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床病人血氧飽和度一直上不去,得馬上插管!”
2月24日中午12點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dong) 院第二十病區內(nei)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接到指令,來自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護士吳溢濤(見上圖,資料照片),熟練地快速檢查氣管插管所需物品,在醫生指導下,在患者深靜脈導管內(nei) 注入藥物。
“可視喉鏡!”
“氣管插管導管!”
醫護配合默契。今年25歲的吳溢濤,眼疾手快,把一件件器械遞到醫生手上。
照顧好患者,就是完成自己的使命
正午的陽光刺眼,這間沒掛窗簾的病房裏異常明亮,床旁那台監護儀(yi) 顯示的數字一直在跳動,負責監控的吳溢濤開始著急,他把臉幾乎貼到了屏幕上。這時,護目鏡裏起霧了。擦不得,換不得,緊急時刻,他通過僅(jin) 剩的一小塊透明區域努力盯著眼前的屏幕。這是患者的生命體(ti) 征,容不得一點閃失!
插管成功了!吳溢濤長舒一口氣,這才覺出,前胸後背的衣服都被汗濕透了。看著這位50多歲的患者胸廓隨著呼吸機一起一伏,生命體(ti) 征逐漸好轉,吳溢濤欣慰地笑了。盡管素昧平生,作為(wei) 護士,照顧好患者,就是完成自己的使命。
從(cong) 上海來到武漢,短短十幾天,吳溢濤卻覺得過得很慢。他還記得那個(ge) 深夜11點的“集結號”。2月6日,正在醫院值“小夜班”,突然接到電話:“明天去武漢,馬上收拾行李!”終於(yu) 來了!吳溢濤一下子興(xing) 奮起來,早在除夕前夜“預報名”前,他就征求過父母意見,最後決(jue) 定支援武漢。
2月7日下午3時許,136人組成的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
一路上,吳溢濤一直在想:“武漢,現在什麽(me) 樣呢?”飛機逐漸降落,吳溢濤既緊張又激動。耳邊響起領隊的提醒:“從(cong) 現在開始,大家戴起N95口罩,不要隨便觸摸任何東(dong) 西!”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在去往駐地的大巴車上,吳溢濤拍了一小段視頻,發給牽掛他的父母。
患者的笑容,讓他感到格外溫暖
剛開始,是有一些擔心,比如“口罩戴得嚴(yan) 不嚴(yan) ”“會(hui) 不會(hui) 被傳(chuan) 染”,可當戰鬥打響,一切都顧不得了!穿著全副武裝的防護服,想上廁所怎麽(me) 辦?為(wei) 此,隻要臨(lin) 近上班,吳溢濤就不再喝水了;插管時含有大量病毒的體(ti) 液噴出,有時會(hui) 濺到醫護人員麵罩上,很危險?顧不上,爭(zheng) 分奪秒搶救生命,“選擇來武漢,早就想清楚了。”吳溢濤說,最難忘的還是自己照顧的那位患者。
“三四天後,呼吸機的參數已經打得很高了,可他血氧飽和度還是往下走。”吳溢濤說,後來這位患者用上了ECMO(體(ti) 外膜肺氧合)設備。機器把靜脈血引出體(ti) 外,血氧結合好後再注入患者體(ti) 內(nei) ,可以讓患者的心肺得以休息。
“有的同行不知道如何進行ECMO護理,我就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大家。”畢業(ye) 後就在外科監護室工作的吳溢濤,曾專(zhuan) 門接受過ECMO培訓。“護士必須懂得意外事件怎麽(me) 處理,比如萬(wan) 一管子滑出來,應該立即采取什麽(me) 措施?”隻要有空閑,吳溢濤就在病房“言傳(chuan) 身教”,他還專(zhuan) 門製作了44頁PPT,在“釘釘”上講授《ECMO護理》,被大家稱為(wei) “ECMO小達人”。
盡管吳溢濤用心照料,但病魔還是帶走了那位患者。“每天我一進病區就不自覺地往那位患者的床位走,有一天推開門一看,空了……”吳溢濤難過地說,眼裏含著淚水。
還有很多很多被他照料過的患者。一位60多歲的阿姨,緊急插管後,吳溢濤在她的床邊為(wei) 她整理插管,連續站了一個(ge) 多小時。醫療隊撤離時,吳溢濤把她交接給同行,並拉著阿姨的手說“我們(men) 要走了”,還用著呼吸機的阿姨說不出話,就默默地看著他。還有一位50多歲的大叔,吳溢濤常常去安慰他,看到他偶爾一現的笑容,心裏就感到格外溫暖……
看到病人康複,覺得一切都值得
2月16日,吳溢濤向醫療隊臨(lin) 時黨(dang) 支部鄭重遞交入黨(dang) 申請書(shu) 。
“護士要用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緩解病人的病痛,讓患者的臉上重現笑顏,讓一個(ge) 個(ge) 家庭重現歡聲笑語。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不畏艱險,堅守崗位,迎難而上……爭(zheng) 取早日加入黨(dang) 組織,請黨(dang) 組織考驗我!”
3月19日,吳溢濤和另外4位同事一起,麵向黨(dang) 旗,莊嚴(yan) 宣誓。“我很激動!共產(chan) 黨(dang) 員就應該吃苦在前,享樂(le) 在後。如果今後還遇到這樣的生死考驗,我不會(hui) 有絲(si) 毫猶豫,隨時準備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犧牲一切!”吳溢濤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拚命努力沒有白費,重症患者越來越少,戰疫漸漸看到曙光。後來,吳溢濤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問醫生,“今天幾號床出院?”
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後,4月1日,吳溢濤坐上了去機場的大巴。“現在路上有行人了,車也越來越多,城市複蘇了,真開心啊!”吳溢濤頗為(wei) 感慨。當遇到讚揚時,他總是說:“病人康複出院,是整個(ge) 團隊的功勞,我隻是其中普通一員。”
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吳溢濤發了一條朋友圈:“回想起這段經曆,覺得一切都值得。”照片上,他拿著五星紅旗,胸前的黨(dang) 徽閃耀著光芒……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