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戰大考礪煉中成長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嚴(yan) 峻鬥爭(zheng) 中,廣大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鋒在前、頑強拚搏,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同時,他們(men) 在一線經受淬煉,政治上得到洗禮,能力上得到提升,贏得了廣大群眾(zhong) 的認可。今天選取4名在抗疫一線表現突出的黨(dang) 員、幹部,講述他們(men) 在大戰大考礪煉中成長的故事。

  武漢市新洲區倉(cang) 埠街道涼亭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孫焱生——

  當好村裏的“主心骨”

  機器轟隆隆推過土地,離武漢城區20公裏的新洲區倉(cang) 埠街道涼亭村裏,30多畝(mu) 地上3000多棵橘柚、黃桃陸續栽種完畢。這個(ge) 自疫情發生以來“零疑似、零確診”的村子,春耕已忙碌起來。“4月5日,星期日,果樹已全部種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孫焱生,在日記本上記錄當天情況。

  疫情發生後,孫焱生組織發動村裏黨(dang) 員幹部入戶排查:一邊排查,一邊宣傳(chuan) 政策,同步建村微信群。兩(liang) 天下來,不僅(jin) 全村排查完畢,村裏的9個(ge) 卡口全部封控,村裏微信群也建起來了。

  1月24日,大年三十一大早,村民孫軼鵬被屋外廣播聲吵醒:“為(wei) 了你和家人的健康,春節不出門、不串門……”往外一看,原來是孫焱生在車上安了個(ge) 大喇叭,沿著村裏主幹道來回喊話。“那段時間,一天能聽上七八遍。”孫軼鵬記憶猶新。

  一開始,有些村民認為(wei) 疫情發生在城區,離得遠不礙事。孫焱生帶著巡邏隊,滿村排查,一遍遍勸阻。“怎麽(me) 不戴口罩?”孫焱生發現不少村民出門沒戴口罩。村民無奈:“這情況實在買(mai) 不到口罩。”孫焱生四處求援,想方設法找來5000隻口罩,全部下發給村民。

  疫情期間,兩(liang) 名村民先後發燒,前往醫院就診。在這期間,需要對他們(men) 家裏進行消毒。“誰去?”孫焱生二話不說,穿上防護服,帶上消毒裝備,主動擔起任務。“當時大家都怕,但孫書(shu) 記總是衝(chong) 在最前頭,我們(men) 都十分佩服。”退伍軍(jun) 人、黨(dang) 員甘安新看在眼裏,申請加入村裏的防控隊伍。在孫焱生的帶動下,全村43名黨(dang) 員群眾(zhong) 請戰,入戶宣傳(chuan) 、測溫排查、卡口值守、衛生消殺。

  想讓村民安心在家待著,就得保障物資供應。微信群裏,村黨(dang) 委委員每天發起“接龍”,村民挨個(ge) 下單。次日一早,孫焱生帶著3名誌願者拿著采購單到街道采購,並組織黨(dang) 員誌願者當天分發完畢,保證村民每天都能吃上新鮮菜。

  對於(yu) 10多戶不會(hui) 使用微信的村民,孫焱生安排在每個(ge) 卡口設置需求物資登記點,黨(dang) 員幹部負責登記;對於(yu) 30名生活困難的村民,黨(dang) 員幹部“一對一”包保,“有事沒事孫書(shu) 記都會(hui) 來看看,家裏吃的從(cong) 沒缺過,很感激!”76歲的孤寡老人徐金蘭(lan) 說。

  孫焱生坦言:“疫情防控既是考驗更是鍛煉。之前我從(cong) 沒遇上過這麽(me) 大的事,作為(wei) 村裏的主心骨,我在帶領大夥(huo) 兒(er) 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國家電網武漢市蔡甸區電力工程線路分公司工作負責人葉暉——

  “參與(yu) 火神山醫院建設,與(yu) 時間賽跑”

  “提速、提速、再提速!”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葉暉心裏隻有這一個(ge) 念頭。

  回想起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葉暉覺得像做夢一樣:“參與(yu) 火神山醫院建設,感覺就是與(yu) 時間賽跑。”

  1月23日下午,當葉暉得知公司將承擔火神山醫院供電工程建設任務時,作為(wei) 國家電網武漢市蔡甸區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線路分公司工作負責人,他顧不上跟家人商量,第一時間主動請戰。

  這是一次與(yu) 時間賽跑的任務,所有施工方案都分秒必爭(zheng) ,要求醫院建設相關(guan) 責任施工單位的進度到哪裏,電力工程就跟進到哪裏,葉暉全麵負責醫院電纜鋪設和箱變落位安裝工程。

