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春天靜靜離去——追憶山東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作為(wei) 山東(dong) 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張靜靜見證了湖北疫情肆虐的冬天,卻再也無法兌(dui) 現和患者春天的約定——待到明年杜鵑花開,再回黃岡(gang) 感受春暖花開。

  從(cong) 請纓馳援武漢那一刻起,張靜靜曾形容自己和同事們(men) “決(jue) 絕又有一些牽掛”。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作為(wei) 山東(dong) 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這名山東(dong) 大學齊魯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身處除武漢外疫情最嚴(yan) 重的黃岡(gang) 近兩(liang) 個(ge) 月,親(qin) 曆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從(cong) 無到有直至患者清零的全過程。

  凱旋時,張靜靜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疫情肆虐的冬天,卻再也無法兌(dui) 現重回黃岡(gang) 感受春暖花開的諾言。

  4月5日7時,在解除隔離即將與(yu) 親(qin) 人團聚時,張靜靜突發心髒驟停,經全力搶救無效,於(yu) 4月6日18時58分去世,生命定格在33歲。

“我願做一名抗擊新冠肺炎的勇士”

  1月25日農(nong) 曆大年初一,湖北疫情緊迫。自願“請戰書(shu) ”上,留下了張靜靜和5位同事的紅色手印和簽名,一句句“請戰”誓言令人動容:“在此危難和關(guan) 鍵時刻,我們(men) 決(jue) 定投入抗擊疫情最前線。我們(men) 將全力以赴、眾(zhong) 誌成城、迎難而上、勇於(yu) 擔當,用高尚的醫德、精湛過硬的技術,與(yu) 千千萬(wan) 萬(wan) 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形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毅然奔赴一線的身後,是家人義(yi) 無反顧的支持。當時正值張靜靜的丈夫在非洲塞拉利昂參加援非項目,得知妻子報名的消息後,他立刻給妻子寫(xie) 來家書(shu) 鼓勁,同時表示他可以提前回國,讓妻子安心工作,並再三叮囑妻子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

  “民族大義(yi) 麵前,舍小家、顧大家,你詮釋著大愛無疆!遠在大洋彼岸的我雖有萬(wan) 分的擔心和不舍,但更多的是為(wei) 自己擁有如此大愛的妻子而自豪!”

  號令急響,腳步匆匆。1月26日深夜兩(liang) 點半,山東(dong) 醫療隊抵達武漢,隨後被分配在黃岡(gang) 市。因當地缺乏防護物資,張靜靜和同事隻帶了簡單的換洗衣物,行李箱裏被防護用品塞得滿滿當當。

  到達第三天,考慮到長發更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護服,張靜靜索性把一頭秀發剪成了寸頭。“現階段,在愛美的女孩們(men) 眼裏,盡快扼製疫情比秀麗(li) 的長發更重要。作出這個(ge) 決(jue) 定,我不後悔。”她在手記中寫(xie) 道。

  當時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醫療條件十分簡陋。“我們(men) 要接管的是一個(ge) 臨(lin) 時醫院,從(cong) 2003年之後再也沒有投入使用過,ICU也是臨(lin) 時的辦公場所改建的,沒有中心供氧,沒有壓縮機,14張床位,隻有20名護士。”和張靜靜同批的同事郭丙秀在手記中這樣描述。

  一切從(cong) 零開始。張靜靜和同事一道,從(cong) 最初的一無所有到逐漸劃分出規範的隔離區域、醫患通道,製訂規範的工作流程。

  在一線奮戰過程中,張靜靜萌生了入黨(dang) 的想法,並愈加堅定。她在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中回憶:“臨(lin) 出征前,父親(qin) 給我講了很多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光榮事跡。父親(qin) 說,孩子,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zheng) ,在前線一定要以黨(dang) 員的標準嚴(yan) 格要求自己,要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隨時準備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犧牲一切。”

  “為(wei) 了醫務工作者的榮譽,我願做一名抗擊新冠肺炎戰場上的勇士。”張靜靜語氣堅定。

“患者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諒我沒忍住淚水”

  曆數在黃岡(gang) 的日日夜夜,張靜靜傾(qing) 盡所能為(wei) 患者著想,始終不曾懈怠。

  臨(lin) 床工作實戰中,張靜靜發現因方言差異,山東(dong) 醫療隊和當地患者存在溝通障礙,她製作了護患溝通本,內(nei) 含和患者交流較多的簡易問答,語言不通時,醫護人員拿出護患溝通本,患者一看便知。

  有患者必須使用吸入裝置“舒利迭”,但該裝置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需要患者對吸入方法熟練掌握。以前在醫院裏,張靜靜都給患者演示,但現在身著厚厚的防護服,根本無法演示。張靜靜很快把使用吸入裝置的視頻二維碼介紹到病房,供患者掃描、學習(xi) 。

  在病房裏,張靜靜和同事負責的不僅(jin) 有患者的治療護理,還有飲食起居。除了藥物治療,病房一角還被設為(wei) “愛心加油站”,放著水果、牛奶、紙尿褲及生活用品,張靜靜和同事希望患者可以增加營養(yang) 、提高免疫,早日康複。

