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觀察·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2020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2020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時間:5月22日下午

  日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

  “著眼點著力點不能放在GDP增速上”

  “今年疫情原因,經濟影響大嗎?”

  一年一度,又同內(nei) 蒙古代表團見麵了。幾位代表發言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問到這個(ge) 問題。

  薛誌國代表笑稱自己是個(ge) “老京漂”,作為(wei) 內(nei) 蒙古敖漢旗駐北京流動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他那兒(er) 成為(wei) 老家在京就業(ye) 者的一個(ge) 落腳地,“疫情初期,農(nong) 民工們(men) 坐在家裏坐吃山空。如今九成都返京複工了,當地就業(ye) 也拓寬了出路,養(yang) 殖合作社搞得紅火。”

  費東(dong) 斌代表來自烏(wu) 蘭(lan) 察布,聽到總書(shu) 記問這個(ge) 問題,他細數了兩(liang) 大方麵:一個(ge) 是當地外出打工人員陸續複工;一個(ge) 是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業(ye) “鋪路架橋”,馬鈴薯、燕麥都打出了名氣。

  “你們(men) 那兒(er) 的馬鈴薯是做工業(ye) 原料好還是食用好?”

  “食用好,而且是很好的種薯!這段時間,價(jia) 格不僅(jin) 沒有落,反而漲了。”

  “甘肅那邊種植馬鈴薯也比較出名吧?”

  一聽總書(shu) 記提起市場比較,費東(dong) 斌代表頗有些“不甘示弱”,他笑著抬高了嗓門:“我們(men) 叫‘馬鈴薯之都’,他們(men) 叫‘馬鈴薯之鄉(xiang) ’,都好!”話音一落,總書(shu) 記和代表們(men) 都笑了。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為(wei) 完成目標任務帶來了挑戰。我們(men) 實事求是,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ti) 目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代表們(men) 談到了背後抉擇的深謀遠慮: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目標會(hui) 定在6%左右。但是,疫情發生以後有的事情不由我們(men) 作主,世界經濟衰退已成定局,我們(men) 受到的影響有多大、有多深,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如果我們(men) 硬性定一個(ge) ,那著眼點就會(hui) 變成強刺激、抓增長率了,這樣不符合我們(men)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宗旨,我們(men) 一直在講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六穩’‘六保’,我們(men) 追求的是經濟的科學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追求的是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美好生活。其實在追求這些的時候,也會(hui) 間接推進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降幅盡可能減少,但著眼點著力點不能放在GDP增速上。”

  “無論年齡再大、病情再重我們(men) 都絕不放棄”

  呼和巴特爾代表來自內(nei) 蒙古農(nong) 業(ye) 大學獸(shou) 醫學院,研究動物疫病防控多年。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談到疫情防控他深有感觸:

  “在這次世所罕見的抗疫鬥爭(zheng) 中,總書(shu) 記把方向、定策略、想辦法。我們(men) 都說,中國有主心骨,黨(dang) 中央一門心思惦念著我們(men) 老百姓。”

  “古人講,與(yu) 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謀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旁征博引,著重闡述了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

  “無論年齡再大、病情再重我們(men) 都絕不放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舉(ju) 例說道,“疫情發生以來我們(men) 成功救治的最大患者108歲。今天代表委員通道,我看到有代表介紹說,湖北治愈的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3000多位。他講到為(wei) 了搶救一位87歲的老人,身邊十幾位醫護人員連續忙碌了幾十天。”

  “在全國範圍調集最優(you) 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jia) 。”

  建黨(dang) 近百年,一路闖風雨、涉激流、跨險峰,砥礪前行。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為(wei) 民情懷。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麵臨(lin) 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jia) ,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過去集中上了一批露天煤礦和非煤礦山,帶來了沉重的生態環境壓力。我們(men) 對小散礦山礦業(ye) 權期滿不再延續,力爭(zheng) 到2023年將所有在期礦山全部建成綠色礦山,實現‘綠則存,不綠則退’……”

  霍照良代表,來自水草豐(feng) 茂的錫林郭勒。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他的發言題目是《築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這也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去年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的主題。諄諄囑托,言猶在耳。

  此刻,聽到他講草原亂(luan) 采濫挖的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插話問道:“露天煤礦還有多少?”

  “還有一些……”

  “今後不再上了?”總書(shu) 記所指的,是不在草原新上礦山開發項目。

  霍照良回答:“不再上了!全盟六成以上區域都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範圍了。”

  “留在那兒(er) ,子孫後代可以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頷首讚許。

  “我多次講,內(nei) 蒙古是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關(guan) 係華北、西北、東(dong) 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這些年你們(men) 深入實施重點工程,推動亮麗(li) 內(nei) 蒙古建設邁出了重要步伐。”

  “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把祖國北疆這道萬(wan) 裏綠色長城構築得更加牢固。”

  曾經一個(ge) 時期,內(nei) 蒙古發展依靠礦產(chan) ,雖然經濟增速很快,但讓草原千瘡百孔、傷(shang) 痕累累。

  談到這個(ge) 話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語氣嚴(yan) 厲:

  “這種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留下了很多後患。這個(ge) 後患的內(nei) 涵是多方麵的,既有破壞自然生態的後患,更有汙染政治生態的後患。涉煤腐敗已經成為(wei) 汙染的毒瘤和源頭,要認真總結經驗,深刻吸取教訓,嚴(yan) 堵製度漏洞,從(cong) 源頭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生態環境保護就是為(wei) 民造福的百年大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意味深長地說,“這個(ge) 月到山西考察時我強調,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為(wei) 民辦事、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重要的政績。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是為(wei) 黨(dang) 和人民做事用的,隻能用來為(wei) 民謀利。”

  筆尖刷刷,思緒悠長。

  延伸閱讀

  習(xi) 近平在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堅持人民至上 不斷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決(jue) 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3日 07:1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