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兩(liang) 會(hui) ·XHDW)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wei) 攝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25日下午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堅決(jue)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在中央政法委領導下,認真落實依法防控要求,單獨或會(hui) 同有關(guan) 單位製定依法懲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犯罪、保障複工複產(chan) 等意見,完善服務“六穩”“六保”司法舉(ju) 措,發布57個(ge) 懲處涉疫犯罪和服務複工複產(chan) 典型案例。各級法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維護穩定等工作,審結各類涉疫案件2736件;嚴(yan) 懲侵害醫務工作者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yan) 犯罪;堅持審慎善意文明司法;運用遠程立案、網上審判、智慧執行及時定分止爭(zheng) 。全國法院網上立案136萬(wan) 件、開庭25萬(wan) 次、調解59萬(wan) 次,電子送達446萬(wan) 次,網絡查控266萬(wan) 件,司法網拍成交額639億(yi) 元,執行到位金額2045億(yi) 元。廣大法院幹警特別是湖北和武漢法院幹警堅決(jue) 響應黨(dang) 中央號召,積極投身各地抗疫一線。

  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有力監督下,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黨(dang) 組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決(jue) 議,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wei) 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8498件,審結34481件,同比分別上升10.7%和8.2%,製定司法解釋20件,發布指導性案例33個(ge) ,加強對全國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指導;地方各級法院受理案件3156.7萬(wan) 件,審結、執結2902.2萬(wan) 件,結案標的額6.6萬(wan) 億(yi) 元,同比分別上升12.7%、15.3%和20.3%。

  一、全麵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堅決(jue)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29.7萬(wan) 件,判處罪犯166萬(wan) 人。依法嚴(yan) 懲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極端等犯罪。始終保持對嚴(yan) 重危害社會(hui) 治安犯罪高壓態勢,審結嚴(yan) 重暴力犯罪案件4.9萬(wan) 件,多發性侵財犯罪案件27.2萬(wan) 件,涉槍涉爆、涉賭涉黃犯罪案件6.5萬(wan) 件,嚴(yan) 重暴力犯罪案件連續十年呈下降態勢。深入開展禁毒鬥爭(zheng) ,審結毒品犯罪案件8.6萬(wan) 件。依法懲治安全生產(chan) 違法犯罪。切實維護人民警察人身安全和執法權威。依法審理劫持公交車撞人、校園門口砍殺無辜、殺害順風車乘客等一批重大惡性案件,對罪行極其嚴(yan) 重的犯罪分子依法判處死刑,充分發揮刑罰震懾作用。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全國法院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12639件83912人。依法審理孫小果案、杜少平操場埋屍案,對主犯孫小果、杜少平堅決(jue) 判處並執行死刑。會(hui) 同有關(guan) 單位出台辦理惡勢力、“套路貸”、非法放貸等刑事案件意見。嚴(yan) 懲公職人員涉黑涉惡犯罪。徹底鏟除黑惡勢力經濟基礎。

  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審結貪汙賄賂、瀆職等案件2.5萬(wan) 件2.9萬(wan) 人,其中被告人原為(wei) 中管幹部的27人。準確體(ti) 現寬嚴(yan) 相濟刑事政策,對艾文禮等主動投案被告人依法從(cong) 寬處理,對邢雲(yun) 等嚴(yan) 重腐敗分子適用終身監禁。與(yu) 國家監察委員會(hui) 等完善國家監察與(yu) 刑事司法銜接機製。積極配合境外追逃追贓,審結外逃腐敗分子回國受審案件321件。

  切實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感。嚴(yan) 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依法妥善審理長生疫苗案、肖平輝生產(chan) 銷售注水牛肉案等重大案件。嚴(yan) 懲暴力傷(shang) 醫犯罪,對殺害北京民航總醫院醫生的孫文斌等一批犯罪分子依法判處並執行死刑。針對高空拋物墜物嚴(yan) 重威脅群眾(zhong) 安全問題,出台司法政策,公開審判一批高空拋物危害公共安全案件。

  依法裁定特赦。認真落實習(xi) 近平主席特赦令和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特赦決(jue) 定,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依法裁定特赦罪犯23593人。

