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重度燒傷陷入貧困的付凡平,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幹,就一定有希望”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陝西延安宜川縣高樓村村民付凡平因為(wei) 重度燒傷(shang) 失去雙手,一度生活自理都成問題。但她自立自強,開起了網店,脫貧後,她開始反哺社會(hui) ,讓更多貧困戶、殘疾人搭上了電商致富的快車。

  一大早,在一間民房裏,傳(chuan) 出了當當當的切菜聲。因重度燒傷(shang) 失去了雙手的付凡平,一個(ge) 人熟練地做起早飯。

  付凡平,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雲(yun) 岩鎮高樓村人,因身有殘疾,一度生計艱難,成了貧困戶。通過自立自強,自己做電商脫貧致富不說,還帶動了不少貧困戶和殘疾人脫貧,被評為(wei) 全國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全國自強模範。

  這位平凡的大姐,身上究竟蘊藏著什麽(me) 樣的能量?

  “為(wei) 了親(qin) 人,我也得振作起來”

  “別看我現在切土豆絲(si) 非常快,剛開始練習(xi) 的時候可是磨破了幾層皮呢。”付凡平回憶起那段痛苦的經曆時,眼裏泛起淚花。

  18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奪走了付凡平的3名親(qin) 人,毀掉了她的容顏,燒掉了她的雙手,更將她推進了人生低穀。

  “我根本不敢見人。”付凡平說,“一有人來,我就趕緊躲起來,臉上一直圍著絲(si) 巾。”甚至一度想過輕生,但被父母救下。看著雙親(qin) 心疼的眼神,付凡平暗下決(jue) 心:“雖然沒有了雙手,但我還有親(qin) 人。為(wei) 了親(qin) 人,我也得振作起來!”

  吃飯握不住筷子,她就拿繩子把筷子綁到手上練習(xi) ;穿衣扣不上扣子,她就反複練習(xi) 到手上起皮;做飯無法固定土豆之類的菜,她為(wei) 了做好,弄得到處是傷(shang) 。

  然而她從(cong) 來沒有放棄。半年以後,付凡平實現了生活自理。如今,做一頓二十來人的飯,對她來說都不在話下。“幹,就一定有希望!”

  為(wei) 了使生活過得更好,她下溝放羊、上山栽樹、開手機店……不怕苦不怕累。然而,2009年一場大病,使生活剛剛有起色的她又陷入了困境。連年疾病的困擾,讓付凡平的日子十分艱難,於(yu) 2015年初被確定為(wei) 貧困戶。

  她沒有屈服,又一次開始了對命運的反擊。

  2015年,宜川縣被國家商務部、財政部確定為(wei) 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該縣把發展農(nong) 村電商事業(ye) 作為(wei) 助推精準扶貧的重要內(nei) 容,舉(ju) 辦了多期電子商務培訓班。時年44歲的付凡平,和30多個(ge) 大學生一起參加了首批培訓。作為(wei) 全班學曆最低、年齡最大、唯一不懂電腦的她,付凡平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上課的時候聽不懂她就問,然後用手機錄下來,等到中午休息時,再聽著錄音,整理筆記。唯一可以夾住筆的右手,常常被磨破皮。

  回去後,付凡平開起了淘寶店,經營蘋果、梨、花椒、小米等十餘(yu) 種當地的土特產(chan) 。拍照、傳(chuan) 圖、寫(xie) 說明,每個(ge) 環節她都親(qin) 手去做。拍照是最難的,剛開始,掌握不好力道,觸屏勁兒(er) 一大,手機就歪,對不準要拍的東(dong) 西,有時手機還會(hui) 摔到地上。如此反複,一套程序下來將近一天。

  令人欣喜的是,頭天晚上把圖上傳(chuan) ,第二天就有了兩(liang) 單生意,“一單是5斤小米,一單是5斤核桃,雖然錢不多,但是讓我看到了希望。”

  “沒有手,就用心去做事”