  疫情在慢慢好轉。2月4日,張靜靜在一線堅守的第11天,好消息終於(yu) 傳(chuan) 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張靜靜在手記中記錄下那一刻激動難忍的淚水:“和年幼的孩子分離,我沒哭;沒能陪父母吃上團圓飯,我沒哭;戰場上累到頸椎病複發,我沒哭;條件艱苦,沒桌子用手端著吃飯,我沒哭;一早晨抽30個(ge) 患者的血,我沒哭;為(wei) 臥床的患者翻身換紙尿褲,我沒哭;一天下來,臉上被口罩勒出壓痕、壓瘡,我沒哭;從(cong) 隔離病房出來,全身衣服濕透,往下滴水,我沒哭……”

  她接著寫(xie) 道:“但是當被患者集體(ti) 點讚,當患者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原諒我沒忍住,淚流滿麵;當看到患者治愈出院,與(yu) 我們(men) 揮手告別,原諒我沒忍住自己的眼淚。”

  在張靜靜眼中,“我們(men) 最渴望的,就是患者的平安,我們(men) 最希望的,莫過於(yu) 患者痊愈出院”。

  身處疫情一線,每天神經緊繃,張靜靜以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敬業(ye) 精神感動著患者,同時也收獲著來自患者的感動。

  給一位50多歲的阿姨抽血時,由於(yu) 血管不好找,張靜靜湊近看了又看,想盡量一次成功,避免增加阿姨的痛苦。突然,她聽到阿姨說:“孩子,別離我太近,你們(men) 這麽(me) 年輕,從(cong) 山東(dong) 老遠到我們(men) 黃岡(gang) 來,我不想把病傳(chuan) 給你。”張靜靜感動之餘(yu) ,為(wei) 阿姨舉(ju) 了不少患者病愈出院的例子,給了阿姨更多信心。

  “淩晨4點,當看到你們(men) 還在,我心裏無比踏實。你們(men) 是暗夜中的一束光,幫我們(men) 找到歸岸的路。”一名住院時間最長的患者從(cong) 剛入院時的恐懼到逐漸康複,他感激張靜靜給了自己重生的希望。

  2月15日,張靜靜到黃岡(gang) 的第22天,隨著治愈患者日益增多,她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鬆,終於(yu) 睡了到黃岡(gang) 後最好的一覺。

  這一天的手記中,她記下了一幅幅畫麵:患者出院時明媚的笑臉;患者發來的太多的感謝信息;退伍軍(jun) 人出院時敬的標準軍(jun) 禮——這些給了張靜靜更多信心。

  “我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有個(ge) 女孩叫張靜靜。”不隻一位患者這樣說。

待到明年花開,盼能再回黃岡(gang)

  3月21日,張靜靜和同事終於(yu) 踏上歸途。此時,黃岡(gang) 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這名白衣戰士真正凱旋了。

  此時,張靜靜發現,再像當初來時一樣悄悄地返回已經不可能了。這座城市和這裏的人已成為(wei) 她生命中無法割舍的一部分。

  臨(lin) 行前,昔日一位患者阿姨不隻一次前來看望;在車隊去機場的路上,群眾(zhong) 自發送行的隊伍一次次讓人淚目。

  “馬路兩(liang) 旁、居民樓上無數的歡送橫幅,‘春風十裏,隻為(wei) 送你’‘謝謝您為(wei) 我們(men) 負重前行,謝謝您曾為(wei) 黃岡(gang) 拚過命’‘我未謀您麵,但是記得您’,黃岡(gang) 市民拿出最高的禮節歡送我們(men) ,人群中還有咿呀學語的孩童,由父親(qin) 舉(ju) 到頭頂,對我們(men) 說:‘齊魯大愛,銘記終生,感謝山東(dong) ,感恩有你’。”張靜靜在手記中描述。

  令張靜靜印象深刻的還有小學生為(wei) 醫生護士叔叔阿姨畫的畫,他們(men) 希望長大後也要做這樣的人,“能把正能量帶給黃岡(gang) 少年,我覺得兩(liang) 個(ge) 月的困難、艱苦意義(yi) 非凡”。

  臨(lin) 行前,張靜靜和同事收到了很多煮熟的雞蛋。按照黃岡(gang) 當地的風俗,雞蛋送給最親(qin) 的人。“這是一群多麽(me) 可愛的人,我們(men) 對黃岡(gang) 的幫助如果是滴水之恩,他們(men) 回報給我們(men) 的是湧泉之數,況且,杏林門下,救死扶傷(shang) ,責無旁貸。”

  張靜靜的抗疫一線手記,生動體(ti) 現著這名80後年輕人的擔當:“我們(men) 紮根於(yu) 這個(ge) 偉(wei) 大的國度,無畏一切考驗的淬煉,因為(wei) 這是我們(men) 的夢想之地。哪怕荊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頂,值得我們(men) 不停腳步,值得我們(men) 咬牙堅持。”

  踐行以青春護佑中華的誓言後,張靜靜卻沒有讓翹首期盼的家人等來自己的平安歸來。

  張靜靜曾和患者約好,待到明年杜鵑花開,一定再回黃岡(gang) 感受春暖花開。而今,距離濟南數百公裏外的那個(ge) 家再也等不到一名戰士的歸來。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10日 12: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