  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各級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774件,山東(dong) 等法院依法糾正張誌超等重大冤錯案件。審結國家賠償(chang) 案件1.8萬(wan) 件。依法宣告637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751名自訴案件被告人無罪。陝西法院依法宣告範太應無罪,避免了重大冤錯案件發生。深入推進以審判為(wei) 中心的刑事訴訟製度改革。保障律師依法履職。

  二、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商事案件453.7萬(wan) 件。出台公司法、破產(chan) 法司法解釋,發布民商事審判工作會(hui) 議紀要。審結一審行政案件28.4萬(wan) 件。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世界排名大幅躍升。

  加強產(chan) 權司法保護。堅持各類市場主體(ti) 訴訟地位、法律適用、法律責任一律平等。依法甄別糾正曆史形成的涉產(chan) 權冤錯案件。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所有司法解釋進行清理,廢止103件,廢除一切對民營企業(ye) 的不平等規定。嚴(yan) 禁超標的查封扣押凍結財產(chan) ,創新適用“活封活扣”等強製措施。保護企業(ye) 家人身和財產(chan) 安全,激發創新創業(ye) 活力。

  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審結專(zhuan) 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chan) 權案件41.8萬(wan) 件。公正審理電商平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正當競爭(zheng) 等案件。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chang) 製度,加大侵權違法成本。我國已成為(wei) 審理知識產(chan) 權案件尤其是專(zhuan) 利案件最多的國家,也是審理周期最短的國家之一。

  服務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出台司法解釋,依法懲治操縱證券期貨市場、內(nei) 幕交易犯罪。會(hui) 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證監會(hui) 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為(wei)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ce) 製改革製定司法保障意見。

  服務脫貧攻堅戰。落實落細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司法政策,依法嚴(yan) 懲涉農(nong) 騙補騙保、扶貧領域腐敗、農(nong) 資造假等侵害群眾(zhong) 利益犯罪。

  服務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審結一審環境資源案件26.8萬(wan) 件。審結檢察機關(guan) 和社會(hui) 組織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953件,嚴(yan) 肅追究損毀三清山巨蟒峰等破壞生態環境人員法律責任。在江蘇南京、甘肅蘭(lan) 州新設環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相應省域內(nei) 環境資源案件。

  服務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出台加快完善市場主體(ti) 退出製度改革方案,降低退出成本。妥善審結破產(chan) 重整等案件4626件,涉及債(zhai) 權6788億(yi) 元,推動“僵屍企業(ye) ”平穩有序出清,讓482家有發展前景的企業(ye) 通過重整走出困境,幫助10.8萬(wan) 名員工保住就業(ye) 崗位。

  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出台專(zhuan) 門意見,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創新發展。北京、天津、河北法院妥善化解涉重大項目糾紛,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冬奧會(hui) 籌辦。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法院提高司法協作水平,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發展。遼寧、吉林、黑龍江法院聚焦優(you) 化營商法治環境,服務新時代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全方位振興(xing) 。廣東(dong) 法院著力營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護航。

  服務數字經濟發展。各級法院依法妥善審理涉新交易新模式新業(ye) 態案件,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加強對數字版權、數字內(nei) 容產(chan) 品的保護。加大數據安全和個(ge) 人隱私保護力度,嚴(yan) 懲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犯罪。

  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審結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1.7萬(wan) 件,海事海商案件1.6萬(wan) 件。製定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投資者合法權益。出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意見、服務上海自貿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建設意見。

  三、堅持司法為(wei) 民、公正司法,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嚴(yan) 懲侮辱國旗國徽國歌犯罪,宣示國家象征莊嚴(yan) 神聖不可侵犯。審結英烈保護公益訴訟案件22件,對侵害方誌敏、董存瑞、黃繼光、木裏救火犧牲勇士等英烈權益的行為(wei) ,嚴(yan) 肅追究法律責任。貫徹《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堅持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司法工作。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健全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機製。審理網絡眾(zhong) 籌退款等案件,規範網絡公益行為(wei) 。

  維護社會(hui) 公平。審結一審民事案件939.3萬(wan) 件,其中涉及教育、就業(ye) 、醫療、住房、消費、社會(hui) 保障等民生領域案件144萬(wan) 件。嚴(yan) 厲懲處侵害殘疾人的犯罪,方便殘疾人訴訟。積極參加“護薪”行動,幫助農(nong) 民工追討欠薪106.6億(yi) 元。發放司法救助金11.2億(yi) 元,幫助涉訴困難群眾(zhong) 擺脫困境。會(hui) 同人社部等發布促進婦女平等就業(ye) 規範性文件。妥善審理女工懷孕被解雇、畢業(ye) 生求職遭地域歧視等案件。

