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的衝(chong) 鋒號吹響。廣大黨(dang) 員幹部挺身而出,戰鬥在第一線,其中不乏90後年輕的身影。
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年輕的下沉幹部、社區工作者,與(yu) 抗疫戰鬥中成長的同齡人對話。
社區書(shu) 記扛起重擔,疫情防控服務複工兩(liang) 不誤
在萬(wan) 科漢陽國際A區,陳念(右)指導社區居民申請湖北健康碼
3月22日9時許,陳念帶著兩(liang) 位心理疏導誌願服務隊成員來到萬(wan) 科漢陽國際A區,對著名單準備逐戶上門。
30歲的陳念是武漢漢陽區龍陽街龍湖東(dong) 岸社區書(shu) 記,從(cong) 2月中旬開始,她便製定疫情防控心理疏導工作方案,線上線下舒緩社區居民情緒。
剛進小區,居民彭爹爹提著團購菜回來,與(yu) 陳念打招呼,“小陳又來走訪啦。”
“怎麽(me) 樣,還好吧?”陳念向彭爹爹問好。
“孫子在家待不住,一直想往外跑。”彭爹爹有點無奈。
“再堅持堅持,您也可以在家陪著孫子們(men) 鍛煉,在家也是戰鬥。”陳念給老人鼓勁。
陳念是武漢理工大學社會(hui) 工作專(zhuan) 業(ye) 畢業(ye) ,“有時候,不用刻意去做心理疏導,及時解決(jue) 問題,和他們(men) 聊聊天、傾(qing) 聽心聲,讓他們(men) 把心中的壓力說出來,也是一種疏導。”
不久前,她又專(zhuan) 門建立了青年複工公益服務平台,將有招聘需求的企業(ye) 負責人與(yu) 有求職意向的社區居民拉進群裏,線上對接。
龍湖東(dong) 岸社區是無疫情社區,一路上,與(yu) 陳念打招呼、谘詢的人不少。
一位婆婆主動分享她從(cong) 外省回家的經曆,兩(liang) 名老人問如何申請健康碼,還有一名企業(ye) 老板詢問複工複產(chan) 事項。
邊走邊與(yu) 居民交流,差不多一個(ge) 小時後,陳念才來到名單上第一戶人家,開始計劃中的工作。
機關(guan) 幹部逆行返崗,協調轉移醫療廢物近4噸
沈一楠(右)在長江職業(ye) 學院葛店校區康複醫學觀察點詢問現場負責人當天醫療廢物收集轉移等情況
3月20日10時許,沈一楠一行3人穿著防護服,來到長江職業(ye) 學院葛店校區康複醫學觀察點,進行環保檢查。
26歲的沈一楠是鄂州市生態環境局葛店分局環境監察負責人,疫情期間,他每天都會(hui) 到葛店開發區6個(ge) 隔離點巡回檢查。
“今天要轉運多少公斤?搬運前都先消毒了沒?”到達隔離點醫療廢物暫存間時,湖北聖堃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正往車上搬運貼有“醫療廢物”標識的黃色醫療廢物桶。沈一楠邊問邊上前查看台賬,並打開其中一個(ge) 桶,抽查裏麵的醫療廢棄物袋是否按照標準封紮。
“今天有195公斤,消毒了,數量和重量也都與(yu) 醫院對接好了,保證去向安全。”搬運工回答。
每一次檢查,對於(yu) 沈一楠來說,都增加一次暴露風險。
疫情以來,沈一楠協調轉移處置醫療廢物近4噸。
“醫療廢棄物安全處置,是切斷病毒傳(chuan) 播途徑、防止二次汙染的重要舉(ju) 措,一絲(si) 都不能馬虎。”沈一楠說,守土有責,一定要守好防疫最後一道關(guan) 口。
2月12日,本已返鄉(xiang) 過年的他主動要求返崗,獨自一人從(cong) 重慶開車9小時回到葛店,第二天便投入戰鬥。
“衝(chong) 鋒在前,是我們(men) 黨(dang) 員幹部應有的樣子。”
