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湖北宜昌一位駐村第一書(shu) 記下沉社區參與(yu) 防控,另一位機關(guan) 幹部就近接力扶貧——
春天裏,他們(men) 把信心傳(chuan) 遞(幹部狀態新觀察·提升貧困治理能力)
圖①:龍華(左一)參與(yu) 免費為(wei) 居民送菜活動。牟 穎攝
圖②:李穆(左一)與(yu) 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卡口檢測往來人員體(ti) 溫。吳佑財攝
編者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疫情嚴(yan) 重的地區,在重點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可以創新工作方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在湖北宜昌,為(wei) 解決(jue) 掛職幹部和駐村工作隊暫時無法到崗的問題,當地組織幹部就地下沉,采取誰有條件誰接力幹的辦法,降低疫情對幫扶工作的影響。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兩(liang) 位幹部在這個(ge) 特殊時期接力扶貧的故事……
“您目前需要居家隔離,無法外出……”得知這一消息時,龍華有點蒙。
2月3日,原本是龍華回平水村返崗的日子,但由於(yu) 女兒(er) 從(cong) 武漢返回宜昌過年,龍華需隔離至2月8日。
龍華是宜昌市統計執法監督局局長,去年5月來到興(xing) 山縣古夫鎮平水村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平水村曾是個(ge) 深度貧困村,經過多年幫扶,於(yu) 2018年整村出列。本來,龍華打算年後加緊發展村裏的特色小水果產(chan) 業(ye) ,鞏固脫貧成果。“計劃做了一籮筐,可人卻給憋在小區了,村裏的防控怎麽(me) 辦,產(chan) 業(ye) 也不能落下……”龍華越想越焦急。
頂崗
一個(ge) 多月來,他把脫貧攻堅的一股子勁兒(er) ,都用在了防疫上
苦惱之際,一份通知讓龍華看到了希望。原來,市裏已提前考慮到類似情況,要求確需居家觀察和不能按時返崗的扶貧隊員,由各單位派人頂崗。
可是找誰合適呢?龍華趕緊向宜昌市統計局黨(dang) 組求援。一番摸查後,發現局裏的青年幹部李穆回鄉(xiang) 過年,正好被“隔”在了古夫鎮。考慮到李穆曾經做過基層司法工作,有一定群眾(zhong) 工作經驗,黨(dang) 組當即決(jue) 定,委派李穆頂替龍華前往平水村開展扶貧工作。
“心裏石頭總算落了地。雖然暫時回不去,但也不想閑著,做點事才踏實。”龍華積極響應市裏的號召,就地下沉,成為(wei) 西陵區翁家堰社區疫情防控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一個(ge) 多月來,龍華把脫貧攻堅的一股子勁兒(er) ,都用在了防疫上。
他每天至少2次前往7個(ge) 值守點巡邏,根據人流大小及時調整值守人員分配思路。“這個(ge) 點保供人員較多,上下班以及中午吃飯時間人員來往相對頻繁。”在靠近西陵二路立體(ti) 停車場的值守點,龍華介紹,高峰時期會(hui) 將這裏的值守人員由6人提升至9人。
社區生活千頭萬(wan) 緒,把活幹細幹實才能讓大家滿意。銀輝花園住戶張女士從(cong) 韓國經重慶回國,在當地隔離觀察14天後回來,部分小區住戶有所顧慮,反對張女士直接回社區。雙方僵持不下。
“大家想外防輸入,出發點可以理解,但不能聚集起來給病毒機會(hui) 搞內(nei) 部擴散呐。”耐心勸退小區居民後,龍華又給張女士的愛人做工作,“從(cong) 外地回來,主動配合健康檢查,杜絕途中的安全隱患,對自身和家人沒有一點壞處啊。”最終,張女士心悅誠服,自覺接受社區外觀察。
參與(yu) 值守、保障居民物資供應、化解防控隱患……龍華也把他搞扶貧的經驗都派上了用場。比如,除了聯絡專(zhuan) 業(ye) 消毒公司開展全方位專(zhuan) 業(ye) 消毒,他還為(wei) 社區爭(zheng) 取了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防疫物資,“四處聯絡爭(zheng) 取物資,就和之前跑扶貧項目差不多!”龍華說。
白天像打仗一樣忙,一到睡覺前,稍有閑暇,龍華心裏就開始牽掛起90公裏之外的平水村。“脫貧攻堅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沒有產(chan) 業(ye) ,就沒有造血功能。”這段時間,他也開始思考,怎樣才能為(wei) 自己心心念念的特色小水果產(chan) 業(ye) 爭(zheng) 取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資金。
融入
扶貧工作隊變身防疫突擊隊,一手抓抗疫,一手抓扶貧
2月4日晚7點,李穆搭乘縣政法委的車,從(cong) 相隔16公裏的古夫鎮來到平水村村委會(hui) 。
