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在應對危機中掌握工作主動權、打好發展主動仗”;23日上午,看望參加政協會(hui) 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又明確指出“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
5月23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hui) 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連續兩(liang) 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為(wei) 中國經濟化危為(wei) 機開出辯證之方。
(一)觀大勢需要辯證法
中國人從(cong) 不缺拚勁和幹勁。但麵對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和國際上諸多不確定性,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不小的難題。
在政協聯組會(hui) 發言中,有政協委員向總書(shu) 記道出困惑,甚至以產(chan) 銷、投資麵臨(lin) 幾大“難”來反映同行們(men) 的心聲。
對於(yu) 這個(ge) 問題,總書(shu) 記是這樣看的:“要堅持用全麵、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yu) 變局中開新局。”
5月23日上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hui) 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中國經濟麵臨(lin) 著不可小覷的“危”。
從(cong) 內(nei) 部看,受疫情影響,今年首季經濟增速呈現深度降幅,同比下降6.8%;消費、服務業(ye) 出現萎縮,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受到衝(chong) 擊,中小微企業(ye) 首當其衝(chong) ,就業(ye) 等民生保障挑戰加大……
從(cong) 外部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而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到32%……
“必須在一個(ge) 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這是麵對危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的一個(ge) 基本判斷。
化危為(wei) 機的基礎又在哪裏?
總書(shu) 記列出的幾個(ge) 數據具有說服力:
我國擁有1億(yi) 多市場主體(ti) 和1.7億(yi) 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zhuan) 業(ye) 技能的人才;有包括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在內(nei) 的14億(yi) 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nei) 需市場……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數據和事實說話,肯定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給大家吃下“定心丸”。
(二)看目標需要辯證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未具體(ti) 設定經濟增速目標。這是否意味著可以放任經濟發展重走唯GDP論英雄的老路?
對於(yu) 這個(ge) 問題,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了明確回應: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目標會(hui) 定在6%左右。但是,疫情發生以後有的事情不由我們(men) 作主,世界經濟衰退已成定局,我們(men) 受到的影響有多大、有多深,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如果我們(men) 硬性定一個(ge) ,那著眼點就會(hui) 變成強刺激、抓增長率了,這樣不符合我們(men)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宗旨,我們(men) 一直在講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著眼點著力點不能放在GDP增速上。”
5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麵對經濟界政協委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語重心長: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guan) 重要。
不追求增長率具體(ti) 數字、在“穩”和“保”的基礎上積極進取,恰恰凸顯了我們(men) 追求的是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實現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福祉。
(三)抓機遇需要辯證法
今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美團新注冊(ce) 騎手達45.78萬(wan) 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委員向總書(shu) 記提到這一數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新就業(ye) 形態”也是脫穎而出,要順勢而為(wei) 。
危和機總是同生共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
努力“育新機”“開新局”。這兩(liang) 個(ge) “新”字,折射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危與(yu) 機”辯證關(guan) 係的深刻思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又連連以“新”字破題,為(wei) 經濟發展攻堅克難、化解風險指明了具體(ti) 路徑。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麵創新;
——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逐步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方向已然明確:抓好“新”機遇,念好“新”字訣,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必將更加強勁。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