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豐(feng) 台區嶽各莊的解放軍(jun) 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設有感染病醫學部,該部醫護人員每天要與(yu) 可怕的“病毒”“細菌”打交道,麵對傳(chuan) 染病患者,接觸傳(chuan) 染性物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感染病醫學部成為(wei) 北京市確診患者定點收治醫院。
解放軍(jun) 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是抗擊非典、防控甲流、援助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的主力,是國家和軍(jun) 隊疫情防控的拳頭力量。
忠誠使命,黨(dang) 員骨幹當先鋒
“在這個(ge) 非常時期,我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入黨(dang) 願望,也更加堅定了我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盡職盡責的信念。”解放軍(jun) 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的醫生楊光,非常激動地回憶火線入黨(dang) 的那一刻。作為(wei) 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楊光已經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1個(ge) 多月了。
抗疫期間,感染病醫學部堅持原有黨(dang) 支部與(yu)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相結合的模式加強黨(dang) 的建設,在工作區域懸掛黨(dang) 旗,開設黨(dang) 員先鋒崗、黨(dang) 員示範崗等。“我是軍(jun) 人,是黨(dang) 員,還是傳(chuan) 染病專(zhuan) 業(ye) 醫生,我不上誰上。”曾參加過抗擊非典、抗擊埃博拉戰鬥的傳(chuan) 染病專(zhuan) 家秦恩強說。
在病區,專(zhuan) 家薑天俊每天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夜以繼日地守護著患者,隨時觀察患者病情的發展。為(wei) 提高工作效率,他不敢多吃飯、多喝水,一個(ge) 班下來常常全身濕透,累得筋疲力盡。當別人勸他休息時,他說,這是一名黨(dang) 員應盡的責任。
多管齊下,精準救治顯成效
“3床的老先生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需密切關(guan) 注病情變化”“32床血糖控製不理想,要立即輸入靜脈胰島素……”感染病醫學部每天下午都要開展病例討論,由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主管醫生介紹病情,來自感染、重症、呼吸、心內(nei) 、心理、營養(yang) 等10多個(ge) 學科專(zhuan) 家認真聆聽,隨後提出各自的專(zhuan) 業(ye) 意見,並根據患者病情不斷細化調整診療策略。
“這是我們(men) 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采取的一項會(hui) 診製度,主要是針對危重患者。”第五醫學中心姬軍(jun) 生主任說,大家在國家診療指南基礎上,不斷優(you) 化個(ge) 體(ti) 化治療方案。
感染病醫學部成立科研攻關(guan) 組,在王福生院士帶領下,快速啟動科技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應對”第二批應急攻關(guan) 項目。
“我們(men) 運用‘傳(chuan) 統中醫辨證診療融合現代分子對接技術’製定‘克冠一號’中藥組方,在臨(lin) 床治療上取得了良好救治效果。”中醫科王睿林主任說,不少患者服用“克冠一號”中藥後,退熱時間比較快,肺部炎症好轉也比較快。
身心並護,視患者如親(qin) 人
“阿姨,請您不要把口罩摘下來,這樣容易被感染”“叔叔,您咳嗽時一定要用紙巾捂住口鼻”……密閉的口罩下,厚厚的防護服裏,說句話都很費事,但感染病醫學部的護士總是不厭其煩地提示病人。“往往一個(ge) 班次還未完成,嗓子就渴得要冒煙了。”護士長張潔利說:“大家覺得隻要有助於(yu) 病人康複,再苦再累也值得。”
“發熱門診走出的每位病人,我都清楚他們(men) 的病情。”黃磊說。不管是確診、疑似患者,還是被排除人員,黃磊都親(qin) 自把關(guan) ,確保萬(wan) 無一失。感染病醫學部十分注重院後回訪,要求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對就診回家的人進行電話隨訪,及時掌握他們(men) 的身體(ti) 狀況。
重症患者小楊住院期間,其父不幸病逝。小楊悲痛欲絕,一下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不配合高流量氧療、無創呼吸機等治療措施,專(zhuan) 家徐哲看到眼裏,急在心上,他找各種機會(hui) 跟小楊談心,專(zhuan) 門加了他的微信,時不時加以開導:“你是男人,必須要堅強。你是家裏的頂梁柱,家裏今後還要靠你呢……”小楊漸漸恢複了生氣,也開始積極配合治療,最終康複出院。
“除了專(zhuan) 業(ye) 的救治,醫務人員悉心的照顧、無微不至的關(guan) 懷,讓我印象深刻。”康複出院的一位患者說,正是這些看不見麵龐的“白衣天使”的鼓勵和疏導,成為(wei) 患者積極度過隔離治療的支撐力量。每位患者出院時,都會(hui) 收到護士長黃加幹和同事疊好的千紙鶴。黃加幹說,千紙鶴代表著對患者的真摯祝福,承載著醫護人員打贏抗疫阻擊戰的必勝信心。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