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就得與(yu) 時間賽跑,我們(men) 要確保每個(ge) 患者盡快拿到檢查報告。”武漢市中心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王翔(見圖,武漢市中心醫院供圖)說,疫病發生之初,在核酸檢測沒有廣泛開展之前,CT是主要的檢查手段,他的團隊忙得顧不上吃飯……
從(cong) 去年12月中旬起,王翔帶領影像診斷科團隊一直堅守崗位,最忙時每天要檢查1000多例患者,4台CT機幾乎沒有休息過……“每個(ge) 醫生每天要看150份到200份的肺部CT報告,工作時間超過12個(ge) 小時。”
待檢的患者雖多,防護不能鬆懈。王翔很早就帶領影像診斷科團隊將科室劃分出隔離區,並通過信息化手段為(wei) 患者進行分時預約檢查,確保同一時間內(nei) 排隊檢查的患者不超過20人,避免因擁擠而產(chan) 生交叉感染。為(wei) 確保萬(wan) 無一失,王翔還給科室立了一條“鐵律”:每做完一例患者的檢查,都必須快速對檢查室、操作間進行局部快速消毒。
“每天麵對大量的影像圖片,我們(men) 都瞪大眼睛細心觀察,不放走任何一個(ge) 異常信息。” 王翔說,為(wei) 了讓患者能在半小時內(nei) 拿到準確的檢查結果,便於(yu) 醫生盡快做診斷,拿出治療方案,他和同事把吃飯和休息的時間都省了下來。“大家緊盯著電腦屏幕,腰酸腿麻眼痛,但沒人叫苦叫累。”
1月31日晚上10點多,一名67歲的老婆婆因發燒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拍完CT,她就著急回家了。不久,CT檢查結果顯示:她的雙肺病毒性感染,很可能是新冠肺炎感染。但值班醫生準備告知結果時,卻怎麽(me) 也找不到她了。“如果不能及時將檢查結果告訴婆婆,盡快隔離治療,將會(hui) 造成嚴(yan) 重後果。”王翔說,當晚撥打老人留下的號碼,竟是空號;隨後查核老人的就診信息,發現她是獨居老人;最後通過打報警電話,根據身份證信息才找到了老人的居住地址……
“每天來做檢查的患者很多,經常有人因為(wei) 中途有事,沒等到檢查結果就離開了醫院,我們(men) 就第一時間打電話告知他們(men) 。”王翔說,考慮到很多患者來院不方便,他和同事就利用休息時間將影像檢查資料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對方,確保不漏掉一個(ge) 患者。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