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與(yu) 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20年5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主席團第二次會(hui) 議通過)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主席團: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guan) 於(yu) 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yu) 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和2019年全國預算執行情況與(yu) 2020年全國預算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在對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進行初步審查的基礎上,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guan) 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的審查意見,又作了進一步審查。國務院根據審查意見對預算報告作了修改。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2019年預算執行情況總體(ti) 良好
根據國務院報告的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yi) 元,為(wei) 預算的98.9%;支出238874億(yi) 元,完成預算的101.5%;加上調入資金和使用結轉結餘(yu) ,全國財政赤字27600億(yi) 元,與(yu)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批準的預算持平。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305億(yi) 元,為(wei) 預算的99.4%;支出109530億(yi) 元,完成預算的98.4%;加上調入資金,中央財政赤字18300億(yi) 元,與(yu) 預算持平。2019年末,中央財政國債(zhai) 餘(yu) 額168038億(yi) 元,地方政府一般債(zhai) 務餘(yu) 額118694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務餘(yu) 額94378億(yi) 元,都控製在全國人大批準的債(zhai) 務餘(yu) 額限額以內(nei) 。
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4516億(yi) 元,為(wei) 預算的108.4%;支出91365億(yi) 元,完成預算的91.5%。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960億(yi) 元,為(wei) 預算的117.7%;支出2287億(yi) 元,完成預算的95.3%。全國社會(hui) 保險基金預算收入80844億(yi) 元,為(wei) 預算的101.5%;支出74989億(yi) 元,完成預算的101.0%。預算草案中對有關(guan) 預算執行情況作了說明。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認為(wei) ,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總體(ti) 良好。麵對國內(nei) 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麵,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有關(guan) 決(jue) 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規模減稅降費落地見效,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持續推進財稅體(ti) 製改革,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有力推動經濟平穩運行,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打下決(jue) 定性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預算執行和財政管理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部分項目預算執行與(yu) 預算相比變動較大,預算執行不夠嚴(yan) 肅;有的中央部門支出執行率低,年末結轉資金較多,資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一些預算支出項目固化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支出結構有待優(you) 化;全麵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有待加強;有的支出預算與(yu) 政策銜接不夠緊密,有的項目前期準備不夠充分,相關(guan) 政策措施落實不夠及時到位;一些地方財政“三保”壓力加大,政府債(zhai) 務負擔較重,隱性債(zhai) 務風險化解壓力較大等。這些問題要予以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jue) 。
二、2020年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總體(ti) 可行
國務院提出的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0270億(yi) 元,比2019年預算執行數下降5.3%;支出247850億(yi) 元,增長3.8%;加上調入資金和使用結轉結餘(yu) ,全國財政赤字37600億(yi) 元,增加10000億(yi) 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770億(yi) 元,減少7.3%;支出114950億(yi) 元,增長9.1%;加上調入資金,中央財政赤字27800億(yi) 元,增加9500億(yi) 元。中央財政發行10000億(yi) 元抗疫特別國債(zhai) ,年末國債(zhai) 餘(yu) 額限額213008.35億(yi) 元。地方政府一般債(zhai) 務新增規模9800億(yi) 元,一般債(zhai) 務餘(yu) 額限額142889.22億(yi) 元;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務新增規模37500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務餘(yu) 額限額145185.08億(yi) 元。
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1446億(yi) 元,下降3.6%;支出126123億(yi) 元,增長38%。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638億(yi) 元,下降8.1%;支出2615億(yi) 元,增長14.3%。全國社會(hui) 保險基金預算收入77287億(yi) 元,下降4.4%;支出82284億(yi) 元,增長9.7%;本年收支缺口4997億(yi) 元,年末滾存結餘(yu) 89030億(yi) 元。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認為(wei) ,國務院提出的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緊緊圍繞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wei) ,堅持政府帶頭過緊日子,調整優(you) 化支出結構,加強重點領域支出保障,加大對地方財政的保障力度,全麵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防範化解債(zhai) 務風險。預算草案符合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符合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的決(jue) 策部署,符合預算法規定,總體(ti) 可行。建議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批準國務院提出的《關(guan) 於(yu) 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yu) 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準2020年中央預算草案,同時批準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債(zhai) 務餘(yu) 額限額142889.22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務餘(yu) 額限額145185.08億(yi) 元。地方各級政府預算依法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審查和批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依照國務院下達的債(zhai) 務限額舉(ju) 借的債(zhai) 務,依法列入本級預算草案或預算調整方案,報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hui) 批準。國務院將地方預算匯總後報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備案。
三、做好2020年預算執行和財政工作的建議
