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節縣安坪鎮三沱村,村民正在果園裏采收臍橙。
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製,提前采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不能等返貧了再補救。為(wei) 做好脫貧的“下半篇文章”,重慶奉節縣在摘帽後健全預警和幹預機製,對邊緣戶、脫貧監測戶全程跟蹤幫扶,持續加強就業(ye) 培訓,鞏固成效,紮緊防貧圍欄。
沿著長江而下,一路橋隧相連。進入重慶奉節縣,極目遠眺,江麵寬闊、煙波浩渺;近觀群山,果園裏金燦燦的臍橙已掛滿枝頭。
“這是晚熟臍橙,5月份都還有呢。”奉節縣扶貧辦副主任劉聖宇告訴記者,奉節臍橙不僅(jin) 品類多、質量好,而且“錯峰”銷售的時間能持續幾個(ge) 月,“別小看這橙子,脫貧增收它可是立了大功呢。”
2018年,奉節縣脫貧摘帽。但脫貧後如何鞏固成效、防止返貧?“這兩(liang) 年,幹部們(men) 緊繃的弦沒鬆。”劉聖宇說,奉節通過摸底排查、動態監測、拾遺補缺,探索一套“防返貧,阻致貧”工作機製,“不怕累,就怕已經脫貧的群眾(zhong) 再掉隊。”
監測預警
對全縣農(nong) 戶每兩(liang) 個(ge) 月全覆蓋走訪“打卡”一次
看見客人來,鶴峰鄉(xiang) 柳池村村民胡忠發忙從(cong) 自家果園裏跑出來。“忠發哥,我來看看你。”定點聯係幫扶老胡一家的村幹部胡克明跟他打招呼。
雨後的田坎有些濕滑,胡克明路熟,三兩(liang) 步跨進了堂屋,拉一條板凳坐下,就開始和老胡嘮起了家常。“娃兒(er) 最近學習(xi) 咋樣?有啥困難?”“果樹管護要勤快些,最近該施葉麵肥了。”胡克明一邊叮囑,一邊在手機上記錄著。“‘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產(chan) 業(ye) 及收入、人居環境……”手機小程序裏一應俱全,每次的走訪記錄也清晰可見。
在奉節縣,這樣的走訪摸排從(cong) 摘帽前一直延續到了摘帽後。從(cong) 2019年開始,奉節縣按照“一網覆蓋、責任到人、任務明確、一包到底”的網格化管理體(ti) 係,對2105個(ge) 網格中的全縣農(nong) 戶進行定期核查、動態監測,每兩(liang) 個(ge) 月全覆蓋走訪“打卡”一次,持續跟蹤已脫貧貧困戶的基本情況。
“到戶看院子、抬眼看房子、進門開櫃子、伸手開管子、走近問身子、坐下問孩子”,標準化的工作程序讓每個(ge) 幹部心裏都有一本明白賬。在安坪鎮,疫情防控期間,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和森帶著幹部們(men) 主動加量走訪。“疫情有可能帶來新的返貧風險,不了解清楚心裏不踏實。”楊和森說,發現問題,及時幫扶,爭(zheng) 取把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對症幫扶
摸清家底精準施策,加強政策兜底
“貧困狀態都是動態變化的,剛剛脫貧的群眾(zhong) 有時會(hui) 非常‘脆弱’。”胡克明說,幾年前胡忠發就靠種植臍橙脫了貧,卻在2018年因妻子患上嚴(yan) 重疾病而瀕臨(lin) 返貧。
媳婦看病,娃兒(er) 上學,家裏的果園也需要打理,這下可咋辦?
