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為救援護航——追記倒在武漢抗疫一線的誌願者戴勝偉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戴勝偉(wei) (左)在工作中(資料照片)

  3月31日是內(nei) 蒙古援漢醫療隊光榮凱旋的日子,在武漢市礄口區漢江灣體(ti) 育公園送行儀(yi) 式現場,內(nei) 蒙古醫療隊領隊張析哲哽咽了:“今天在送行的隊伍中,少了那個(ge) 熟悉的身影。此刻,我們(men) 都懷念戴勝偉(wei) 同誌。”聽到這兒(er) ,在場的礄口醫療隊員和誌願者全都紅了眼圈,全體(ti) 與(yu) 會(hui) 人員一起為(wei) 戴勝偉(wei) 默哀、致敬。

  戴勝偉(wei) 是武漢市第十七中學副校長,今年2月主動請纓加入援漢醫療隊誌願服務團隊,駐守江漢北路如家酒店接待內(nei) 蒙古援漢醫療隊,全程服務醫療隊衣食住行。3月30日下午3時許,戴勝偉(wei) 不幸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犧牲,年僅(jin) 51歲。

  2月18日戴勝偉(wei) 進駐賓館時,妻子在日誌裏寫(xie) 道:“他是我們(men) 家的頂梁柱,我真心不想讓他去,可太多的人都在為(wei) 武漢好起來而付出著,我們(men) 也要盡力……他不讓我送,我隻有在窗戶那裏望著他遠去,願所有人一切安好,等你回來。”考慮到戴勝偉(wei) 年齡偏大且身體(ti) 狀況不太好,接到他的“請戰”申請,組織曾提醒他慎重決(jue) 定,他說:“我是黨(dang) 員幹部,又一直分管後勤服務,這個(ge) 工作還是我合適些。”上級最終同意了。

  2月初的武漢,無論是物資還是人員都很緊缺,為(wei) 了將60餘(yu) 人的內(nei) 蒙古醫療隊後勤保障做好,戴勝偉(wei) 事無巨細,集賓館前台、服務員、保潔員、交通調度員、搬運工於(yu) 一身,全天候貼身服務。

  每天清晨6時,他就在賓館門口等著,生怕早餐來晚了耽誤醫生們(men) 上班。當熱騰騰的早餐在取餐台上擺放整齊後,他就在走廊上中氣十足地吆喝:“同誌們(men) ,早餐到啦!”這句話就像鬧鍾一般,每天準時在樓梯口響起。回憶至此,醫療隊員薩仁托婭忍不住哽咽起來。

  為(wei) 保證醫院24小時救治,醫護人員分班輪換,除了早上按時發車的大客車,其他時間都要戴勝偉(wei) 來調配誌願服務車輛。賓館隻有3台誌願服務小車,要保證醫護人員隨來隨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的手機如服務熱線一般24小時開機,微信群裏的動態不停,盡管需求各不相同,但是戴勝偉(wei) 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為(wei) 做好衛生,賓館安排每天早上、下午各進行一次消毒清潔作業(ye) 。賓館服務人手不夠,戴勝偉(wei) 就和其他誌願者一起幹。噴灑、拖掃,每級台階、每個(ge) 角落都認真清理。盡管每天忙得大汗淋漓,但在消毒清潔完畢後,他絕不會(hui) 忘記給醫護人員添加回賓館要使用的酒精消毒液,及時更換鞋底消毒水。

  每天中午等醫護人員全部就餐完畢後,他才吃飯,這時往往都已午後1點鍾。午飯時,戴勝偉(wei) 經常是一邊扒著飯菜,一邊盯著微信群動態。醫護人員什麽(me) 時間要用車,哪些人幾點下班要回來,他要確保無縫銜接、即來即走。有時車實在安排不過來了,在等車的空隙,他會(hui) 跟隊員們(men) 熱情地拉拉家常,講講武漢的民俗、趣事,叮囑隊員們(men) 注意休息、保重身體(ti) 。聽說戴勝偉(wei) 的女兒(er) 是一名“90後”,時間長了,許多“90後”醫護人員都親(qin) 切地稱他為(wei) “戴阿爸”。

  3月31日,內(nei) 蒙古醫療隊將踏上凱旋之路。3月30日下午3時許,當戴勝偉(wei) 正在籌備歡送工作事宜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在抗疫一線戰鬥崗位上。

  驚聞噩耗,內(nei) 蒙古醫療隊的隊員們(men) 泣不成聲。臨(lin) 行前,他們(men) 寫(xie) 下這樣的文字,來懷念這位好戰友:“淚水模糊了我們(men) 的雙眼。您用日夜付出換來了內(nei) 蒙古醫療隊全體(ti) 隊員由衷的尊敬,您用心血譜寫(xie) 後勤服務工作的讚歌。您故去了嗎?不,您依然在我們(men) 中間。”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10日 12:2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