  促進和諧家庭建設。深化家事審判改革,會(hui) 同全國婦聯等健全婦女兒(er) 童權益保護機製。審結婚姻家庭案件185萬(wan) 件,加大反家暴力度,及時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2004份。嚴(yan) 懲虐待、遺棄、傷(shang) 害老年人犯罪,審結贍養(yang) 案件2.6萬(wan) 件;家事法庭巧斷家務事,妥善化解贍養(yang) 、撫養(yang) 糾紛。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完善少年司法製度,堅持圓桌式審判。依法嚴(yan) 懲侵害少年兒(er) 童身心健康的犯罪,對性侵兒(er) 童的趙誌勇、何龍等罪行極其嚴(yan) 重的一批犯罪分子,堅決(jue) 依法判處死刑。會(hui) 同民政部等出台意見,加強對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的保護。加強校園欺淩預防處置,審結相關(guan) 案件4192件。會(hui) 同教育部等完善校園安全事故處理機製,依法懲治涉及“校鬧”的犯罪。

  維護國防利益和軍(jun) 人軍(jun) 屬合法權益。全麵完成服務保障涉軍(jun) 停償(chang) 工作,全國法院5個(ge) 先進單位、15名先進個(ge) 人受到人社部和中央軍(jun) 委政治工作部、後勤保障部聯合表彰。研究出台15條舉(ju) 措,為(wei) 做好涉軍(jun) 停償(chang) 下篇文章積極提供司法服務。嚴(yan) 懲破壞軍(jun) 事設施、冒充軍(jun) 人招搖撞騙等犯罪,審結相關(guan) 案件484件。軍(jun) 事法院穩步推開軍(jun) 事行政審判試點,依法維護部隊官兵合法權益。

  保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qiao) 胞、歸僑(qiao) 僑(qiao) 眷合法權益。審結涉港澳台案件2.7萬(wan) 件,辦理司法協助互助案件9648件,審結涉僑(qiao) 案件2475件。基本實現內(nei) 地與(yu) 香港民商事司法協助全覆蓋。建成內(nei) 地與(yu) 澳門司法協助網絡平台。出台司法惠台36條措施,平等保護台胞台企合法權益。

  引導社會(hui) 成員增強公共意識、規則意識。對發生在公共空間案件的審理,人民法院兼顧國法天理人情,明辨是非,懲惡揚善,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yu) 社會(hui) 效果的統一。通過一係列案件審理,破解長期困擾群眾(zhong) 的“扶不扶”“勸不勸”“追不追”“救不救”“為(wei) 不為(wei) ”“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風險,堅決(jue) 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橫誰有理”“誰受傷(shang) 誰有理”等“和稀泥”做法。

  四、構建便民高效的矛盾糾紛化解機製,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

  暢通群眾(zhong) 糾紛解決(jue) 渠道。鞏固立案登記製改革成果,堅決(jue) 防止立案難反彈回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黨(dang) 委領導的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各地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挺在前麵,讓人民內(nei) 部矛盾能夠更快更有效化解。

  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製。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全國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化解案件849.7萬(wan) 件,其中速裁快審案件平均審理周期較一審民商事案件縮短49.2%。暢通訴訟服務渠道,決(jue) 不讓群眾(zhong) 無處申訴,決(jue) 不許對群眾(zhong) 訴求置之不理。在訴訟服務中心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的訴訟服務。

  推廣跨域立案訴訟服務。在全國範圍全麵推開跨域立案訴訟服務。京津冀、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跨域立案域內(nei) 全貫通,全國中級、基層法院和海事法院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全覆蓋。

  立足城鄉(xiang) 基層化解糾紛。充分發揮全國10759個(ge) 人民法庭作用,積極參與(yu) 縣域基層治理,共調解、審結案件473.1萬(wan) 件。

  五、鞏固“基本解決(jue) 執行難”成果,保持執行工作高水平運行

  2019年,全國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1041.4萬(wan) 件,執結954.7萬(wan) 件,執行到位金額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分別上升17.4%、22.4%和10.8%。