“您放心,我一定把駐村工作做好……”返鄉(xiang) 過年的宜昌市統計局貿易科幹部李穆,接到頂替龍華的電話通知,毫不猶豫地應下來。“疫情襲來,防疫和扶貧的人手都很緊張,能夠為(wei) 老鄉(xiang) 們(men) 做點事,我還蠻開心。”
李穆之前僅(jin) 到過平水村一次。“臨(lin) 時過來頂崗,兩(liang) 眼一抹黑,就怕做不好。”剛來時李穆心裏有些忐忑。
好在有龍華和其他扶貧幹部熱心指點,駐村第一天,李穆認真翻看了每一戶村民的基本情況統計表,重點掌握幫扶戶的詳細情況。“您家裏人身體(ti) 都還好吧?生活物資缺什麽(me) ?做好防護少出門,有需求就同我們(men) 講……”疫情防控期間不便頻繁走訪,李穆就挨個(ge) 給幫扶對象打電話,對所有幫扶戶的身體(ti) 、生活和生產(chan) 等情況有了大致了解。
來到村裏以後,李穆所在的扶貧工作隊也變成了一支防疫突擊隊,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扶貧。
平水村山多人稀,住戶分散。“喊了聽得見,一走大半天。”為(wei) 了宣傳(chuan) 疫情防控知識,李穆和村幹部組織村裏的文藝隊,走組串戶,到屋場院子敲鑼打鼓,唱起防疫“順口溜”。他們(men) 將私家車接上大喇叭,在配送物資時沿路播放防疫知識。在村廣播不能覆蓋的偏僻灣子,索性停下來反複播放。
私家車變身小貨車,幹部變身搬運工。每天村委會(hui) 都有專(zhuan) 人按照村民的訂單,到縣城采購物品再送到家中。多的時候一天有40多個(ge) 訂單,兩(liang) 輛車要跑兩(liang) 三趟。“加滿一箱油,跑不到幾天就沒了。”平水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周發清說。
“我家米不夠吃了”“小孩奶粉等用品告急”“藥沒有了”“肥料和種子要買(mai) 了”……村民們(men) 在各小組工作微信群裏一張嘴,或者在電話裏招呼一聲,李穆馬上變身“送貨員”。
“非常時期,我們(men) 就得給村民服好務,當好宣傳(chuan) 員、體(ti) 檢員、代購員、投遞員和服務員。”李穆說。
接力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多方麵培養(yang) 鍛煉了幹部
——“村裏的種子化肥缺不缺?”
——“已聯係鎮農(nong) 資商店,我們(men) 統計完需求,就可以送過來。”
——“2019年全村外出打工有370多人,目前有100多人能出去打工,還有100多人沒有出路。”
——“請示了局領導,這個(ge) 問題咱們(men) 想辦法,對接市內(nei) 企業(ye) 提供就業(ye) 崗位。”
……
打開手機,龍華和李穆的通話、聊天記錄能翻幾十頁。
為(wei) 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推動特色小水果產(chan) 業(ye) 和勞動力就業(ye) 成為(wei) 他們(men) 最近關(guan) 注的重點。
在平水村向陽的金字山坡上,新栽的冬桃等果苗,有的已經吐出新芽,李穆隔兩(liang) 天就要來看看果苗生長情況,“疫情過後,要第一時間邀請農(nong) 技專(zhuan) 家來開展現場技術培訓。”
“不過扶貧資金還是比較短缺”,龍華雖然不在駐點村,但他為(wei) 平水村爭(zheng) 取資金的腳步沒有停過。
“好消息!市統計局黨(dang) 組決(jue) 定撥付20萬(wan) 元扶貧專(zhuan) 項資金,請盡快辦理財務票據工作,方便資金早日到賬。”最近一有時間,他就四處奔走,好在已經落實了5萬(wan) 元改水基礎設施項目,50萬(wan) 元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也正在加緊申報。
“項目資金到位後,我們(men) 將給村民提供技術服務和農(nong) 資支持,並進一步擴大特色水果種植規模。”龍華對特色小水果產(chan) 業(ye) 發展充滿信心。
“種好是一方麵,也要把銷路提前鋪好理順,等需求來了才能快速對接市場。”李穆說,對於(yu) 產(chan) 量較大的農(nong) 產(chan) 品,市統計局已和當地快遞公司、電子商務平台對接,但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有其特殊性,目前他們(men) 正在想辦法對銷售和物流進行優(you) 化升級。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人員流動開始有序進行。用不了多久,李穆和龍華將回到各自的崗位。談起這段經曆,他們(men) 都深有同感,“就地下沉的方法立足實際,既解決(jue) 了眼下的實際困難,抗疫脫貧齊抓共管,也多方麵培養(yang) 鍛煉了幹部,提升了貧困治理能力。”
這是李穆在平水村幫扶的第四十三天,腳下的山路已經愈發熟悉。不遠處,村民們(men) 三三兩(liang) 兩(liang) 在山坡上勞作,白芨、七葉一枝花等藥材已種植300多畝(mu) ,柴胡等藥材正在下種,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