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讓紅土地富起來,我才離開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委組織部 韋聖乾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貴州省遵義(yi) 市習(xi) 水縣程寨鎮石門村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935年1月19日,中國工農(nong) 紅九軍(jun) 紅軍(jun) 團在消滅敵軍(jun) 後,在石門村設立司令部,團結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

  石門村地勢偏遠,山路崎嶇,基礎設施較差,村級無集體(ti) 經濟,100多戶貧困戶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高。

  2016年10月,習(xi) 水縣委組織部選派縣農(nong) 村信用聯社的袁洪到石門村任第一書(shu) 記。

凝聚民心,懷真情遍訪全村

  “袁書(shu) 記,今天是要給大家宣傳(chuan) 什麽(me) 扶貧經濟政策啊?”“袁書(shu) 記,我要去辦個(ge) 林權證,咋個(ge) 弄啊?”春耕時節,每當走到石門村的田坎上,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親(qin) 切地谘詢這位從(cong) 縣農(nong) 村信用社下派的“金融書(shu) 記”,袁洪也成為(wei) 全村“回頭率”最高的人。

  哪能想象2016年剛到村那會(hui) 兒(er) ,袁洪多次碰壁。遇到農(nong) 戶,他說:“老鄉(xiang) ,你家的垃圾要做好分類,不能亂(luan) 丟(diu) 啊。”可得到的回答卻是:“我們(men) 一直都這樣,你管的還真夠寬。”

  談起剛上任的頭一個(ge) 月,袁洪難掩失落,但也理解大家的“冷麵冷語”。

  為(wei) 了盡快了解村裏的情況,提高村民們(men) 的滿意度,袁洪開始每天和村幹部一起走村入戶察訪民情。一次做不通思想工作,他就去兩(liang) 次,帶著真情實意,用“焐熱民心”的方法去開展工作,讓村民盡快熟知黨(dang) 的扶貧政策,了解全村的發展情況。

  “大智興(xing) 邦,不過集眾(zhong) 思。”駐村剛一個(ge) 月,袁洪民情日記就密密麻麻地寫(xie) 了大半本,駐村期間,共走訪農(nong) 戶1500餘(yu) 次,收集各類意見和建議120餘(yu) 條。

  同時,為(wei) 了建強基層組織,到村後,袁洪帶領村支兩(liang) 委成員、駐村工作組成員認真學習(xi) 黨(dang) 規黨(dang) 紀,結合實際製定、完善石門村黨(dang) 支部學習(xi) 製度、工作製度規範工作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增強群眾(zhong) 滿意度。並發展了一批黨(dang) 員和入黨(dang) 積極分子、村級後備幹部。

上下聯動,籌資金力助脫貧

  組織強村後還得產(chan) 業(ye) 富村。袁洪積極向“娘家”習(xi) 水縣信用聯社爭(zheng) 取幫扶資金80多萬(wan) 元,調整石門村產(chan) 業(ye) 發展結構,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改善石門村辦公環境和基礎設施。

  根據村土壤氣候特點,袁洪購買(mai) 法國密梨樹苗1900餘(yu) 株分發給81戶貧困戶,拓展產(chan) 業(ye) 發展路子,積極動員農(nong) 戶59戶262人如期完成異地扶貧搬遷,協調幫扶資金15萬(wan) 元,用於(yu) 石門村貧困群眾(zhong) 春節慰問等。

  為(wei) 按期完成脫貧攻堅各工作,袁洪堅持“日調度、周匯總、月總結”的工作調度方式,對貧困戶人居環境整治、危房改造等工程進行調度,協調完成小康路建設10公裏,並通過爭(zheng) 取資金20萬(wan) 元修建石門村九組3.4公裏的通組公路,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發展,金融普惠得先行。作為(wei) 金融機構下派的第一書(shu) 記,袁洪深知,金融扶貧要在脫貧攻堅中提供資金支持,經過與(yu) 縣信用聯社溝通,聯社在石門村設立助農(nong) 脫貧流動服務站,流動服務車進村5台、流動服務800餘(yu) 人,袁洪和聯社職工,組成“挎包銀行”政策宣傳(chuan) 隊,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為(wei) 農(nong) 戶辦理業(ye) 務,開辦“金融夜校”,利用農(nong) 戶晚間休息時間普及金融知識,講授防範金融詐騙等相關(guan) 知識,提升山區貧困群眾(zhong) 金融知識水平。

  4年來,袁洪與(yu) 村支兩(liang) 委一起,共完成人居環境整治、老舊房改造等共計300餘(yu) 戶,危房改造70戶,安居型、無房戶房屋建設共計5戶,石門村發展產(chan) 業(ye) 大戶15戶,實現就業(ye) 25人,全村135戶507人已成功脫貧出列。

融合發展,靠“紅綠”旅遊致富

  1935年,紅軍(jun) 在習(xi) 水縣打土豪,開倉(cang) 分鹽,寧睡大街也不擾民的故事,至今在紅城習(xi) 水仍廣為(wei) 流傳(chuan) 。

  袁洪深知,在紅軍(jun) 生活戰鬥過的村莊擔任第一書(shu) 記,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這裏是我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地方,讓紅土地富起來,我才離開!”2018年9月,在貴州省政府發布通告宣布習(xi) 水縣退出貧困縣後,原本2年駐村時間已滿的袁洪,主動請纓,留下來繼續駐村,繼續幫助貧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作為(wei) 中國工農(nong) 紅九軍(jun) 團陳列館駐地,自開館以來,省內(nei) 外大量遊客慕名而來,尤其是節假日,前來參觀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我們(men) 要借助旅遊的東(dong) 風,打好鄉(xiang) 村‘紅綠’旅遊兩(liang) 張牌。”袁洪與(yu) 村支兩(liang) 委商定,脫貧後的石門村,要借助紅色資源推動,綠色鄉(xiang) 村旅遊融合,走旅遊致富道路。

  通過2年多的努力,石門村成功創建全國文明村寨、3A旅遊景區,成為(wei) 遵義(yi) 市產(chan) 權製度改革示範點。在旅遊規劃建設方麵,已投資200多萬(wan) 元成立石門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引入專(zhuan) 業(ye) 化公司團隊進行運作。

  思路一變天地寬。經過袁洪與(yu) 村支兩(liang) 委、幫扶單位的共同努力,曾經的窮村莊,如今已變成了鄉(xiang) 村旅遊的打卡地。

  如今,走進石門村,水泥路麵幹淨平坦,農(nong) 家小屋幹淨靚麗(li) ,村裏集體(ti) 經濟項目2200餘(yu) 株雲(yun) 南大紅桃子樹已開始掛果,紅九軍(jun) 團陳列館裏傳(chuan) 出講解聲,農(nong) 家樂(le) 裏遊客流連忘返。

  2019年7月,袁洪被貴州省委表彰為(wei) “脫貧攻堅優(you) 秀村第一書(shu) 記”。經過測評,村民們(men) 對這位務實敬業(ye) 的村第一書(shu) 記滿意率達到97%,群眾(zhong) 知曉率達100%。

  “下一步,我們(men) 將結合‘四在農(nong) 家·美麗(li) 鄉(xiang) 村’再出發行動,把石門村黨(dang) 支部建強、把羊肚菌產(chan) 業(ye) 做大、把鄉(xiang) 村旅遊做精。”對於(yu) 下一步如何抓黨(dang) 建促脫貧攻堅,袁洪有著清晰的思路。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13日 12:45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