“不讀書(shu) 了,我去打工掙錢。”正在念初中的女兒(er) 胡婷婷一句話嚇壞了老師和村幹部。駐村第一書(shu) 記田維海趕緊上門勸說,“你媽媽的醫療費能報銷,家裏隻用出10%,你繼續讀高中,也能減免學雜費呢。”小姑娘抬起淚眼,又背起了書(shu) 包。
精準脫貧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臨(lin) 時救助資金……扶貧幹部們(men) 不僅(jin) 想辦法,而且幫著跑。由於(yu) 及時發現並幫扶,老胡妻子的高額醫療費用沒有拖垮這一家。
難關(guan) 過了,幫扶仍在繼續。今年春節過後,受疫情和天氣雙重影響,老胡家裏的臍橙一度滯銷。“村幹部幫我在網上賣,還給我找了公路保潔的公益崗位,生活不用發愁了。”老胡的話裏充滿了感激。
對未脫貧戶要精準幫扶,對邊緣戶、返貧戶更要精準施策。翻開安坪鎮最新的扶貧台賬,邊緣戶、脫貧監測戶的基本情況一一呈現。因病、因災、缺技術,每一項都清清楚楚。
“把全鎮所有的困難群眾(zhong) 家底都摸排清楚,再‘按方子抓藥’,才能確保有成效。”楊和森指著單子最後一欄介紹,鎮裏幹部集體(ti) 開會(hui) ,仔細研判,針對他們(men) 的具體(ti) “病因”製定了幫扶措施。購買(mai) 精準脫貧保險、發放產(chan) 業(ye) 補助、引導種植脆李兩(liang) 畝(mu) ……看著相似,實則戶戶不同。
而針對穩脫貧能力不強的脫貧戶,奉節縣還堅持“扶上馬,送一程”,依托兜底保障、政策助力,增強脫貧人員的“造血”能力。安坪鎮三沱村村民葉方貴身體(ti) 不好,村裏幫著發展了果園,但他打理能力不強,收入時有波動。幫扶幹部們(men) 不斷上門傳(chuan) 授種植技術、詢問發展計劃、關(guan) 心醫療教育情況……“政府這麽(me) 好的政策,幹部們(men) 盡心盡力幫助,自己也得加油幹。”葉方貴很有信心。
築牢“圍欄”
建立就業(ye) 實名製台賬,持續開展技能培訓
20分鍾,是張玉從(cong) 家走到扶貧車間的時間;500個(ge) 鞋扣,是她一天的工作量;3000塊錢,是她每個(ge) 月的工資收入。
在安坪鎮下壩社區,幾個(ge) 扶貧車間沿坡依次排列。鞋廠內(nei) ,張玉正仔細地製作鞋扣。以前是貧困戶的她,如今在家門口就有了穩定收入。“做這份工,能掙錢,也方便照顧孩子和90多歲的婆婆。”張玉坐在工位上說。
目前,安坪鎮已引進14個(ge) 扶貧車間,分布在5個(ge) 村(社區)。鞋廠、果酒廠、工藝品廠……不同的車間串聯起了奉節縣脫貧攻堅長效鞏固機製。
長效脫貧還得解決(jue) 就業(ye) 難題。合一村村民劉顯斌曾長期在外地務工,不久前查出了尿毒症回鄉(xiang) 治療,一時間沒了工作收入。村裏一方麵聯係醫療幫扶,一方麵考慮他無法走遠路,就協調車間負責人,把電動縫紉機搬到家裏,讓他不出門也能做工掙錢。取布料、交貨,都有專(zhuan) 人對接。目前,全縣為(wei) 勞動年齡內(nei) 有就業(ye) 需求的67033名貧困人員精準建立就業(ye) 實名製台賬,持續開展雨露技工、農(nong) 村實用技術等就業(ye) 技能培訓。
針對新形勢新變化,奉節縣還要求扶貧幹部們(men) 主動適應,發揮主觀能動性。今年電商直播帶貨迅速崛起,安坪鎮黨(dang) 政辦主任餘(yu) 沁原也“跟風”做起了主播。“村裏的臍橙一半以上都是通過電商賣出的。”
雨後初晴,青山綠水間彌漫著花香和果香。胡忠發把兒(er) 子的獎狀釘在了牆上,“生活不用愁,娃兒(er) 成績好,咱更要加倍努力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