  深化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認真貫徹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2019年“1號文件”,推動完善跨部門係統監管和聯合懲戒機製,鞏固拓展綜合治理執行難格局。認真落實代表審議意見,製定實施執行工作五年發展綱要。製定律師參與(yu) 執行意見。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部署,配合開展民事強製執行法立法工作。

  強化善意執行、文明執行。製定強化善意文明執行意見,優(you) 化查封、變價(jia) 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的影響。嚴(yan) 格失信懲戒程序條件,精準實施信用懲戒。依法及時刪除失信名單208.3萬(wan) 人次,同比上升19.3%。轉變執行工作理念,由過去的懲戒為(wei) 主變為(wei) 懲戒與(yu) 激勵並重。

  加大力度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問題。針對涉民生、金融、拖欠民營企業(ye) 賬款等案件,集中開展專(zhuan) 項執行行動。集中執行期間,全國法院執結涉民生案件21萬(wan) 件,執行到位金額98億(yi) 元。執結涉金融案件47萬(wan) 件,執行到位金額2000億(yi) 元。執結拖欠民營企業(ye) 賬款案件5870件,執行到位金額127億(yi) 元。

  六、深化司法體(ti) 製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不斷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

  深化司法體(ti) 製綜合配套改革。貫徹政法領域全麵深化改革實施意見,發布人民法院第五個(ge) 五年改革綱要。貫徹新修訂的人民法院組織法和法官法。落實人民陪審員法,擴大參審範圍,全國陪審員參審案件340.7萬(wan) 件。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授權,在15個(ge) 省份20個(ge) 城市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

  全麵落實司法責任製。健全有序放權、科學配權、規範用權、嚴(yan) 格限權的審判權力運行體(ti) 係。推行類案與(yu) 關(guan) 聯案件強製檢索機製,完善審判委員會(hui) 工作機製,促進裁判尺度統一。加強法官遴選工作。

  探索互聯網司法新模式。發揮北京、杭州、廣州互聯網法院“試驗田”作用,推廣“網上案件網上審理”。全麵推廣“中國移動微法院”,推動電子訴訟服務向移動端發展。審理“直播帶貨”“暗刷流量”等新型互聯網案件,明確網絡空間行為(wei) 規範、權利邊界和責任。在烏(wu) 鎮舉(ju) 辦世界互聯網法治論壇,深化互聯網司法國際合作,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

  推動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深度應用。深化司法大數據應用,完成專(zhuan) 題報告806份。建成全國統一司法區塊鏈平台,創新在線存證方式。在執行中應用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提高執行規範化水平。推廣庭審語音識別、文書(shu) 智能糾錯、“法信”智能推送等應用。

  深化陽光司法。截至今年4月,中國裁判文書(shu) 網公布文書(shu) 9195萬(wan) 份,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向當事人公開案件2900萬(wan) 件,公開信息15億(yi) 項。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案件696萬(wan) 件,觀看量237億(yi) 人次。

  2019年,全國法院法官人均辦案228件,同比增長13.4%;各類案件一審後當事人服判息訴率89.2%,二審後達到98.2%;涉訴信訪總量、涉訴進京訪同比分別下降13.3%和40%;互聯網法院案件平均審理周期42天,比傳(chuan) 統模式縮短57.1%。

  七、堅持革命化、正規化、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方向,大力加強人民法院隊伍建設

  始終把黨(dang) 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牢牢堅持黨(dang) 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認真落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政法工作條例》,把黨(dang) 的領導貫徹到人民法院工作各方麵和全過程。認真接受中央巡視,狠抓問題整改。深入開展向鄒碧華學習(xi) 活動。

  不斷加強司法能力建設。培訓幹警61.5萬(wan) 人次。選派851名法官參加涉外培訓交流。培養(yang) 雙語法官1345人,內(nei) 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法院積極參與(yu) “雙語法律文化出版工程”。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yan) 格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結合主題教育開展深化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切實解決(jue) “燈下黑”問題。堅持刀刃向內(nei) ,以零容忍態度嚴(yan) 懲司法腐敗。最高人民法院查處本院違紀違法幹警11人,各級法院查處利用審判執行權違紀違法幹警1374人,其中追究刑事責任115人。

