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1283位患者,五院士領銜留在武漢繼續戰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截至3月31日,湖北仍在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有1283例,其中重症311例、危重症124例。為(wei) 了這1283位患者,5位院士以及一群白衣戰士仍在堅守,繼續與(yu) 死神賽跑。

  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璐琦

  1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率領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來到武漢,進駐金銀潭醫院,成為(wei) 第一個(ge) 接管重症病區的中醫醫療隊。截至3月30日,在金銀潭醫院,黃璐琦院士團隊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58人,140人治愈出院。

  黃璐琦率隊研發的化濕敗毒方,在第七版診療方案中被列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推薦用藥處方。3月30日,化濕敗毒顆粒實現技術轉讓,轉讓收益將用於(yu) 中醫藥人才培養(yang) 。他還希望深化推進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國際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伯禮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急召飛赴武漢後,作為(wei) 中央指導組成員,一直戰鬥在武漢抗疫前線。

  2月14日,張伯禮作為(wei) 中央指導組中醫藥專(zhuan) 家,掛帥中醫“國家隊”接管江夏方艙醫院。患者主要喝中藥湯劑,同時輔以太極拳、八段錦等方法來康複。3月10日下午,江夏方艙醫院正式休艙,這兒(er) 出院的500多名患者中無一例轉為(wei) 重症。

  現在,張伯禮除了為(wei) 治愈患者進行康複評估、診治及醫學觀察,幾乎每天都與(yu) 國外專(zhuan) 家開視頻會(hui) 議,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經驗、探討全球疫情走向,還投入到對全國感染的醫務人員進行康複期管理和幹預工作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

  喬(qiao) 傑

  “除了我們(men) 自己所服務的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也有很多其他醫院的危重症患者在往我們(men) 這兒(er) 轉,成為(wei) 重症患者的集中收治點。”3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喬(qiao) 傑帶領的北京大學三醫院團隊137名醫護人員,仍然堅守在武漢一線救治危重症。

  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辰

  2月1日,王辰院士抵達武漢。他與(yu) 一些專(zhuan) 家在調研後建議,要迅速把確診輕症病人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避免造成新的傳(chuan) 染源。

  3月30日晚,在與(yu) 美國同行的視頻連線中,王辰院士說,“中國最重要的措施是采取‘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策略。建立方艙醫院是實現疫情控製的關(guan) 鍵措施,我希望這種模式能為(wei) 更多國家增強應對新冠肺炎的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薇

  由軍(jun) 事科學院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自抵達武漢以來,就集中力量展開在疫苗研製方麵的應急科研攻關(guan) 。3月16日20時18分,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lin) 床試驗。

與(yu) 五位院士一起

留下來再戰的

還有他們(men)

  6支北京醫療隊,1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醫療隊部分隊員,共922人奮戰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研究所醫療隊(廣東(dong) 重症ICU醫療隊)、陝西援鄂第二批醫療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鄂醫療隊461人奮戰在協和西院;

  江蘇醫療隊、吉林大學一附院醫療隊、吉林大學二附院醫療隊及國家衛健委派駐專(zhuan) 家組成的團隊共324人奮戰在武漢市肺科醫院;

  廣東(dong) 、上海的500餘(yu) 人在雷神山,“四大天團”中的華西、齊魯共300餘(yu) 人在省人民醫院,江蘇、浙江、湖南共500餘(yu) 人在金銀潭……

感謝你們(men) 的義(yi) 無反顧

感謝你們(men) 的繼續堅守

感謝所有為(wei) 我們(men) 拚過命的人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03日 07: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