隨著鄂州確定為(wei) 低風險地區,沈一楠的工作足跡又擴展到即將複工的企業(ye) 。從(cong) 長江職業(ye) 學院葛店校區康複醫學觀察點出來,他還要再跑2個(ge) 企業(ye) ,指導他們(men) 進行複工複產(chan) 前的環保準備工作。
下沉黨(dang) 員當上“團長”,從(cong) 手忙腳亂(luan) 到得心應手
熊敏君(右)正在對從(cong) 超市拉回來的團購菜進行分類清點
3月21日12時30分左右,熊敏君拉著從(cong) 武商超市采購回來的政府補貼豬肉、愛心蔬菜回到社區,對著清單進行歸類整理。
29歲的熊敏君是武漢江漢區萬(wan) 鬆街黨(dang) 建辦宣傳(chuan) 幹部,1月28日下沉到街道白鬆社區做網格員,2月20日,她開啟了“團長”生活。
“楚天星座還建樓110份、安全村10份、北區15份、青年廣場15份……”熊敏君一份份清點,聯係網格員過來取貨,然後由誌願者送貨上門給低保戶、空巢老人等“四類人員”,一切得心應手。
“最開始的群眾(zhong) 不相信、質疑,現在大家拿貨時有笑容、有感謝,自己也收獲、曆練不少。”熊敏君說。
熊敏君的朋友圈記載著她一步步成長——
2月20日朋友圈:當“團長”的第1天,手機要“炸”掉了。
當天,她跟商超負責人對接,建立“白鬆團購群”,一天便有300多人加入,還有不會(hui) 玩微信的爺爺奶奶們(men) 給她打電話谘詢。
2月21日:還有預料之外的各種狀況。
2月22日:因套餐價(jia) 格變動,有居民質疑團購真實性。決(jue) 定先墊付團購款,等大家取貨時再給錢,1萬(wan) 多元,結賬時發現自己虧(kui) 了111元。
2月23日:在大家幫助下,今天的賬總算是搞平了。
2月24日:除了在中百超市結賬花了些時間,肉差點砸手上,其他一切順利。
……
如今,熊敏君做“團長”已一個(ge) 多月,她將團購的一人一檔精確到每一個(ge) 家庭,摸索出一套社區團購新模式。
“對抱怨的群眾(zhong) 要換位思考,對社區居民要用心服務,對社區治理模式也要學會(hui) 舉(ju) 一反三。”從(cong) 街道黨(dang) 建宣傳(chuan) 的“理論崗”,下沉到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吃住用行的“實操崗”,熊敏君說,她更“接地氣”了,也成長了。
記者手記:力量源於(yu) 信仰
“我是武漢人,是中共黨(dang) 員,這個(ge) 時候,我不上誰上?”
“在這個(ge) 崗位,就想要把這件事做好。”
與(yu) 90後同齡人對話,這是我聽到最多、也是印象最深刻的話。
“為(wei) 人民服務”,刻在了他們(men) 心裏。
心中有信仰。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武漢通信段24歲的鄧夢瑩、26歲的姚祈欣兩(liang) 名黨(dang) 員,主動下沉社區,做群眾(zhong) 的“好閨女”。她們(men) 相信,大家一起努力,湖北人民就可以早一天共賞春光。
行動有力量。25歲預備黨(dang) 員甘寧召集27名愛心市民組建愛心誌願服務車隊,24小時輪流值班,運送100餘(yu) 噸醫療物資、義(yi) 務接送一線醫護人員上下班3000餘(yu) 人次,為(wei) 奉獻者奉獻、為(wei) 守護者守護。
初心使命,薪火相傳(chuan) 。
全省法院係統248名90後、00後幹警在一線遞交入黨(dang) 申請書(shu) 。
火線上,一批又一批同齡人入黨(dang) ,立誌成為(wei) 忠誠可靠的“傳(chuan) 承人”。
作為(wei) 一名90後黨(dang) 員,與(yu) 同齡人對話,我感受到他們(men) 扛著責任與(yu) 使命的肩膀,堅實有力。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