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現任上海市醫療救治專(zhuan) 家組組長,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長,複旦大學臨(lin) 床醫學院內(nei) 科學係主任,兼中國醫師協會(hui) 內(nei) 科醫師分會(hui) 副主委。“黨(dang) 員衝(chong) 在最前線,什麽(me) 是前線?現在就是!”1月29日,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主任張文宏在黨(dang) 支部組織生活會(hui) 上的一番講話,讓他在網絡上獲得了“白衣男神”“硬核醫生”等稱號。從(cong) 令人談之色變的“非典”,到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每一場感染性疾病的重大戰役,他總是嚴(yan) 陣以待,奮不顧身鏖戰在“緊急應對”的最前沿,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專(zhuan) 業(ye) 技術,時刻守護著一座城市、一個(ge) 國家的公共安全。
阻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中,他迎難而上、靠前指揮,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參與(yu) 救治確診病人,為(wei) 全市的防控工作出謀劃策,撰寫(xie) 科普文章引導群眾(zhong) 科學防控,在院內(nei) 帶領華山醫院感染科承擔發熱門診和發熱留觀病房的主要工作,帶領支部黨(dang) 員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發揮黨(dang) 支部戰鬥堡壘作用,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責任與(yu) 擔當。
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1987年從(cong) 浙江考入上海醫科大學的張文宏,畢業(ye) 後進入國家重點學科——華山醫院感染科,從(cong) 此與(yu) “感染”結下了不解之緣。殊不知,感染科醫生是一份有風險的職業(ye) ,麵對在人類和自然界長期生存的病原體(ti) ,需要一群對社會(hui) 有責任感的醫生群體(ti) ,不懼危險,不畏艱難,滿懷熱情,為(wei) 城市公共衛生安全保駕護航。20多年來,張文宏一直心無旁騖地堅守在這一特殊的醫學領域。
2003年“非典”疫情橫行肆虐,在此危難關(guan) 頭,張文宏責無旁貸地投身到上海市“非典”醫療救治與(yu) 防疫中,協助全市專(zhuan) 家組組長翁心華教授,主編了國內(nei) 首部介紹SARS的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迅速向廣大醫務工作者介紹了SARS的疾病知識。2013年H7N9病毒來襲,他不顧個(ge) 人安危,第一時間安排負壓病房接待感染患者,主動接觸10餘(yu) 例病例,並牽頭上海市綜合性醫院上海市禽流感H7N9防治聯合攻關(guan) 項目,為(wei) 有效防控疫情做出了貢獻。2014年埃博拉病毒病肆虐非洲,他迅速反應,組織感染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援助西非的緊急救援隊,派出專(zhuan) 家參加尼日利亞(ya) 和塞拉利昂等地的疫情控製。
2020年,當疫情來襲,張文宏憑借著過硬的專(zhuan) 業(ye) 素質挑起了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專(zhuan) 家組組長的重任,他夜以繼日地與(yu) 高級專(zhuan) 家團隊研究上海的防控工作,參與(yu) 指導外省市的防控工作,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lin) 床中心參與(yu) 救治確診病人,製定出上海版的診療方案。即使在這樣忙碌的日程中,張文宏還堅持通過“華山感染”公眾(zhong) 號連續撰寫(xie) 權威理性科普,深入淺出地解答“為(wei) 什麽(me) 要封城?”,告訴大家“節後的日子怎麽(me) 過”,引導人民群眾(zhong) 科學防控,給全國人民都帶來了防控疫情的更大信心與(yu) 希望。
在院內(nei) ,華山醫院感染科承擔了發熱門診和發熱留觀病房的主要工作,他作為(we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科主任,帶頭衝(chong) 在第一線,每個(ge) 星期都要去查房,跟病人“親(qin) 密接觸”,以身作則消除其他醫生的恐懼。在戰“疫”一線,他組織全科黨(dang) 員召開了一次攻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黨(dang) 支部組織生活會(hui) ,要求黨(dang) 員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發揮黨(dang) 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他說,“我們(men) 平時一直說,黨(dang) 員要衝(chong) 在最前線,什麽(me) 是前線?現在這個(ge) 就是前線。一個(ge) 原則: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dang) 員必須先上。”他的話經過網絡傳(chuan) 播後,引發巨大社會(hui) 反響,在人民群眾(zhong) 中樹立起黨(dang) 員先鋒的形象。