  正月的深夜,武漢氣溫低至零度。“當時施工作業(ye) 隊很多,但是施工工序和現場入口有限,輪流進場作業(ye) 。我們(men) 經常是等到淩晨兩(liang) 三點才進場施工,一幹就是一個(ge) 通宵。”葉暉回憶,感覺自己快要撐不住的時候,他就坐進工程車裏,眼皮不自禁地合上了,但是不一會(hui) 就一個(ge) 激靈驚醒過來,然後趕緊打開車門繼續工作。

  在葉暉眼裏,施工條件差、現場管控複雜,這些都不是最困難的。他眼裏的艱難在於(yu) 現場各類施工雲(yun) 集,大型機械眾(zhong) 多,電纜管道經常被破壞,施工進度提不起來。對此,他采取人盯人的方式,一方麵守住現場,一方麵千方百計與(yu) 各類施工方溝通。有時一守就是近10小時,一定要等到設備能夠進場,線纜能夠鋪設為(wei) 止。

  指揮車輛進出,選擇設備吊裝地點,監督現場施工作業(ye) 工藝,管控流程,葉暉不停地奔走在各個(ge) 施工現場;麵對灌滿雨水和淤泥的電纜通道,他跳進泥沼,徒手拉出一條條電力線纜,苦活累活一起扛。

  “當時整夜整夜作業(ye) ,身體(ti) 確實很疲乏,可心裏著急,就想著吃飯快點,睡覺少點,這樣多擠出時間幹活,醫院就能早點接收病人。”葉暉的話很樸實。

  1月31日,火神山醫院送電那天,葉暉在工程現場麵對黨(dang) 旗入黨(dang) 宣誓。當天23時49分,火神山醫院正式通電,此時距他進入工地整整9天8夜,也是他沒睡過一個(ge) 安穩覺的9天8夜。

  “宣誓的時候,我心裏很激動。我從(cong) 事電力行業(ye) 已經30年了,一直積極向黨(dang) 組織靠攏,沒想到能在這樣一個(ge) 特殊時刻、特殊場合宣誓入黨(dang) ,終生難忘。”現年47歲的葉暉覺得,自己圓了一個(ge) 夢,“我一定要用行動證明,不負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

  結束火神山醫院建設工作後,葉暉又陸續參與(yu) 了5個(ge) 方艙醫院的建設工作。直到現在,他仍然處於(yu) 待命狀態,隨時在為(wei) 保障電力工作準備著。

  安徽滁州市琅琊區揚子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辦事處主任王飛——

  “緊急任務多,一秒慢不得”

  “建築垃圾侵占了道路”“農(nong) 貿市場還得清理”……3月28日一大早,新任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揚子街道辦事處主任兩(liang) 周多的王飛,正對街道環境整治重難點區域進行突擊檢查。提起自己的新職務,他既興(xing) 奮,又倍感壓力。

  “疫情防控與(yu) 日常工作不一樣,緊急任務多,一秒慢不得。”戰疫中,時任揚子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的王飛,不僅(jin) 包保林西村下轄的4個(ge) 居民小區3755戶1.2萬(wan) 多人的防控工作,還負責滁州城區車流量最大的滁來路聯合檢查站工作。談起王飛戰疫時的表現,街道黨(dang) 員群眾(zhong) 豎起大拇指:“王飛關(guan) 鍵時刻有辦法、危急關(guan) 頭豁得出,有他在,我們(men) 心裏踏實!”

  防控一啟動,問題跟著來:街道加上村幹部隻有十來人,1萬(wan) 多人的排查工作,怎麽(me) 完成?分管街道黨(dang) 建工作的王飛很快想到辦法:在社區和村微信群裏發動黨(dang) 員誌願者,廣泛調動黨(dang) 員力量。兩(liang) 天不到,王飛包保片區內(nei) 1.2萬(wan) 多人的排查工作全部完成。在他組織下,片區內(nei) 各小區先後成立臨(lin) 時黨(dang) 組織4個(ge) ,建立黨(dang) 員責任區6個(ge) ,組建黨(dang) 員誌願者服務隊4個(ge) 。

  2月3日中午11點,王飛接到電話:“市第二人民醫院要在轄區內(nei) 建設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備用病房,今天下午5點前得完成土地征用工作,明天就得施工。”顧不上吃午飯,王飛趕忙帶著村幹部到村民家挨個(ge) 做工作。3小時下來,不僅(jin) 土地征用完畢,還發動了不少黨(dang) 員群眾(zhong) 幫忙清理現場。