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jue) 戰決(jue) 勝之年,做好財政預算工作意義(yi) 重大。要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hui) 精神,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緊扣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wei) 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jue) 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ye) 、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ti) 、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wei) ,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guan) 鍵作用,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當前財政收入增長放緩,各領域財政支出剛性增長,財政收支矛盾進一步突顯。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紮實做好各項財政預算工作,圓滿完成2020年預算。為(wei) 此,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力做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財政保障工作。要切實將已安排的疫情防控保障資金和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適時研究出台和完善有關(guan) 財稅支持政策,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就業(ye) 、社保、醫保、就學等方麵的實際困難。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ye) 企業(ye) 的財稅支持力度,支持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複市複業(ye) ,有針對性地紓解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實施好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審計部門要對應對疫情防控財稅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zhuan) 項審計。國務院今年適時向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報告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實和資金安排使用情況。要針對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推進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ti) 係和公共衛生體(ti) 係,補齊重大傳(chuan) 染病預防控製、公共衛生隊伍建設、應急醫藥物資儲(chu) 備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短板,支持醫療機構建設,夯實傳(chuan) 染病患者救治能力。
(二)全麵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wei) 的要求。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發揮政策效應,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合理分配並管好用好抗疫特別國債(zhai) 和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將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用出績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要堅持量入為(wei) 出,更加注重支出結構調整,加大對疫情防控、三大攻堅戰、基礎研究和重大科技攻關(gu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重點領域保障力度。探索運用零基預算理念科學核定支出,提高預算編製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進一步加強中央基本建設投資預算管理,細化預算內(nei) 容,健全完善項目遴選、風險評估、績效評價(jia) 等工作機製。全麵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完善績效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加強績效運行監控,將績效評價(jia) 結果作為(wei) 預算安排、健全製度、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據。財政政策要同貨幣政策及就業(ye) 、消費、投資、產(chan) 業(ye) 、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健全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製度體(ti) 係。
(三)始終堅持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把政府過緊日子作為(wei) 財政工作長期堅持的方針,嚴(yan) 肅財經紀律,用嚴(yan) 格規範的製度,將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的要求落實落地。發揮好中期財政規劃的重要作用,統籌兼顧,聚焦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加快推進財政支出標準製定工作。堅決(jue) 壓減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積極支持基層政府“三保”工作,健全完善“三保”預算審核監督工作機製。強化預算約束,堅持先有預算後有支出,嚴(yan) 格控製預算追加事項,需要出台的支出政策原則上在以後年度預算安排。加強審計查出突出問題和績效評價(jia) 發現問題的整改,緊緊盯住財政資金和國有資源資產(chan) 的損失浪費,集中治理、持續發力。健全完善政府會(hui) 計製度,盡快將政府財務報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備案。
(四)著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和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加大對脫貧攻堅的投入力度,相關(guan) 資金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ti) 傾(qing) 斜。保持扶貧政策和資金投入的連續性。加大財政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投入力度,加大涉農(nong) 資金統籌力度和優(you) 化使用結構,集中財力保障農(nong) 業(ye) 發展重點項目需要。政府投資要繼續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傾(qing) 斜,加快補上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繼續將汙染防治作為(wei) 財政重點保障領域,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生態環保責任和財政支出範圍,健全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完善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與(yu) 項目管理製度,優(you) 化資金分配方式,加強項目儲(chu) 備,健全績效評價(jia) 機製,確保項目持續發揮效用。
(五)不斷強化地方政府債(zhai) 務管理。堅持舉(ju) 債(zhai) 規模與(yu) 償(chang) 債(zhai) 能力相匹配原則,完善地方政府新增債(zhai) 務限額確定機製。穩妥做好抗疫特別國債(zhai) 和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工作。加強抗疫特別國債(zhai) 與(yu) 其他財政資金的統籌銜接,確保用於(yu) 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guan) 支出。指導和督促地方政府嚴(yan) 格落實“資金跟著項目走”要求,明確項目確定標準,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優(you) 先安排國家確定的重點支出。探索建立專(zhuan) 項債(zhai) 券發行與(yu) 建設項目掛鉤機製。嚴(yan) 格落實地方政府債(zhai) 券到期償(chang) 還責任,加快融資平台公司轉型,依法穩妥化解隱性債(zhai) 務。妥善處置地方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進一步健全政府債(zhai) 務管理情況向人大報告製度。推進政府債(zhai) 務管理立法研究工作。
(六)加快推進財稅改革。紮實推進重要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適當加強中央在知識產(chan) 權保護、基本養(yang) 老保險、跨區域生態保護等方麵事權,減少並規範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權。加強已出台改革方案的貫徹實施,推動省以下政府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製定實施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ti) 係。完善轉移支付製度,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方式下沉財力,探索對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實行清單管理,完善專(zhuan) 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製。探索逐步建立稅式支出預算製度。加快推進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製度改革。研究健全與(yu) 基本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相適應的社會(hui) 保險基金預算製度。今年要修訂出台預算法實施條例,修訂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加快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高質量推進稅收立法工作,今年將增值稅法、消費稅法、關(guan) 稅法、印花稅法等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健全地方稅體(ti) 係,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加強政府非稅收入法治化建設,研究製定政府非稅收入條例。做好2020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提交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綜合報告和專(zhuan) 項口頭報告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的工作。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2020年5月26日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