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百姓的勤務員

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娘娘廟鄉黨委 梁立新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劉陽,38歲,2018年3月之前他是遼寧省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一名正科級幹部;2018年3月之後,他成為(wei) 駐遼寧省建昌縣娘娘廟鄉(xiang) 南台子村第一書(shu) 記、南台子村“暖民心”綜合服務站勤務員。

  南台子村在山窩窩裏。土壤貧瘠、幹旱少雨的自然條件,讓這個(ge) 有著593戶2323名村民的貧困村一直甩不掉“省級貧困村”的帽子。老百姓著急,村幹部著急,上級部門更著急。2018年3月,根據組織安排,劉陽被派駐進村,擔任起了第一書(shu) 記的角色。

  這是一次反差很大的身份切換。從(cong) 錦州來到建昌,由繁華城市紮根貧困農(nong) 村,從(cong) 一家人其樂(le) 融融到一個(ge) 人獨居宿舍,劉陽迅速調整,一頭紮進了最基層。很快,一塊為(wei) 百姓零距離服務的“南台子村暖民心服務站”的牌子掛在了村部最為(wei) 顯眼處。劉陽自告奮勇,擔任了首任勤務員。

這位勤務員很忙

  劉陽的工作節奏以“分鍾”來劃定,他走路帶風。他狠抓基層黨(dang) 建,完善《南台子村黨(dang) 支部管理製度》,保質保量開展“三會(hui) 一課”,深化推進“兩(liang) 學一做”教育常態化,登門入戶為(wei) 行動不便的黨(dang) 員授課,為(wei) 遠在外地打工的流動黨(dang) 員微信授課,實現了基層黨(dang) 建無死角、全覆蓋。他與(yu) 村兩(liang) 委班子共同開辟了“愛心企業(ye) +強黨(dang) 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扶貧模式,首創集團投資91.4萬(wan) 元,在村裏建起了惠民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38戶建檔立卡戶每戶養(yang) 驢3頭,成功實現脫貧。他搭建了慈善橋梁,讓社會(hui) 各界愛心人士走進南台子、了解南台子。錦州醫科大學為(wei) 該村捐贈了5000元錢用於(yu) 強化支部建設;協調錦州醫大附屬二院為(wei) 村裏購買(mai) 了4台電腦和1台打(複)印機,免費為(wei) 村民服務;協調附屬二院為(wei) 南台子村小學捐贈圖書(shu) 200餘(yu) 冊(ce) ,義(yi) 務授課2堂,為(wei) 孩子們(men) 講解如何保護牙齒等健康知識,並設立了“愛心書(shu) 屋”;協調“錦州70後愛心團隊”走進貧困戶、老黨(dang) 員和貧困學生家裏,送上了價(jia) 值3萬(wan) 餘(yu) 元的棉衣和生活用品等。

這位勤務員很累

  劉陽的手機24小時開機,他自製了“勤務員”聯係卡,分發給村裏所有村民,“有事就找劉書(shu) 記”成了大夥(huo) 的口頭禪。他的私家車變成了村裏的義(yi) 務服務車,村裏誰家有個(ge) 大事小情,劉陽全都無償(chang) 服務。經過調研,劉陽發現村裏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嚴(yan) 重,他便發揮派出單位醫療優(you) 勢,邀請著名專(zhuan) 家進村義(yi) 診。他協調派出單位錦州醫科大學附屬一、二、三醫院為(wei) 南台子村村民開通就醫綠色通道,“有病咱也能上城裏看了”,這成了村民們(men) 最津津樂(le) 道的事。劉陽積極與(yu) 派出單位溝通協調,先後5次派遣百餘(yu) 名醫療專(zhuan) 家教授來南台子村開展“主題黨(dang) 日+送醫下鄉(xiang)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活動,專(zhuan) 家教授們(men) 為(wei) 村民進行義(yi) 診共800餘(yu) 例,動用大型移動診療車為(wei) 村民進行免費檢查診斷,使村民節省檢查費合計15萬(wan) 餘(yu) 元。截至目前,服務站已為(wei) 70餘(yu) 位村民開展了代辦、陪辦服務,幫助60餘(yu) 位村民解決(jue) 了就醫難問題。

這位勤務員很得民心

  駐村一年多,劉陽成了南台子村老百姓天天看到的、嘴裏念叨最多的人。去年冬天,因為(wei) 自家飼養(yang) 的大量笨雞賣不出去,貧困戶遲忠玉急得嘴上起泡。後經劉陽協調,700餘(yu) 隻笨雞銷售一空,摸著鼓鼓的腰包,遲忠玉逢人就豎大拇指,一個(ge) 勁地誇劉陽的好。村民張海餘(yu) 病情危重,家裏人已經不抱希望,聽說此事的劉陽馬上聯係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經過搶救,張海餘(yu) 最終轉危為(wei) 安。張海餘(yu) 動情地說:“是劉書(shu) 記救了我的命。”困難老黨(dang) 員劉鳳明所住房屋瀕臨(lin) 倒塌,但因其不是建檔立卡戶不能享受相關(guan) 政策,自己又無力翻建,劉陽便通過多種渠道籌集善款,為(wei) 爭(zheng) 取到充足的建房資金,還設計製作了“愛心”捐款證書(shu) ,以提高捐款信譽度,經過努力,共籌集愛心捐款1.8萬(wan) 餘(yu) 元,劉陽自己捐款1000元,最終讓劉鳳明住上新房。2020年春節期間,疫情肆虐,在得知村裏防疫物資緊張後,劉陽沒等休完假期便驅車160餘(yu) 公裏回到村裏,為(wei) 村裏捐贈220個(ge) 口罩,兩(liang) 桶消毒液,1000元現金,用於(yu) 疫情防控工作。劉陽與(yu) 村裏黨(dang) 員幹部一同防“疫”,嚴(yan) 防死守,為(wei) 南台子村民築起了“紅色防護網”。像以上這樣的感人事例還有很多,劉陽說:“組織派我到這裏來是對我的信任,我不能愧對組織和人民!”

  如今的南台子村,村容村貌氣象一新,村風民風為(wei) 之一新。2018年,南台子村順利通過上級脫貧驗收,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2019年又通過了省級垃圾分類試點村驗收。同時,南台子還被評為(wei) “脫貧攻堅先進村”,劉陽也被授予“全縣駐鄉(xiang) 村幹部先進個(ge) 人”稱號。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0日 13:0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