  這茬剛忙完,次日晚他又接到通知:“明天中午12點前轄區內(nei) 要建好滁來路聯合檢查站。”王飛迅速趕到現場,一邊聯係公安、交通、衛生等協同部門,一邊協調確定檢查站工作人員,租賃集裝箱作為(wei) 臨(lin) 時辦公室,準備防疫物資及辦公用品……寒冷的冬夜,他的手機卻打得發燙。次日清晨,由3座臨(lin) 時集裝箱房組成的檢查站已經建好。

  檢查站位於(yu) S312省道滁州至來安段、寧洛高速滁州北出入口交叉點,也是通往市區和滁州市開發區主路口,往來車輛多,防控壓力大。王飛自告奮勇擔任聯合檢查站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還安排自己值夜班。“有段時間連續雨雪,天氣寒冷,卻總能看見王書(shu) 記值班的身影。”街道幹部、黨(dang) 員馮(feng) 乾捷深受觸動。在王飛帶動下,50餘(yu) 名黨(dang) 員幹部主動報名參加到檢查站工作中。檢查站運行的17天裏,累計排查和登記車輛近4萬(wan) 輛、排查人數5萬(wan) 餘(yu) 人,做到了“零輸入”。

  “一邊是疫情防控,一邊是群眾(zhong) 需求,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處理,才能做到‘兩(liang) 全’。”王飛說,“經過這次曆練,我感到自身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群眾(zhong) 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由於(yu) 王飛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綜合其一貫表現,日前,他被提拔為(wei) 琅琊區街道辦事處主任。      

  江蘇南通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陳金亮——

  戰疫一線,麵對鮮紅的黨(dang) 旗宣誓

  “感謝黨(dang) 和人民對我們(men) 的信任,交給我們(men) 這一光榮而又神聖的任務,我們(men) 將服從(cong) 命令,做好自我防護,堅決(jue) 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zheng) ……”

  這是一份2月8日從(cong) 武漢發回南通的思想匯報。匯報人陳金亮,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yu) 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也是南通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就在前一天,2月7日,在戰疫一線,陳金亮麵對鮮紅的黨(dang) 旗宣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我父親(qin) 就是一名老黨(dang) 員,他在鄉(xiang) 鎮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服務了一輩子,我耳濡目染,這麽(me) 多年來也一直積極向黨(dang) 組織靠攏。沒想到,我終於(yu) 在武漢夢想成真。”陳金亮告訴記者。

  兩(liang) 周前,萬(wan) 家團圓時,陳金亮急忙收拾行李,踏上了接下來53天的艱苦戰疫之路。大年初一,他隨省隊來到了離家800公裏外的戰疫最前線——武漢。

  到達武漢後,陳金亮帶領隊員入駐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30病區。他看到床位病人爆滿,沒有專(zhuan) 用的醫護通道,等等。

  磨刀不誤砍柴工,陳金亮認為(wei) 必須先完善軟硬件設施,才能更好地投入抗疫戰鬥。在專(zhuan) 家幫助下,陳金亮和同事一起培訓所有醫護人員並進行嚴(yan) 格的一對一考核;對病區進行改造,把隔離病房汙染區和普通區域隔開……

  人手不夠,怎麽(me) 辦?陳金亮領著大夥(huo) 一起幹,僅(jin) 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病房改造。“我們(men) 加班加點,第一時間甄別完成病區所有住院病人的第一次核酸檢測工作,並把所有檢測呈陽性的病人安排到隔離病房治療。”陳金亮回憶說。

  隨著工作推進,病區運轉趨於(yu) 平穩,通過中西醫結合,重症病患從(cong) 原來的兩(liang) 位數減少到個(ge) 位數,每天都有治愈的患者,情況不斷好轉。陳金亮說:“這大大增強了我們(men) 贏得這場抗疫戰鬥的信心。”

  在工作中,陳金亮發現許多患者很焦慮,所以在查房的時候,除了檢查患者身體(ti) 狀況外,他還密切關(guan) 注其心理問題,想方設法給他們(men) 傳(chuan) 遞信心,讓他們(men) 積極配合治療。

  經曆了生與(yu) 死的考驗,看到了同事們(men) 的拚搏與(yu) 患者的真情,陳金亮感到自己經受了一番烈火淬煉與(yu) 靈魂洗禮。“作為(wei) 一名火線入黨(dang) 的新黨(dang) 員,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的事業(ye) 不懈奮鬥!”他堅定地說。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16日 13:5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