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在傳染病防治中真正落實中西醫並重

微信掃一掃 ×

  4月16日,中央指導組專(zhuan) 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從(cong) 武漢返回天津,他在武漢抗疫前線奮戰82天,以他為(wei) 代表的中醫藥人員在疫情防控中全程介入,貢獻了抗疫“中國方案” 的中醫藥力量。

  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曾多次提出議案,促進我國中醫藥立法,也曾建議“野生動物合理利用應限定在藥品上”,推動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等。

  今年是張伯禮履職的第13年。經此一“疫”,張伯禮會(hui) 提出哪些新的議案和建議?央視網記者獨家專(zhuan) 訪張伯禮,聽他分享在傳(chuan) 染病防治、野生動物保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麵的見解和思考,以及履職13年的切身感受。

  央視網記者:兩(liang) 會(hui) 即將召開,我看到有報道稱您建議把中醫藥的相關(guan) 內(nei) 容加入《傳(chuan) 染病防治法》,這是出於(yu) 什麽(me) 考慮呢?有沒有具體(ti) 的方案?

  張伯禮:是。傳(chuan) 染病,中醫叫疫病,西醫叫傳(chuan) 染病,它往往是一種新的病毒,這種情況很難找到特效藥,很難很快就研究出疫苗來。在這種情況下,中藥是有效的。非典如此,新冠肺炎又是如此,中醫藥完全可以解決(jue) 這些問題。

  所以,我想以後從(cong) 製度上、從(cong) 體(ti) 製上、從(cong) 機製上,如果能夠把中醫藥融入到傳(chuan) 染病的防治體(ti) 係當中,融入到整個(ge) 重大疾病救治體(ti) 係當中,我們(men) 的工作會(hui) 更主動。

  我們(men) 要加大對領軍(jun) 人才、對重症救治人才、對傳(chuan) 染病研究的專(zhuan) 門人才的培養(yang) ,一般的醫生對傳(chuan) 染病知識的應知應會(hui) 也要強化,這樣以不變應萬(wan) 變。平時應對一般的重症疾病,應對一些病毒耐藥性疾病、耐藥菌的感染這些問題;而到戰時就可以應對傳(chuan) 染病。從(cong) 長計議,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我這次兩(liang) 會(hui) 期間要提的一些議案的內(nei) 容。

  央視網記者:除了傳(chuan) 染病防治之外,關(guan) 於(yu) 野生動物的交易,您有沒有什麽(me) 建議?

  張伯禮:我已經提上去了,對於(yu) 野生動物的交易應該徹底取消,特別是一些瀕危的,還有一些容易有傳(chuan) 染病的一些動物的交易、貿易,應該嚴(yan) 格管理起來,把它杜絕了。陸生的野生動物的食用,也應該嚴(yan) 格控製。我覺得這樣一是對生態環境更好,二是對一些傳(chuan) 染病的預防也有積極意義(yi) 。

  央視網記者:經過這次疫情,在農(nong) 村和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提升方麵,您覺得從(cong) 製度上還有哪些細節可以完善?

  張伯禮:我覺得我們(men) 國家在醫改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強基層這方麵有待於(yu) 強化。

  對於(yu) 醫務人員到基層去,應該采取鼓勵的政策,特別是大醫院的大夫,應該能夠定期輪換到基層去幫他們(men) 。同時,一些年輕的醫生到基層去鍛煉,給他們(men) 一個(ge) 再進修、再提高的機會(hui) 。例如,在這工作5年,群眾(zhong) 反映很好,可以免試保讀研究生,二次分配。我想對他們(men) 也是非常有好處的。政策可以再活一點,隻要能解決(jue) 問題就可以。

  這方麵我覺得很多東(dong) 西值得探討。

  央視網記者:當了十多年的全國人大代表,您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麽(me) ?

  張伯禮:我當人大代表每年最少是有幾項、多的時候十幾項的提出意見和建議,還有議案。我覺得非常值得自豪的是,很多的法律我都參與(yu) 修訂了,特別是《中醫藥法》,代表中醫藥發展的基本大法。從(cong) 呼籲設立該法到該法被批準以後,經過調研、起草法案的文件到三次討論我都參加了,還有最後的表決(jue) ,所以我對這個(ge) 法非常親(qin) 切,很清楚每一條的來龍去脈。

  所以,這次我也提出來,希望明年進行《中醫藥法》的執法檢查,讓這個(ge) 法真正落地。好法關(guan) 鍵在於(yu) 執行,必須要做。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13日 15:59      來源:央視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