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守護天使”——記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護士長唐珊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她是醫療戰線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主動請纓、堅決(jue) 請戰;她是荊楚大地的女兒(er) ,回鄉(xiang) 戰“疫”,義(yi) 不容辭;她是護理團隊的隊長,用近乎苛刻的要求護佑隊員的安全,用過硬技術和暖心服務延續著危重病人的生命;她前瞻性提出延續護理,實現了病區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她是唐珊,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nei) 科護士長、主管護師,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主動請纓奔赴戰“疫”一線

  2002年,唐珊懷揣著白衣天使的夢想,求學於(yu) 山西醫科大學。大二時,戰鬥在抗擊“非典”一線白衣戰士的壯舉(ju) 深深震撼了她,更加堅定了她永遠護佑生命的誌向,品學兼優(you) 的她在校期間如願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畢業(ye) 後,她成為(wei)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nei) 科的一名護士。十幾年來,她始終紮根在臨(lin) 床護理一線,在服務病患的辛勤實踐中成長,在救死扶傷(shang) 的默默奉獻中灑下青春汗水。她總是用最美的微笑、親(qin) 切的話語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帶給患者健康和希望。在她的帶領下,她所在的神經內(nei) 科成為(wei) 山西省青年文明號、山西省三八紅旗集體(ti) ,多次榮獲“優(you) 質護理示範單元”。

  唐珊是湖北人,荊楚大地養(yang) 育了她,長江漢水哺育了她,雖然離開家鄉(xiang) 已十八年,但她十分惦念家鄉(xiang) 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關(guan) 注家鄉(xiang) 的一舉(ju) 一動。今年年初,她隨時關(guan) 注著疫情,當獲悉支援湖北消息時,堅定的黨(dang) 性、職業(ye) 的擔當、家鄉(xiang) 的牽掛促使她多次主動請纓、堅決(jue) 請戰。待命,集結,出征,身披戰袍,無畏逆行,奔赴戰“疫”一線。出征前,她臨(lin) 危受命,擔任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護理團隊隊長,和戰友們(men) 共同築起了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疫情阻擊戰的堅固防線。

  “鐵石心腸”換“雙零”目標

  麵對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工作在臨(lin) 床一線的她深知首要是做好防護。作為(wei) 隊長,她扛起重任,到達武漢後就連夜安排骨幹隊員進行穿脫防護服的培訓,分解步驟,反複訓練,人人過關(guan) ,近乎“不近人情”。因為(wei) 她知道,此時的“鐵石心腸”就是對隊員們(men) 最好的保護。

  從(cong) 與(yu) 中日友好醫院合作到整建製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收治危重症患者的C8東(dong) 病區,麵對來自不同醫院的護士、新的環境、陌生的“對手”,她爭(zheng) 分奪秒,用不到2天時間梳理出護理工作模式,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與(yu) 戰友們(men) 建立順暢的工作機製。到達武漢的第2天,雙手起了濕疹,她卻全然不顧。

  她將不同年齡、資曆、職稱的護士統籌整合、分編成組,以規範做保障,以流程為(wei) 依托,以病區管理與(yu) 質量改善為(wei) 重點,製定出汙染區各時段班次、清潔區輔助班等7項工作職責,三級護理質控、護士長日查房等5項核心製度,出入院、交接班、職業(ye) 暴露應急處理等8項工作流程,細化了護理工作量統計,規範了病區、駐地防護實施細則。

  這一係列科學的管理辦法,展現了山西護理團隊的應急能力和整體(ti) 實力,實現了危重症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雙零”目標,受到了同濟醫院和其他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致讚許。

  援助期間,她還前瞻性提出新冠肺炎患者要延續護理,即更加關(guan) 注病人出院後隔離、飲食、起居、心理狀態等方麵的護理,讓病人住院期間就學會(hui) 出院後的自我管理,進而帶動一個(ge) 家庭、一個(ge) 社區、一座城市。

  用生命守護患者生命

  醫療隊工作十分辛苦,進入病區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本來比較簡單的動作,也會(hui) 因厚厚的手套而“生疏”,汗水和水汽讓護目鏡變得模糊,許多操作隻能靠手感和經驗不停地變換角度;而她所在的危重症病區,還經常需要進行一些高危操作,暴露感染的風險極高。進入病區後,須不吃不喝連續工作6個(ge) 小時,她還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wei) 的是不浪費防護服。

  隔離病房沒有家屬陪同,大部分病人或多或少都有驚慌、焦慮、孤獨等情緒,再加上方言影響,溝通不暢的情況時常存在,隻有靠護士的細心照料、耐心安撫才能做好病患的思想工作。

  唐珊的防護服上寫(xie) 著“山西唐珊天門姑娘”,病患看到她就感覺親(qin) 人來了。她常常用“家鄉(xiang) 話”和他們(men) “拉家常”,給予他們(men) 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帶給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和鬥誌。

  病房裏有一位因入院前摔倒導致胸椎骨折的病人,遵醫囑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可是她怎麽(me) 也不能接受在床上大小便,唐珊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解釋絕對臥床休息的意義(yi) ,指導她進行踝泵運動,預防血栓,並及時處理了大便,她感動地說,“您真像我的家人啊!”

  “我是一名醫療戰線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以生命守護生命,為(wei) 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無愧於(yu) 患者的唐珊卻在心底始終有一份愧疚,忙於(yu) 工作的她平時就疏於(yu) 陪伴5歲的女兒(er) ,到了一線,孩子的視頻她接不上,孩子就在奶奶懷裏大哭,說媽媽不愛她了。唐珊得知後淚流滿麵。她想給孩子多一些陪伴,但更想給孩子樹立榜樣。

  她堅信,沒有一個(ge) 冬天不會(hui) 過去,沒有一個(ge) 春天不會(hui) 來臨(lin) 。待到疫情徹底結束的那一天,她一定會(hui) 給女兒(er) 講一個(ge) “媽媽在家鄉(xiang) 護佑生命”的抗疫故事……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15日 17:17 來源:山西日報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