  八、自覺接受監督,加強和改進人民法院工作

  依法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決(jue) 議和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關(guan) 於(yu) 解決(jue) 執行難情況專(zhuan) 項報告的審議意見,並專(zhuan) 門報告落實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專(zhuan) 題報告刑事審判工作情況。認真辦理代表建議355件,辦理日常建議395件。邀請全國人大代表視察法院、參加會(hui) 議、旁聽庭審等活動1492人次。認真接受民主監督,辦理政協提案173件,走訪接待全國政協委員180人次。深入貫徹監察法,支持配合監察機關(guan) 對法院工作人員進行監督。依法接受檢察機關(guan) 訴訟監督。廣泛接受社會(hui) 監督。加強與(yu) 新聞媒體(ti) 互動,主動接受輿論監督。

  人民法院工作的發展進步,根本在於(yu)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

  人民法院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司法理念、司法能力與(yu) 新時代新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給司法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三是司法體(ti) 製綜合配套改革存在落實不到位情況。四是知識產(chan) 權、互聯網、涉外等領域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審判人才短缺。五是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zheng) 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六是一些法院案件多、壓力大,一些邊遠地區基層法院招人難、留人難問題突出。

  2020年工作任務

  一是著力服務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全麵恢複經濟社會(hui) 秩序。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司法應對,依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依法保障國家惠企政策有效落實,精準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挺在前麵,注重運用調解、執行和解等方式妥善化解因疫情引發的矛盾糾紛。依法準確適用不可抗力規則,合理平衡當事人利益。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堅決(jue) 杜絕超標的查封、亂(luan) 查封,有效運用“活封”措施,盡最大可能保持企業(ye) 財產(chan) 運營價(jia) 值。通過破產(chan) 重整、和解等程序幫助企業(ye) 化解危機、脫困重生。充分運用司法手段,盡最大努力保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生存,保障和促進就業(ye) 。依法妥善化解投資消費、新型基建等領域糾紛,為(wei) 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涉外案件,推動全球抗疫法治合作,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中國法院將嚴(yan) 格遵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guan) 係基本原則,堅決(jue) 捍衛我國司法主權和國家安全。

  二是著力服務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嚴(yan) 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依法懲治影響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類犯罪,堅決(jue) 維護國家安全、生物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hui) 穩定。立足司法職能推動健全公共衛生體(ti) 係,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依法懲治職務犯罪,服務一體(ti) 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嚴(yan) 懲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等領域犯罪,加強新型犯罪問題研究應對。強化人權司法保障,依法保障律師執業(ye) 權利。深化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依法公正高效審理涉黑涉惡犯罪案件。

  三是著力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緊扣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嚴(yan) 懲“三農(nong) ”領域各類犯罪,強化消費扶貧、就業(ye) 扶貧、產(chan) 業(ye) 扶貧司法保障,加強金融、環境資源等案件審判,為(wei) 打好三大攻堅戰提供有力司法服務。積極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產(chan) 權和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加強數據權利和個(ge) 人信息安全保護。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中部地區崛起、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等提供高水平司法服務。

  四是著力加強民生司法保障。認真貫徹實施民法典,依法保護民事主體(ti) 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guan) 係,維護社會(hui) 和經濟秩序。堅持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要求融入司法審判,弘揚正風正氣。健全切實解決(jue) 執行難長效機製,強化公正規範文明執行。積極參與(yu) 市域社會(hui) 治理,發揮人民法庭作用,服務法治鄉(xiang) 村建設。堅決(jue) 依法糾正就業(ye) 中地域、性別等歧視,堅決(jue) 依法糾正無故解除新冠肺炎患者勞動合同關(guan) 係的行為(wei) 。

  五是著力推進審判體(ti) 係和審判能力現代化。認真實施人民法院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精神的意見。加強改革“回頭看”,鞏固改革成果,認真落實深化司法責任製綜合配套改革意見。深化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全麵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實效。推進裁判尺度統一。鞏固拓展疫情期間智慧法院建設應用成果,完善互聯網司法模式。

  六是著力建設忠誠幹淨擔當的過硬法院隊伍。加強人民法院黨(dang) 的政治建設,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業(ye) 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高素質隊伍。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法院發展。認真抓好巡視整改落實。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和各方麵監督。夯實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主體(ti) 責任,堅決(jue) 破除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嚴(yan) 格執行防止外部和內(nei) 部人員幹預過問司法“三個(ge) 規定”等鐵規禁令。

2020全國兩(liang) 會(hui)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6日 06:49 來源:新華社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