感染科醫生一定要有“感染力”
張文宏率領的華山醫院感染科連續九年在全國專(zhuan) 科排行榜(複旦版)中排名第一,是聞名全國的疑難感染病會(hui) 診中心,來這裏求治的病人數之多、病種之豐(feng) 富、病情之複雜,一直高居全國之首,八成以上感染患者都被疑難雜症折磨得痛不欲生。來到華山醫院感染科的病人大多已輾轉多家醫院,他們(men) 將張文宏所在的團隊當作最後的救命稻草。張文宏不僅(jin) 身體(ti) 力行,善待每一位患者,還時常告誡團隊成員:感染科醫生一定要有“感染力”,而一個(ge) 醫生的感染力,凝聚著他發自內(nei) 心的、毫不吝嗇的對人民健康的仁愛之心以及對醫學事業(ye) 的熱忱奉獻。
2013年,一名男孩在蘇州被查出患罕見腰椎嗜酸細胞肉芽腫,曆經手術和13次放療仍然高燒不退、昏迷不醒。束手無策的當地醫生輾轉聯係到正在外地出差的張文宏,張文宏連夜趕到蘇州醫院為(wei) 男孩診治,調整用藥,並幫助孩子轉到華山感染科住院治療,終於(yu) 轉危為(wei) 安。春節前夕,孩子因為(wei) 用藥敏感引起腳劇痛再次住進了華山感染科病房,張文宏主動幫助聯係各科的專(zhuan) 家前來會(hui) 診,一次次地調整用藥。深夜,患者睡著了,陪護的家屬睡眼惺忪中看到張文宏的身影,都不敢相信這麽(me) 晚還會(hui) 有醫生來查房。除夕夜,張文宏特意到病房裏,看到孩子病情穩定後才放心離去。“正是有這麽(me) 醫術精湛、把病人當親(qin) 人的好大夫,才會(hui) 有我兒(er) 子第二次生命。”孩子的父母逢人便說:張教授是我們(men) 的救命恩人。
“病人永遠是第一位”,始終將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張文宏,有時候不僅(jin) 僅(jin) 是管看病。幾年前,張文宏接診了14 歲的男孩小孫,腦外科手術後合並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在醫生精心治療方案下,男孩病情得到控製,但他發現病人家屬悶悶不樂(le) 。經仔細詢問,發現是由於(yu) 治療費太貴,把姐姐上大學的學費給“挪用了”,姐姐隻好輟學,不讀書(shu) 太可惜!張文宏當場為(wei) 病人姐姐捐款5000元,資助她上大學!這一舉(ju) 動把整個(ge) 病房的病人和家屬、醫生護士都給感動壞了!
攻堅克難、造福病患,他平時做得更多
作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臨(lin) 床專(zhuan) 家,張文宏針對難治性和危重的感染性疾病,開展了長期的探索。結核病是一種嚴(yan) 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傳(chuan) 染病,我國年發病人數約為(wei) 84萬(wan) ,是我國重點控製的重大疾病之一。張文宏長期堅守在結核病防治的第一線,在結核病的防治、發病機製和快速診斷方麵取得一係列的成果,為(wei) 中國抗擊結核事業(ye) 做出了貢獻:他在國際上率先報道了漢族人群結核病易感NRAMP1基因的多態性分布;研發自主產(chan) 權的新型結核免疫診斷技術,已獲得專(zhuan) 利授權,被認為(wei) 是國際上最早篩選RD2與(yu) RD11區域的工作;在我國率先提出並組織了耐多藥結核病應用國產(chan) 藥物縮短療程至12個(ge) 月的新方案,在全球結核病耐藥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張文宏在肝病的研究和治療領域也頗有建樹。他提出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優(you) 化方案被歐洲以及中國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引用,在慢性乙肝臨(lin) 床治愈的診斷和治療方麵做出了貢獻。目前,全球有超過8600萬(wan) 人攜帶乙肝病毒,從(cong) 發現乙肝病毒至今近50年時間裏,全球醫學界都在研究對策,目前已有辦法控製乙肝,但離治愈還有漫長而艱辛的探索之路。雖然前路漫漫,但張文宏信心十足,用10至30年時間,人類一定會(hui) 實現治愈乙肝的目標。作為(wei) 感染病臨(lin) 床醫生,都有一個(ge) 夢想,就是突破困擾人類數千年的乙肝壁壘。目前,他領導的肝病研究團隊正在上下求索,力爭(zheng) 為(wei) 造福全人類的健康事業(ye) 做出中國醫生的一份貢獻。
從(cong) “非典”到“新冠肺炎”,一路走來,每次到了這樣的關(guan) 鍵時候,他始終明晰肩頭的重責,始終竭盡全力奮戰在最前,這是他作為(wei) 一名感染科醫生的理想,更是他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使命。黨(dang) 員要衝(chong) 在最前線,什麽(me) 是前線?現在就是!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