  2015年9月,在雲(yun) 岩鎮政府幫助下,付凡平創辦了“雲(yun) 果飄香”土特產(chan) 專(zhuan) 賣體(ti) 驗店,線上線下共同經營。誠信經營讓付凡平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銷量不斷增加。11月,她注冊(ce) 了自己的商標“蒙恩農(nong) 場”,創立宜川縣蒙恩農(nong) 場農(nong) 產(chan) 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

  2016年,一條“旅遊+文創+電商+扶貧”的路子為(wei) 付凡平的事業(ye) 注入新的活力。在壺口瀑布景區,她落戶了“旅遊+電商”形象推廣店。2017年,她在全省全域旅遊培訓會(hui) 上,被冠以“火鳳凰”的旅遊品牌形象。2018年,她在惠農(nong) 網有了自己的“蘋安吉梨”,入駐多家銷售平台。精品意識加之現代化的營銷手段,讓公司銷售額逐年增長,從(cong) 2015年的50萬(wan) 元,逐年增至209萬(wan) 元、360萬(wan) 元、600萬(wan) 元,2019年與(yu) 他人合夥(huo) 經營突破3000萬(wan) 元。

  5年時間,付凡平通過奮鬥,從(cong) 一個(ge) 貧困戶成為(wei) 全國自強模範、中國殘疾人事業(ye) 新聞人物、第十屆全國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陝西省第六批“三秦楷模”。

  這天,吃過早餐之後,付凡平帶著鹹陽市三原縣來的果商孫健驅車趕往果庫。一進果庫,付凡平就為(wei) 孫老板介紹起了自己現有蘋果的狀況,“我的這些蘋果銷售情況一直很不錯,現在也是比較搶手,還有一些小一點的,品質也沒有任何問題。”

  在陝果集團的氣調儲(chu) 藏智能選果中心,幾十名工人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著,選果、包果、裝箱、裝車……按照不同平台的需求和規格進行嚴(yan) 格包裝,“大家一定要看仔細,按照規格裝好。”付凡平對於(yu) 嚴(yan) 把質量關(guan) 一直都有自己的原則,“決(jue) 不能讓自己的客戶吃虧(kui) 。”

  “沒有手,就用心去做事。”從(cong) 沒有摸過電腦到風生水起地做電商,付凡平說她一直用這句話激勵著自己。

  “我要做公益回報社會(hui) ”

  “她專(zhuan) 門為(wei) 我們(men) 殘疾人辦培訓班,一點點地教我開淘寶店,短短5天時間裏幫我做成了7單生意。”提起付凡平給自己帶來的改變,宜川縣壺口鎮下塬頭村腰椎骨折的農(nong) 村婦女宋豔玉感激之情溢於(yu) 言表。

  從(cong) 2007年開始,付凡平就走上了幫困助殘之路。

  2016年,付凡平辦起電商培訓班,並為(wei) 殘疾人免費提供吃住。4年間,她出資50多萬(wan) 元,培訓470多人次,指導60餘(yu) 人注冊(ce) 和開辦網店,幫助他們(men) 走上了創業(ye) 之路,在家就能讓土特產(chan) “飛”出山外。

  提起付凡平的幫助,宜川縣雲(yun) 岩鎮辛戶村的張浩浩很感動。現年32歲的張浩浩,因小時候左臂粉碎性骨折,無法進行重體(ti) 力勞動。家裏靠著6畝(mu) 果園,但前些年銷路不暢,隻能依靠果商或二道販子上門收購,一年下來僅(jin) 能賣到1萬(wan) 多元。後來,他在付凡平的幫助下,不僅(jin) 參加了電商培訓,更在付凡平的網店務工增加收入。2019年,他家的蘋果僅(jin) 在網上就銷售了7萬(wan) 多元,再加上在網店打工收入1.5萬(wan) 元,生活越過越好。

  “我要做公益回報社會(hui) ,感恩時代。”付凡平說。據統計,目前付凡平已帶動150餘(yu) 戶貧困戶和400多名殘疾人以各種方式實現脫貧致富。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30日 08:1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