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形勢下,視頻會(hui) 議越來越有“用武之地”,但隨之而來的安全保密隱患也不容小覷。嚴(yan) 守保密紅線,要訣在四個(ge) 關(guan) 鍵詞。
思想上“繃緊弦”
保密之要,關(guan) 鍵在人。當前,機關(guan) 幹部對視頻會(hui) 議的應用經驗、保密知識普遍缺乏,實踐中誤操作、違規操作等情況層見疊出,導致泄密案件偶有發生。如,某涉密單位召開視頻會(hui) 議,其間提及一項秘密級國家秘密信息,有關(guan) 參會(hui) 人員卻將會(hui) 議錄製成視頻上傳(chuan) 至互聯網,造成泄密。
因此,做好視頻會(hui) 議保密工作,要把對“人”的保密管理擺在優(you) 先、突出位置。
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保密意識和保密常識教育,消除麻痹大意思想,築牢內(nei) 心防線。
開展經常性的保密提醒,早打“預防針”、勤念“緊箍咒”,使機關(guan) 幹部掌握基本的視頻會(hui) 議風險排查、緩解和處置方式,確保將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層層傳(chuan) 導至每一個(ge) 人,切實增強保密防範“免疫力”。
製度上“劃界限”
“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根據《泄密案件查處辦法》第五條規定,通過視頻會(hui) 議傳(chuan) 達、討論國家秘密信息,將“按泄露國家秘密處理”。
做好視頻會(hui) 議保密工作,要狠抓保密製度執行,嚴(yan) 格劃清“密”與(yu) “非密”的界限,明確視頻會(hui) 議僅(jin) 限於(yu) 討論周知性的一般信息,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最好不涉及商業(ye) 秘密、個(ge) 人隱私。
嚴(yan) 格區分辦公信息設備和個(ge) 人信息設備,禁止在連接互聯網的信息設備中存儲(chu) 、處理涉密或敏感信息,禁止擅自使用個(ge) 人信息設備錄製會(hui) 議音視頻或下載數據資料。
同時,不建議把工作賬號混同於(yu) 個(ge) 人賬號,慎用個(ge) 人社交媒體(ti) 賬號登錄視頻會(hui) 議軟件或對外發布、分享會(hui) 議鏈接,避免發生賬號關(guan) 聯或會(hui) 議信息外泄。
技術上“布好防”
互聯網的開放性、軟件自身的安全漏洞及部分終端防護不到位等問題,導致了召開視頻會(hui) 議存在被黑客攻擊、竊聽竊視、冒名頂替、篡改內(nei) 容等風險。
做好視頻會(hui) 議保密工作,要以防止竊密泄密為(wei) 出發點和著力點,把保密防範措施落實在前麵。
確保用於(yu) 視頻會(hui) 議的信息設備符合保密管理要求,安裝防病毒軟件和防火牆等安全防護軟件,定期對操作係統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更新補丁、查殺病毒,做到不明鏈接不點擊、不明文件不下載,不給惡意入侵可乘之機。
確保實時關(guan) 注視頻會(hui) 議軟件的漏洞更新情況,盡可能將軟件升級到最新版本,主動設置並經常更換強度較高的登錄口令,如長度大於(yu) 8位,大小寫(xie) 英文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組合等,確保賬號密碼安全。
管理上“盯到底”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做好視頻會(hui) 議保密工作,要擔起安全保密管理的主體(ti) 責任。
會(hui) 前,對電子會(hui) 議資料進行嚴(yan) 格審查,確保不涉及國家秘密或內(nei) 部敏感信息;逐一核實參會(hui) 人員擬接入的設備、係統,嚴(yan) 把“準入關(guan) ”。
會(hui) 中,強調保密紀律,強化在線管理,對通過身份認證參會(hui) 人員進行嚴(yan) 格權限管控,“巡視”排查內(nei) 部違規情況和外部風險隱患,防止知悉範圍外的人員獲取會(hui) 議內(nei) 容。
會(hui) 後,根據本單位保密管理要求,視情對錄播服務器及信息設備中存儲(chu) 的數據資料進行清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