,動態控製氣體(ti) 指標,從(cong) 而有效延緩果實代謝過程,保持食用品質。福建水果商品嚐的品種,正是來自這個(ge) 技術的培育。

  “去年試了30萬(wan) 斤,拿到了核心數據。今年正打算申請專(zhuan) 利呢。”姚力信心滿滿,如今果農(nong) 也要學會(hui) “轉身”,成為(wei) “科技咖”。

  為(wei) 了提升管理效率,在姚力的倡導下,合作社還引進了智慧農(nong) 業(ye) AI種植係統,簽約農(nong) 戶的信息被納入雲(yun) 管理,農(nong) 戶可以實時接收每個(ge) 生產(chan) 時期的農(nong) 藝操作指令。

  “有了這些技術護航,咱們(men) 合作社果農(nong) 們(men) 的收入就更有保障了。”姚力說。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01日 07:17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